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1)

当初看《镇魂》播后的访谈和活动,总感觉朱一龙话不多,也不怎么懂梗,眉宇间总有几丝忧郁,浑身上下还一股得道高僧般不可说的挨打气质……原以为是十年被岁月"摧残"成这样,未料想到他当时在拍《我的真朋友》,体内住着一位忧郁的设计师的灵魂,全程是井然营业。

后来拍《重启》,优酷粉丝见面会的表现,网友评“非常吴邪”。

还有近日看到他几年前跟朱时茂导演上的一个小品,在搭档背后悄咪咪地皮,在长辈面前脸上立马挂上贱兮兮的羞涩,活脱脱一只冯豆子

因为这个视频我居然发现,豆子居比沈巍居还深得我心,可能自个儿真的是老了,母爱抑制不住地泛滥。

等等,其实我是想说啥?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2)

我想说的是,盘点ZYL48,一个个都不一样,而且很多都是跟他自个儿有巨大个性反差的人。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3)

他是怎么演出来的?

这么一个人,真实生活中要他夸自己帅都表示说不出口;要他说句土味情话都酸到直舔后槽牙;澳洲行的时候,粉丝大叫“哥哥我请你吃火锅”,脸刷地就红到了耳脖子根……

想不通他这样内秀(不是害羞,不是腼腆)的性子,怎么可以在导演喊action的那一刻,忘记周遭环境、抛却自身性格,去毫无保留地成为另一个人的?

后来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塑造角色的能力跟演员本身的性格几乎可以说没有关系。

比如大师级的喜剧演员——英国的卓别林,德国的德尔曼,我国的周星驰、葛优……私底下居然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举例而已,不是碰瓷)

越思考这个问题,越发现表演这个职业的神奇;继而越会发现一个好的演员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他/她必定拥有超越常人的驾驭能力,驾驭现实时空与另一个时空(剧时空)脱节的处境的能力,驾驭自己与另一个自己(角色)达到边融合边抽离的状态的能力。

但是仍然不可否认,内秀的人比外放的人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会更艰难些。

一是演员不仅要自己感知角色,还要自己把这种感受和情绪传达给观众。外放的人更大胆,容易豁出去,而内秀的人相对而言更害怕裸露自己的灵魂。

二是跟剧组同事尤其是对手的相处能力,如果能更快地融入环境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在剧中你来我往时更容易达成默契。

除了这两点,内秀的人并无劣势。

但正因为在这两点上吃亏,内秀型演员就更需要依靠别的能力来补上——解放天性的能力和相信情境的能力。

我们平时见到的内秀、呆萌其实只是他个性里的一部分,当他遇见角色的时候,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隐藏性格,解放自己未解放的天性,像河流蛇行蔓延过海岸线,不着痕迹地成为另一个人。

听说“解放天性”惯常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课的第一堂课。一开始我误以为解放天性就是“放得开”,比如大大咧咧、嘻嘻哈哈、装疯卖傻、癫狂忘形……以为这样就是演得出彩。还有一种认为是分裂自己,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成为另一个人——其实这都是片面而错误的认识。

关于“解放天性”,这里援引周申导演的一段见解:

那么“从自我出发”是否意味着一个演员只能塑造一种性格的角色呢?不是的。因为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是一个大集合;而剧作家笔下的人物不可能像一个活人一样性格丰富,所以是一个小集合。一个大集合可以套住许多不同的小集合,一个演员可以一辈子本色演出,而又演出了许多不同的角色。所以体验派从自我中诞生角色的过程是在做减法——将自我大集合中不符合角色小集合的部分去掉,尽量让两个集合重合,即是自我又是角色;而不是做加法,去添加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生活中的人在同事和在家人面前也许就是两个样子的,但他们并没有添加不属于自己的性格或者模仿谁,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隐藏了自己的部分性格。那么如果自我的大集合不包含角色的小集合该怎么办呢?一是拓展自我大集合,也就是挖掘自己的隐藏性格,解放自己未解放的天性;二是如果自我实在离角色太远,那就不要演那个角色了。

这个大集合小集合的比喻太好了。我这个门外汉画个圈圈假装理解一下: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4)

能演的情况有3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5)

不建议演的情况1:角色与自身个性重叠太少太少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6)

准确地说,每个角色都具备演员个性里的一部分,专业的演员懂得在演绎过程中把这相似的部分放大开来。而如果入戏太深,最后回到现实生活中在短期内本人的动作、神态,说话语气等都难免打上那个角色的烙印。

很容易发现,朱一龙演完一个角色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带着这个角色的影子,比如演完冯豆子,采访时容易抢话,语速也快;比如演完傅红雪,活动上也有点冷冰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的状态。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7)

《新边城浪子》新闻发布会,生动诠释“拔刀四顾心茫然”

至于沈巍,说实话镇魂播后我也希望他身上“照例”带着沈巍的影子。 但是没有,因为剧组赶场,短到没有。

拍完沈巍就拍罗浮生,拍完罗浮生就拍齐衡,拍完齐衡就拍井然,拍井然的时候《镇魂》市场反响很好,朱一龙出来营业了,营业的自然是井然。

——夹在中间的沈巍和罗浮生双双被截胡。(念在齐衡这个乖孩子泡剧组蹭课好好学习的份上,就不cue他了哈哈)

惋惜沈巍的同时,更要叹惜罗浮生。被截胡名单上,绝对少不了一个他。

后来在VogueMe杂志采访中,龙哥说“因为毕竟自己跟他们(角色)都生活过一段时间”,看到这句话,释然,而又感觉好暖。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8)

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融进去了,跟角色合二为一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知尊重,懂生活,重情又长情,内心纯粹如水晶,脑子里装的却是花花草草黼黻烟霞。所以可以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出口就是锦罗。

“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隐藏的下半句是:“我还会跟更多更多的人一起生活。”

谢谢那个立如翠松正举,笑如朗月入怀的人,一扫了前几日糟心消息带来的沉重阴霾。

我们一辈子只能过着一个人的人生,而你可以过着成百上千份的人生。

我们原以为一辈子只会喜欢朱一龙一个人,没想到可以有成百上千份朱一龙值得去爱值得去等待,从朱一龙朱二龙排到朱百龙朱千龙,好幸福。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9)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10)


“井然”出来营业最多——所以很明显咯,机场蓝牛仔衣口罩月牙眼笑的boy是井然呀,镇魂后访谈里那位人生导师的也是井然呀,LV看秀之前的广告里的男神也是井然呐(尤其是欧莱雅那个),所以你就承认吧,九成的姐妹都是井然入坑的呀。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11)

朱一龙我成长路最大的惊喜(我跟他们都生活过一段时间)(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