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三国遗址有哪些(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

2011 年 6 月 11 日,鄂州市沿江三国吴都风光带第二期工程竣工。这天微风和煦,天朗气清。三国吴王钓鱼台高矗的亭阁,屹立在波涛滚滚的长江南岸,显示出三国古都深深的文化底蕴。古朴、庄重的吴王钓鱼台,深刻诠释了鄂州 1700 年前的一段辉煌历史。吴王钓鱼台古遗址能在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却是缘于一个政协提案。

吴王大宴钓鱼台

钓鱼台,是三国孙权于公元 221 年建都武昌(今鄂州)时修建的,也称武昌钓台、吴王钓鱼台。由于这里离樊口不远,从长港游出的鳊鱼,经樊口至此汇合,孙权在这里建钓鱼台取鳊鱼大宴群臣,饮酒作乐。

湖北的三国遗址有哪些(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1)

对此,《三国志·呈书》有记载:“孙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怒乎?’昭对曰:‘昔纣为槽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愧色遂罢酒。”这就是“孙权武昌钓台饮酒大醉”的载录。又宋代《寿昌乘》记:“(钓台)权按水军,讲武阅军于此。吴王是政之暇,荟集群臣宴会、钓鱼为乐。”孙权在这里钓鱼为乐,大宴群臣,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也让钓鱼台闻名于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孙权钓鱼此举却成就了鄂州独有的鳊鱼品种——武昌鱼,让它历经 1700 余年而家喻户晓。

湖北的三国遗址有哪些(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2)

2011 年建设中的吴王钓鱼台遗址

由于孙权与东吴文武大臣常在此钓鳊鱼饮酒、取乐,故当后来的东吴末帝孙皓又要从建业(今南京)迁都回武昌(今鄂州)时,左丞相陆凯上疏皇帝,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劝阻朝廷迁都,武昌鱼由此而得名。舍鱼而求水,武昌鱼的味美自此流传,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也成就一段君臣相得、忠君直谏的千年佳话。可以说没有钓鱼台,就不会有日后的武昌鱼。

今人探寻遗址“真迹”

那么吴王钓鱼台这一重要的历史古迹,又是著名武昌鱼的出名地,为什么多年来一

直鲜为人知呢?其实社会上多年流传,鄂州有个钓台在雷山处,20 世纪 50 年代大办钢铁时炸毁。千百年来,江水改道,河岸变迁,其遗址经漫长岁月面目全非,渐渐地钓台被大家遗忘……有幸的是,鄂州樊口人氏万其文,酷爱鄂州历史文化,寻章考究,乐此不疲。经十数年的探究,2011 年写下了一本《樊口探古集》。他根据历史资料和地理勘查,提出吴王钓鱼台遗址的位置,是在大北门江边(现林家河处)。

此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因我历十余年搜集,当时正编写一本《武昌鱼之谜》专著。本书对武昌鱼做了一番考证,对重要地点都有详尽叙述。梁子湖鳊鱼—樊口鳊鱼—大洄—小洄—吴王钓鱼台—武昌鱼的成名脉络,进一步佐证了钓鱼台遗址的认定。

吴王钓鱼台遗址认定的依据:唐代元结隐居西山抔湖,写《小洄中漫歌》:“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中相冲击,此中有小洄。”说的是钓台在小洄处。《武昌县志·古迹》载:“大、小洄在县西北江中,在樊口者曰大洄,钓台下曰小洄。”

那么钓台的位置是哪里呢?《武昌县志·山川录》:“……右经长港江套(明代曾设河泊所官),又东五里,经郎亭山,又 经 钓 台 前 —— 县 城 北 —— 中 有 蟠 龙 石(矶)。”这里记载的郎亭山即西山。又经钓台,说明钓台经过西山沿江朝东方向。而钓台的位置,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宣写道:“小洄中间浪不恶,钓台嵯峨瞰城廊。”过西山朝东,中间有原西山寒溪塘连长江。此处原有水码头,常有舟船出入,故称浪不恶。此处江边原有丛石横大江,此石上看吴王城,城廊嵯峨有致,尽收眼底。这把钓台的位置剖析尽晓。

考古专家、南京大学教授蒋赞初在《鄂州西山志》序中也明确写道:“其东麓沿江之雨台山一带,当即孙权大宴群臣及泛舟其下之钓台所在。”雨台山一带,正是今天确定的钓鱼台位置。反观,钓鱼台在雷山处之说,其地形因西山隔阻,在其处无法获得古人钓台诗中瞰城廊的视野。此前民间流传的吴王钓鱼台在雷山处的说法,不可信。钓鱼台遗址的确切位置,应在大北门林家河处。

一份提案重现钓鱼台

令人忧心的是,鄂州沿江三国吴都风光带第二期在此地的位置,规划设计的却是2011 年建设中的吴王钓鱼台遗址“吴王祈雨台”。按照历史记载,此地既无祈雨台,也无民间传说流传。如按此规划,一则“师出无名”,二则吴王钓鱼台这一重要的历史遗迹将永世埋没于天下——那将是鄂州人永久的遗憾!

2009 年 10 月的一天,我与万其文商量此事,又联络鄂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熊寿昌,获其支持后,便连夜起草了《关于在我市沿江三国吴都风光带(二期)中增加“三国吴王钓鱼台”》的提案。

提案中写道:“孙权武昌钓鱼台(吴王钓鱼台)是中国十大古钓鱼台之一。其与姜太公陕西宝鸡钓鱼台、严子陵浙江桐庐钓鱼台、韩信江苏淮阴钓鱼台齐名,这些古钓鱼台现在都保护并开发建设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唯独我市吴王钓鱼台没有保护与开发,现基本确定吴王钓鱼台遗址坐落于鄂州市沿江大道(武昌鱼路)正在设计建设的三国吴都风光带(二期)西段西端,即三国博物馆对面的沿江大道沿江岸的高台处。紧急呼吁有关部门将吴王钓鱼台遗址补充纳于正在建设中的三国吴都风光带(二期)之中,并付诸实施。”次日,赶送市政协提案委。

事关重大,提案委李权贵主任打破常规,立即立案,于2009 年 11 月 5 日审定:同意立案,签于目前沿江风光带二期正在建设之中,建议承办单位作为紧急提案办理答复。承办单位:市建委,编号 308。

为了增加提案的分量,又与万其文相携奔走争取相关单位支持。鄂州市文化体育局、鄂州文联等单位均联系市建委有关领导,强调钓鱼台的保护。其中市文化体育局还先后向市建委发出《关于建议在沿江三国吴都风光带恢复吴王钓鱼台的函》《关于再次建议恢复吴王钓鱼台的函》。得益于两个文化单位的鼎力支持,以及市政协提案的落实要求,市建委在原先的设计规划上改变方案。2009 年 11 月 20 日,市建委副主任刘辉召集市园林局总工彭保红、鄂州市吴都文化研究所所长万其文、市建委监察室主任周承水以及作为市政协委员的我等人,在沿江三国吴都文化风光带二期工地召开提案落实现场会,实地勘探、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及设计意见。一年后,吴王钓鱼台落成。按市建委规划,还在钓鱼台亭阁内碑刻庾信、谢朓、李白、黄庭坚等咏钓台诗数十篇,以飨游客。

湖北的三国遗址有哪些(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3)

经恢复重建的吴王钓鱼台界石

至此,《关于在我市沿江三国吴都风光带(二期)中增加“三国吴王钓鱼台”》的提案得以完满答复。今日,随着鄂州沿江三国风光带三、四期相继完工,吴王散花滩、孙权塑像、武昌门、观音阁等古迹一线穿珠,给这座三国古都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湖北的三国遗址有哪些(吴王钓鱼台遗址保护始末)(4)

艾三明,别名渔人,湖北鄂州人,鄂州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鄂州市志》编辑,《 鄂州名胜古迹鉴赏》( 北京燕山出版社)、《武昌鱼之谜》( 长江出版社)主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