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闽南语是最古的语言(为什么闽南人说话像穿越古代)

“天乌乌,要下雨……”经典的闽南语童谣,曾伴随几代闽南人成长。然而你也许不知道:闽南语位列世界语言的第21名,共有7000多万人讲闽南语。如果加上闽南语次方言潮汕话、海南话等,全球使用闽南语的人数达1亿多人。

闽南语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还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海陆丰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地区。闽南语会流传这么广,主要是闽南人的移居。

为什么闽南语是最古的语言(为什么闽南人说话像穿越古代)(1)

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开始迁移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福建泉州。

早在晋朝五胡乱华时期(公元304-439年),由于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衣冠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一路南迁,避难于福建泉州晋江流域一带。故有此一说,晋江原本无名,后因晋人迁居至此,为感念晋朝,大家皆呼此江为“晋江”。包括泉州的洛江以及附近的洛阳镇、及其闻名世界的洛阳桥,均是以中原先祖纪念南迁而留传子孙的名字。此次中原人氏大举南迁,在泉州形成第一次中原古汉语闽南语系。

由于西晋五胡乱华时期,为避免战乱,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南迁入闽,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被带到泉州。因此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为什么中原河洛古汉语能够在闽南大地及周边地区永久保存呢?我们知道,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年基本上不存在北方胡患的现象。故此,自五胡乱华中原文明差点断绝的那一刻起,大部分中原华人开始南迁,进入福建南部隐居,继而通过台湾海峡,远渡大海进入台湾生存。在逐鹿中原的古代,福建是边远的蛮夷之地,由于交通不发达,除非那些为了活命而逃难的灾民,几乎没有人愿意深涉此地,这也促使闽南地区成为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庇护所之一。

中原文化在闽南地区,经过唐朝末年的传播,再经过宋朝的稳定和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到了蒙元时期,由于蒙元的专政统治,强制推行其语言和文化,使中原地带的唐宋汉语,进一步与北方民族的语系融合。在历史长河的漫延中,北方语系与传统中原标准汉语交融,慢慢改变了原来的汉语发音和语法习惯。而地处闽南沿海的汉语语系,虽然与吴越语系产生混合,但由于天高皇帝远,交通不便,并末产生太大的改变。

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各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例如:你吃饭了吗?闽南语发音:汝食饭未?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穿越到古代和听到古人在讲话吗?因此闽南语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与闽南语同时保留下来的唐代音乐——南音,则被称之为唐朝音乐的活化石,这也是唐朝中原文化的见证,这些音乐体系所留存下来的历史缩影,让人叹为观止。

因此,当人们把闽南语看成一种地方语言时,我们事实上对它的根源并不了解!闽南语的真正源头,是中华河洛古汉语的缩影,是晋、唐、宋标准汉语读音的影本。它真实保留了当时的语法形式,只是在此过程中,由于与当地的吴越音产生参杂,才形成今天这种特殊的语系。尽管如此,闽南语的保留与传承,依旧是难能可贵的。

闽南语还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寻觅知音。数千年岁月转眼瞬间,河洛语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语种之一,竟然奇迹地在闽南大地上生根、保存下来,这是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奇迹,值得我们骄傲!

为什么闽南语是最古的语言(为什么闽南人说话像穿越古代)(2)

为什么闽南语是最古的语言(为什么闽南人说话像穿越古代)(3)

(福建泉州晋江:苏子午整理)

更多资讯请关注ziwuweidili (子午微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