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处理问题的比喻(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

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

【近义词】 爱毛反裘、 轻重倒置 、倒果为因 、舍本求末、 剖腹藏珠 、捐本逐末、 黄钟毁弃、 拔本塞源、 背本趋末、 买椟还珠、 倒行逆施 、本末颠倒 、秦伯嫁女、 舍本逐末 、喧宾夺主、 蝉翼为重

【反义词 】以一持万、 不可偏废、 剥茧抽丝、 分清主次、 顺理成章、 本末相顺、 强本弱末

“本末倒置”为谜底的谜语

1.本未未本(打一成语)

2.未本倒着(打一成语)

3.末本倒过来(打一成语)

4.本末(打一成语)

表示处理问题的比喻(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1)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赵威王,赵威王连看都没看,就亲切地问使臣:齐国怎么样?今年收成好吗?老百姓生活得好吗?齐王的身体好吗?使臣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对赵威王说:齐王派我来访问赵国,可您连信都不看,而是先问收成、百姓,最后才问国王,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赵威王笑着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粮食是最重要的,还有,如果没有百姓,哪有什么国王啊!所以我这样问,根本没有本末倒置。本末:树根和树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细枝末节;置:放置。这个成语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的关系搞颠倒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