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的英国小留学生接在了哪里(1.5万在英小留学生回国这样安排)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以来,意大利、伊朗、英国等国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前二者因病亡率接近10%使人揪心,英国却以其“群体免疫”策略令人费解。

何谓“群体免疫”,相信大家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该死的死,该活的活,最后全体国民获得免疫力。

英国的消极防疫策略令世界不安,中国留英学生家长内心更感到恐慌。英国身为老牌帝国,名校荟萃,历来是中国人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在英国的留学生达12万人以上,其中有1.5万是中小学生。

虽然,随着疫情的发展,英国目前已采取了相对积极的防疫策略,但这1.5万小留学生们的处境仍然堪忧。

此前,有166名中国留英中小学生家长联名给外交部、驻英领事馆写信,请求国家派包机将这些小学生回国。中国驻英使馆刘大使回复称,正积极协商,准备增加商业班机或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来。

此事在网络引发激烈争论。一时间,反对的声音甚嚣尘上。期间,笔者曾撰文(文末有链接)作深度解读,引无数读者拍砖,认为我替既得利益者代言。事实上,身为草根小民,我无吹拍任何人的必要。只不过,个体发出的理性声音,容易被群体狂热淹没。一个人,若被直指内心的阴暗,难免会恼羞成怒。

回国的英国小留学生接在了哪里(1.5万在英小留学生回国这样安排)(1)

究竟该不该接小留学生回来?3月25日,中国驻英刘晓明大使在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时,再次重申了他的态度。刘大使说:

英国从3月20日起,已经关闭所有中小学。这1.5万小留学生,他们一般寄宿在英国的老人家庭里。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这些老人大多数要隔离。小留学生们已无处可去了。

所以,现在我们在寻找中介收留他们。已经找到了三个,但远远不够。小留学生跟本科生、研究生不一样,后者有自理能力,前者需要帮助。我们正在和国内航空公司沟通,看能否增加临时航班,做“特例”“特案”去解决。

已经很明确了,国家不会坐视不管。但没有提到“包机”的说法,而是“增加临时航班”。这里面,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包机”一词给人奢华之感,似乎是富人的专利。国家“包机”接这些小留学生回来,让人感觉他们享受了特权。“增加临时航班”的说法则没有这样的意味。而事实上,两者并无本质不同。

回国的英国小留学生接在了哪里(1.5万在英小留学生回国这样安排)(2)

综合网络上各种反对声音,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一、全国人民历尽艰辛,付出无数代价,历时两个多月,才将疫情基本控制。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在即,境外输入性病例又给疫情防控形势带来变数。将一万多小留学生接回来,会不会影响国内学校开学计划?有没有可能令我们来之不易的成绩毁于一旦?

二、这些去英国留学的中小学生,都是冲着“10年取得英国户籍”去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准英国人”。我们有必要为他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吗?

三、能够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都是富裕家庭。有本事把孩子送出去,就要有本事把孩子接回来。国内赚钱国外花,有事却要找国家,哪有这道理?

还有人提出折衷方案:飞机是密闭空间,最容易交叉感染。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原地不动,所有小留学生家长筹钱购买防控物资,包机送到英国去。

回国的英国小留学生接在了哪里(1.5万在英小留学生回国这样安排)(3)

下面逐条给出回答:

一、对于境外输入,我们已有成熟的应对措施。飞机一落地,立即对所有人进行检测筛查。有症状者直接送定点医院,无症状者集中隔离28天以上。不给他们与任何人密切接触的机会,可确保安全。

二、正如刘大使所言,这些小留学生们,只要他们还是中国人,接他们回来不需要理由。国际上每有大事,撤侨都得到人民广泛支持,这也是大国担当的表现。

三、无论是“包机”还是“增加临时航班”,从来没有人说过,要让国家付钱。增加临时航班,肯定是留学生自己买票。家长们提出“包机”的请求,也是因为,疫情期间,中国和英国每周航班数,由160多次减少到了23次,根本买不到票。并没有要求国家负担这笔费用。

最后一个折衷方案怎么样?也不行。小留学生们在英国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成年人照顾,而非防控物资紧缺。

回国的英国小留学生接在了哪里(1.5万在英小留学生回国这样安排)(4)

有时候,真理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多数人的意见也未必一定代表正义。甚至,每个人都有权发声,反而将理性的声音淹没,导致决策者无所适从,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民主的致命伤。

我还认为,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有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阴暗,并愿意接受阳光的洗礼,而不是假借家国情怀等宏大叙事来掩盖。当然,这话只针对极少一部分人。

延伸阅读:

接海外留学生归国,为什么舆论反响强烈?有两个原因,直击人心

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都是富人家庭吗?数据对比,就是最好的回答

家长把未成年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违法的吗?应该这样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