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于佛晓时分派出大量入侵波兰,这一“闪电战”被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的标志。那么,二战初,同样都是邻国,德国为何选择率先攻击波兰而不是瑞士呢?

一、地缘政治的影响

波兰是德国的邻国之一。在入侵波兰前, 德国已经先后通过慕尼黑会议等国际会议的召开与外交往来,吞并了奥地利与捷克,同时将斯洛伐克纳为自己的附庸国,从地理位置上对波兰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攻势。而瑞士虽然同样身为德国的邻国,它却身处德国、比利时与法国的交汇之处,德国若想对瑞士实现多方包抄,可没那么简单。

从军事策略的角度来说,波兰地处德国和苏联的夹缝地带。根据德国的战略方针,攻打苏联是德国灭亡共产主义的必然之举,故波兰势必也被纳入侵略范围之内。但瑞士就不一样了,德国要想入侵法国,还可以借助同处法德夹缝地带的比利时,瑞士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波兰与德国存在领土纷争。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德国的但泽和走廊地区割让给了波兰,使得德国的本土与东普鲁士地区被波兰分离开来,故为了收回领土、统一领土,攻打波兰成为了德国的选择。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1)

二、各国采取对德妥协的态度,加上瑞士积极迎合德国的需求

当时有能力干涉德国入侵波兰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和苏联四国。 就美国而言,30年代的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顽强,让战争远离美国成为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共识,且德国与波兰的战争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就英国和法国而言,虽然波兰一直将摆脱德国侵略的希望寄托于英法两国的协助,且在德军入侵前,德国威胁波兰交出但泽与走廊地区时,英国、法国分别和波兰签订了《安全保证》,提出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将攻击德国。但实际上,英法大国对于纳粹德国仍然采取绥靖政策,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就足以证明,如果德国坚持要入侵小国,英法为了自身利益也会选择牺牲小国。事实也是如此,当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和法国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在军事上并未给波兰提供任何帮助。这也是德国有恃无恐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2)

此外,德国也想借此机会试探英国和法国的态度——英法是否会对他发动入侵战争的行为进行干涉,进而有利于进一步的作战。

就苏联而言,在德军入侵前的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中,德国和苏联不仅宣称互相保证对方安全,而且签订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有了苏联在后方做的保证,德国当然毫不犹豫地攻击波兰。

但是,德国要想攻击瑞士,那问题可就多了去了!原因别无其他,正是瑞士特殊的中立国身份。瑞士的中立国制度由来已久。自从1515年,瑞士在扩张过程中被法国击败后,瑞士就开始推行中立政策。1815年于欧洲大陆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瑞士的中立国身份和不可侵犯的地位就已经得到欧洲各国承认,成为公法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瑞士严守中立,战后,瑞士的中立国地位在凡尔赛条约上得到了肯定。也就是说,瑞士的中立国身份是绝对的,也得到世界公认的。要是选择攻击立场鲜明的中立国,德国不仅得罪了瑞士,而且还容易引起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不满。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3)

同时,瑞士本身强烈的求生欲、以及主动对德国示好的态度,也是促使德国放弃进攻瑞士的重要原因。

昔日,瑞士为了保证自己不受到国联其它成员国的影响,瑞士外交部长莫塔专门针对国联要求瑞士制裁它国的要求进行了驳斥:“我们再不能忽视如下的事实,如今的国际联盟 , 同我们在1920年为它构想的形象一点也不相符了。”

1938年5月14日,国联表决同意遵守瑞士的传统。

1939年初,英法两国发布了一条针对中立国的保护协议,他们宣称一旦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和瑞士,他们将立即对德宣战。

瑞士却回复说:“瑞士并不需要求这样一种担保 , 我们自己会决定什么时候需要外国的援助。”

在得知瑞士和英法的这条协议后,纳粹德国还专门针对这个协议询问瑞士,瑞士外交部长莫塔在4月11日又将其回复英法两国的说辞告诉了德国驻伯尔尼公使,其目的就是想向德国表明,自己无意与德国为敌,无论德国和英法有什么恩怨,瑞士都将保持绝对的中立。

瑞士的态度,让希特勒放松了对它的警惕,但瑞士的中立态度,只能减轻希特勒的敌意,却并没有让希特勒打消灭亡瑞士的念头,在希特勒的战略规划中,瑞士依旧是它进攻法国的跳板选项之一。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4)

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利益为出发点,让希特勒放弃进攻瑞士的“冷杉计划”原因,还是出于对利益的衡量

不同于我们常规观念中的中立,瑞士的中立有一个很特色化的特点就是——坚持武装中立。

三、对波作战与对瑞作战难度的区别

首先,就外交政策而言,波兰长期坚持反苏亲英法的外交路线,与德国关系尚可就在德国入侵之前,波兰还与德国共同瓜分了捷克,以为牺牲弱国利益就不会危机自身。此外,英法的保证使得波兰相信德国不会贸然行动,对德国的入侵自然不够警惕。相比之下,德国已经制订了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

其次,波兰和德国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因为对战争不够警惕,波兰的作战意识差,即使1939年8月德国军队已经到达波德边界,波兰也没有开始战争动员。且与已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德国相比,波兰的军事装备落后,军事以骑兵为主。

而对比瑞士与德国的国力差距,这就还是有待考虑的!

第一,瑞士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实行全民兵役制,有着数量充足的士兵。其次,瑞士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不断增加国防和军费开支,其军事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且在与德国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山脉布置了重重的防御工事和方案,因此德国进攻瑞士的代价远大于进攻波兰。

第二,瑞士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地处阿尔卑斯山区,多山地,从地形上来看易守难攻。因此从军事战略角度来说,德军要想通过空降军队等方式对瑞士作战的话,其胜算不仅小,而且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5)

第三,瑞士致力于筹建防止德军入侵的战时经济体系。与波兰相比,瑞士的政府具有先见之明,早在1938年慕尼黑危机之后,瑞士就做好了德国入侵的准备。同年,瑞士就通过法令,要求政府保证国家对必需品的供应,同时通过了增加耕种土地等政策,为战争做好充分预警。

总的来说,德国要想对瑞士进行作战,是十分困难的,相反,若选择难度较小的波兰,那就很容易得手了!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6)

四、进攻瑞士的收益和代价相差太大,不值得

1939年8月30日,瑞士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一位陆军将军,他将负责带领国家抵御可能到来的战争。

最后,亨利·吉桑以获得总票227票中20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他在就任将军后,共动员了近 50万人员和几十万的车马布局在边境附近。

亨利·吉桑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炸弹,作为战略缓冲地带,他知道德军拥有大量的机械化部队,硬碰硬只会让瑞士士兵损失惨重,于是亨利·吉桑真正重点防守的地区是德军机械部队难以发挥作用的阿尔卑斯山区内部区域。

瑞士总面积的60%都处于阿尔卑斯山区,亨利·吉桑的这个坚壁清野、依托地形重点防御的策略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合理的,德军要想拿下瑞士,势必要依靠大量步兵才行。

亨利·吉桑在他的报告《鲁特利报告》中提到:“部队要随时在瑞士全境的任何一个地区 来保卫祖国,从边境就开始,绝不出让一丝领土,尽可能拖延敌人进入国家腹地。要以坚决的进攻来实施防御,把中央高原地区建成一个坚强的堡垒。敌人有大量的机械化部队,而我们有强大的步兵部队。我们要誓死 守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与敌人决一死战。”

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开始(为什么德国率先选择攻击波兰)(7)

但瑞士多山的地形也使得其本身矿产贫乏、农业落后,对于多线作战的德国而言,打下瑞士的收益要远低于和瑞士合作。

为了集中精力对付英法和苏联,希特勒在最后还是放弃了进攻瑞士的打算,转而和瑞士签署了条约,要求瑞士在德国作战时,帮他们运送军用物资。

总的来说,在地缘政治、各国态度和作战难度区别等诸多因素下,德国选择了率先攻击波兰,而非同为邻国的瑞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