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

英国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在这个地球上敢欺负它的国家屈指可数,可偏偏被一个弹丸小国接二连三的硬怼,而且每次还都赢了,这个国家就是仅有10万平方公里的冰岛!

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1)

至于双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1939年二战刚打响,丹麦第一时间宣布保持中立,并且还跟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因为冰岛是丹麦的附属国,所以也跟着宣布保持中立。

实际上在其他国家眼里,丹麦还稍微有那么一点分量,冰岛就是一个小透明,虽然保持了中立,但并不能代表人家不揍你。

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2)

1940年4月,希特勒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德国占领了丹麦。

冰岛人心想咱就一个二等公民,而且还孤悬海外,应该没有其他国家打主意,谁曾想一个月后被英国给占领了。

冰岛人虽然是二等公民,但民风很彪悍,丝毫不在乎英国的船坚炮利,而且当时憋了一肚子火,当初我们郑重声明保持中立,结果丹麦被德国占领了,丹麦被占领情有可原,毕竟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当炮架子,能断了大英跟欧洲其他国家的联系,而且还有石油资源,可冰岛人要啥没啥,连军队都没有,祖祖辈辈兢兢业业捕鱼,从来不惹事,你大英帝国凭啥欺负人啊?

其实,英国也不想占领冰岛,但德国占领了丹麦就意味着能随时能出入大西洋,想要阻截德军,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冰岛,因为冰岛是德军出入大西洋的必经之地。

最后大英帝国也觉得理亏,答应不干涉冰岛的内政,而且还赔了一大笔钱,虽然条件可以坐下来慢慢谈,但想让大英撤军,万万不可能,冰岛人虽然彪悍,可也知道打不过大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接下来的日子德国出海,英国就在冰岛拦截,战火很成功的烧到了冰岛,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时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美国,觉得有必要参与一下。

1941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为了保护中立国的利益,美军要登陆冰岛。

丹麦人心想你早干嘛去了,俺们都亡国了,你才想起来保护中立国的利益。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一直是中立国,所以相比之下,美国大兵比英国驻军稍微安全。

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3)

就这样,美国前前后后派往冰岛的驻军,足足有两万多。至于美国大兵的德行,现在的日本人深有体会,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何况当年驻军冰岛的时候,全球炮火连天呢,冰岛妇女算是倒血霉了。

不过,美国驻军在冰岛建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时间来到了1944年,随着冰岛人的钱包越来越鼓,想跟隔壁还没复国的丹麦划清界限,于是搞了一次公投,其实就是走个形式,接下来在6月17号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冰岛,鸟枪换大炮了,不仅出海捕鱼开上了大型捕鱼船,国内也忙着产业升级,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此时的二战也已经接近尾声,冰岛人发现美国驻军驻上瘾了,丝毫没打算离开。

二战结束后,美国说要延长驻军,冰岛人心里咯噔一下,表面上虽然很难受,但实际上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些驻军不仅能充当国防力量,还能带来外汇,最重要的一点,美国大兵是自掏腰包,冰岛的情况跟现在的韩国、日本可不一样,这些国家需要掏钱养着美国大兵。

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4)

一听说美国要延长驻军,冰岛人压制住内心的兴奋,一股脑的上街抗议游行,战争都结束了你们为啥不走,还嫌岛上汉森姓的孩子不够多啊!美国人深知理亏,因为驻军这几年,孩子一大堆,全部姓汉森。

但驻军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他们必须在冰岛防着苏联的核潜艇进入大西洋,美国军方认为,北极圈附近的北欧国家处于苏联进攻北美大陆最近的海、空通道上,尤其是冰岛、格陵兰岛等地,是北美大陆前沿防御和与欧洲通信联络的枢纽。

如果一旦被苏联控制,将对美国的全球防御体系造成重大伤害,因此美国必须设法控制这些地区。

最后没办法,美国人又给了冰岛一大笔钱,并且还承诺岛上所有的基础设施免费送给冰岛。

当然,冰岛还提了很多条件,比如驻军可以,但其中不能有黑人,因为瞅着心烦。这种公然的搞种族歧视的行为,美国是一点辙也没有。

二战之后欧洲一片废墟,美国要搞《马歇尔计划》战后重建,一片欣欣向荣,压根就没受到什么损失的冰岛,居然享受了最好的待遇。

当时人口只有15万左右,马歇尔计划提供的金额是4300万美元。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在冰岛建设军事基地的时候,为了讨好冰岛,美国政府要求承包商必须多用冰岛劳工,然后美国政府还专门砸钱培训,到了1954年更夸张,干脆整个建设项目让冰岛人自己干。单单军事项目投资,到1955年9月达到了1.64亿美元。

1949年北约成立,冰岛被美国拉入北约,冰岛人强调,加入北约可以,但是不能影响跟苏联的贸易,因为1947年冰岛就跟苏联达成贸易协议,向苏联输出鱼类产品。

打开了财富密码的冰岛人,很清楚只有利用苏联的影响力才能够从美国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而冰岛硬刚英国,也是从鱼类产品开始。

早年英国食谱很单调,老百姓一年到头除了谷物就是奶制品,尽管畜牧业的逐步发展给餐桌增添了几分滋味,但教廷禁止吃肉,他们认为吃肉是不纯洁,容易让人产生暴力、欲望和性冲动。

但总不吃肉也不行啊,后来规矩就松动了,认为在水里生活的鱼类是纯净的,于是欧洲各国渔民开始满世界地找鱼,尤其是个头大、味道鲜美的鳕鱼。

以前捕鱼效率很低,但随着工业革命开始,机动渔船和大型渔网让捕捞效率越来越高,暴涨的人口也需要更多的鱼来填饱肚皮,尤其是二战结束之后。

这时候冰岛人发现,自己家门口的鳕鱼数量越来越少了。

1952年,冰岛向全世界发出了逐客令 ,沿着冰岛海岸4海里只允许我们自己捕鱼。

其实也不能怪冰岛,要知道鳕鱼对于英国人来说,可能就是餐桌上的美食,但对冰岛人来说,这可是命根子,渔业是冰岛的核心产业,占了冰岛出口额的70%以上,对于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如果没有渔业出口换取外汇,就等于把他逼进绝路。

尽管刚从二战的泥潭里爬出来,但习惯了“用拳头说话”的大英,压根就没把冰岛放在眼里,该捕的鳕鱼一网都不少,并且还宣布制裁冰岛,全面禁运冰岛的水产品,冰岛人越想越生气,因为英国是冰岛水产的第一出口国。

大英正准备冰岛带着诚意跟自己谈判的时候,现实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比他腿粗的国家还有好几个,比如苏联。

苏联一直对冰岛保持高度关注,一听说被英国制裁,第一时间宣布要从冰岛进口大量的水产品,而且还跟冰岛签订了长期渔业协定,可以用鱼类产品,换苏联的木材和石油。

这一波操作把英国和美国整懵了,美国赶紧宣布也需要从冰岛进口鱼类产品,还拉上北约其他国家一起光顾冰岛的产品,被两个超级大国贴心伺候的冰岛别提有多舒服了。

英国再次懵圈,原以为手拿把掐的制裁,不曾想冰岛的鳕鱼卖脱销了,那还制裁个屁啊!

大英心想,4海里对自己也没啥影响,就给他吧,于是在1956年承认冰岛4海里的渔业限制。

大英认为自己都妥协了,冰岛应该能消停几年,实际上这次只是热身,好戏才刚刚开始。

冰岛人逐渐掌握国际潜规则之后,发现必须要利用好地缘政治,随即在1958年9月1号宣布,将渔业限制区扩大到12海里,英国人得知后当场就急眼了,因为冰岛宣布的12海里范围内,有英国的三个渔场。

接下来大英找冰岛谈判,冰岛总理很硬气的说:俺们冰岛人向来都是说一不二,12海里就是12海里,没得商量。

大英帝国纵横世界几百年,哪吃过这种亏,虽然从世界霸主的神坛摔下来了,但面子必须要有,如果对方是斯大林也就罢了,可你冰岛有几斤几两你自己心里没数啊,真当日不落,日落西山了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出手教训一下。

大英的10艘军舰当天就拔锚起航,开到了冰岛所谓的12海里之内,随后又出动43艘,还叫上捕鱼船,目的就是护航,让大家牟足了劲捞鱼,看冰岛能怎么样。

冰岛的海军实力几乎为零,7艘海卫队的巡逻船,上面只配备了一门大炮,这种火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力量悬殊,但冰岛人压根就不怕,还试图逮捕英国渔民,但最后被英国的驱逐舰赶跑了,那段时间,冰岛人瞅准机会不是开枪就是放炮,目的不是为了打赢对方,是为了干扰渔船捕鱼,在经历了几个月之后,英国撤了,不撤不行啊,因为捕的那点鱼还不够油钱。

回去之后,英国继续找冰岛谈判,冰岛人还是那句话“说一不二,12海里就是12海里”,没办法英国继续出动军舰赔本护渔。

冰岛虽然态度强硬,但大英总是出动军舰严重影响了自家渔业,随即找到美国,扯着嗓子要退出北约,如果大英不撤军,你们的驻军也赶紧搬走吧,让苏联的核潜艇随心所欲的进入大西洋吧,艾森豪威尔顿时就慌了,赶紧安抚冰岛,咱们都是北约成员,都是一家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早说,并且告诉大英,不就12海里吗,你就给他吧。

于是1961年2月,英国同意冰岛的12海里渔业限制区。

几百年了,大英就没吃过这种亏,可他哪知道,还有好几个大亏等着他呢。

掌握了地缘政治和外交密码的冰岛,在1971年7月宣布,专属渔区扩大到50海里,这次不光英国坐不住了,美国和苏联也坐不住了,别人都是得寸进尺,过分点的得寸进丈,冰岛是得寸进几十海里。

但人家冰岛这次理由很充分,人家是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谋福利,并且再三强调,这不是普通的经济纠纷,是反帝国主义!反帝国主义懂不懂?不能让那些军事强国随便到咱们海域溜达,第三世界的国家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尤其是非洲,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冰岛。

冰岛和英国的纠纷,明明是英国占理,但一听到反帝国主义,英国顿时就慌了,因为这几百年,他得罪的国家太多了,但面子还是要找回来,接下来就是继续跟冰岛谈判。

果不其然,冰岛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吐个唾沫就是钉。

英国怎么从日不落帝国走向落魄 弹丸小国得寸进尺三次硬刚英国(5)

没办法,打吧!英国军舰再次出动,其实英国也没打算真动手,可好巧不巧撞上了冰岛的巡逻舰,而船上的一位船员正在呲电焊,又好巧不巧的一个趔趄,触电身亡了,冰岛一看出人命了,立马给尼克松打电话:你必须妥善处理这件事,否则我就退出北约,你也别想继续驻军了。

尼克松赶紧给英国首相打电话,苦口婆心的讲清楚利害关系,让他不再要招惹冰岛了,万一苏联的核潜艇出来了可咋整啊,没办法英国只能再次同意。

你以为这就完了?早着呢,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消停了两年的冰岛,在1975年7月15日宣布,将专属渔区扩大到200海里,英国人这次被气得都不想谈判了,也不管苏联的核潜艇了,直接发兵,这时候的冰岛也有了各种军舰,双方的海上摩擦正式开始,打了两个月冰岛发现打不过大英,主要还是军舰数量不够,武器装备也不行,于是给美国打电话,要大量采购阿什威尔级炮舰,准备牟足了劲炮轰大英,基辛格哪敢让战争升级啊,赶紧拒绝了冰岛。

冰岛心想全世界又不是就你家卖军火,你不卖就找苏联,于是打电话要购买米尔卡级护卫舰,苏联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价钱数量一切都好说,我就看不得你受委屈。

在冰岛人看来,苏联比美国够意思,那还傻呼呼的呆在北约干啥,退出去得了,于是一万多老百姓上街抗议游行,要退出北约,顺带着要关闭美军基地。

美国和北约这次真慌了,赶紧跳出来安抚冰岛不要冲动,同情也劝英国,你总是招惹这个虎玩意干啥,不就200海里吗,赶紧给他吧,知道你受委屈了,但身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你得把格局放大一些,不要总顶着那200海里。

大英心想合着这200海里不是你家的,你们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最后在北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英国在1976年再次妥协,从此之后大英失去了自己的专属渔区。

经过三次大尺度的进攻,冰岛的国际地位扶摇直上,国内经济也开始腾飞,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冰岛消停了很多年。

2006年美国驻军也撤离了,现在的冰岛不仅靠渔业过得挺滋润,旅游业也搞得不错,生活质量比英国高了一大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