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第二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吗(7月16日入伏)

【导读】夏至节气后,伏天也将进入倒计时了,在农村,人们常常以“夏至三庚入伏”作为标准,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的首日,而7月16日庚午日,也就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这也意味着伏天的到来!

入伏第二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吗(7月16日入伏)(1)

当然,三伏天往往要长达30~40天,其中,“头伏”和“尾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为10~20天,当夏至到立秋间有5个庚日时,那么,中伏共计20天,今年恰好中伏持续20天,整个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5日正式出伏!

“三伏天”的到来,也意味着今年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开启,虽然,夏至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后逐步南返,白昼逐步缩短,但是,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叠加,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因此,三伏天也是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最为普遍,当然,对于农业来说,进入三伏天后日照时间长,降水充沛,农作物处于全盛阶段,光合作用最为强势,因此,三伏天夏管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利于秋收作物的丰收,提醒咱农民要及时灌溉,及时防涝,做好农田水肥合理的管理!

入伏第二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吗(7月16日入伏)(2)

当然,在很多地方,伏天到来,流传着很多的老话,比如说“淋伏头,晒伏尾”,那么,入伏下雨好不好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摆脱不了24节气,它对农业种植管理有较强的影响,它指导了咱农民啥时种地,啥时候收割,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三伏天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受潮湿高温以及闷热的环境,因此,三伏天也有很多习俗,这也是“冬病夏治”最为集中的阶段!

入伏第二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吗(7月16日入伏)(3)

当然,对于三伏天下雨好不好,个人认为,此句俗语“淋伏头,晒伏尾”指的是倘若初伏前后降水多,那么,到了末伏降雨就少了,天气也就以晴热为主!而对于伏天下雨,个人认为,一方面,入伏后国内南北气温大幅升高,高温炎热的环境,不仅容易造成人们出行热辐射病,还会降低人们的食欲,影响人们的情绪,而伏天降水不仅有利于缓解高温现象,也有消暑的作为,这也是为啥老话也有“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的缘故;另一方面,伏天到来,高温炎热加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墒情逐步转差,农田旱情也将不断发酵,而降水到来有利于缓解土壤墒情,尤其是,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势,降水有利于保障农作物生长必要的水分!

因此,伏天降水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降水个人认为,适中为好,过度降水,很容易造成农田渍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也不利于农作物丰收,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