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

古诗句式整齐,不是五言就是七言,而词却截然不同,一首词有长句也有短句,因此词也称“长短句”,每一阕词有其固定的格式,为了便于记忆这些固定格式就有了名字,这叫作“词牌”也称“曲牌”,现存的词牌大约有一千多个,当然其中也有同一词有不同名称的情况。例如“山花子”又名“摊破浣溪沙”或者“添字浣溪沙”;“江城子”又名“江神子”等。

许多词,仅词牌名就美似画、韵如诗。比如“霜天晓角”,意为秋日的清晨回荡起出征的号角声,词牌名就使人顿生苍凉阔大之感;而“月上海棠”则是一幅梦幻唯美的图画;再如“江城梅花引”,据说其词名出自李白的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还有像“西江月”、“玉楼春”、“东风第一枝”等等,美得不一而足。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词牌与诗句俱美的一个词——蝶恋花。《蝶恋花》又名《鹊踏枝》,这一曲牌有许许多多著名的词作,在这里选五首个人最爱,与大家一起品读。

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1)

蝶恋花(鹊踏枝)

五代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首三句由眼前景起兴,春日的婀娜多姿在诗人笔下传神而多情,“偎”、“展尽”这样的动词使春景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温庭筠也写过春风拂柳的诗句——“闲袅春风伴舞腰”(《杨柳枝》)温词与本词“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相较,前者更多的是富艳妖娆,本词此句更为清淡雅致。

后一句“谁把”起得特别好,琴音传来,但是弹奏之人并未出现在诗人的词中,“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写法使整个画面依然以景为主,但是相较单纯的“形”与“色”来说又增添了声音元素,使得读者有了更丰富的体会。

下片诗人依然写春景,盛开的红杏,倏忽而至的春雨,晴晴雨雨,这多变的天气引起读者无限遐想,一季如此,一年如此,一生岂不也如此。

词中双双飞去的海燕(即燕子,古人认为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以及词尾无处寻觅的残梦,都使人联想到那些生活中留不住的美好。虽然春日美好如斯,但是诗人在欣赏的同时充满着忧愁怅惘,这也是冯延巳词中表现得最多的情感。

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2)

蝶恋花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因排行第七所以也称柳七,柳永的一生落魄不得志,所以词中常是悲愁。

本首《蝶恋花》是柳永名作,诗人在高楼上凭栏临风,眼中看到的是连天的碧草,但是心中升起的是无限的哀愁,因此直言“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这样的无边愁怨却没有人能够理解,诗人唯有报之以沉默。诗人多么想长歌纵饮,可是这强求的欢乐终是索然无味的……本词最后两句是千古金句,被近代词评家王国维拿来形容人生必经的第二境界。

柳永的词常是人生失意与风月情感相杂糅,表现切肤之痛。词中多用俗语俚语,而这一点也为当时士大夫文人所诟病。

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3)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本首《蝶恋花》是晏殊的名作之一。上片写眼前景,栏杆畔的秋菊生愁、幽兰饮泣,连室内的罗幕都在清秋季节中升腾起寒意,明月哪里能通晓离人之恨,一任月光穿堂过户,照亮无眠的深夜。

上片的景写得忧伤唯美。下片重点写相思之情,秋叶飘零,斯人伶仃,天涯路远,所爱无踪,满腹愁情无处寄托。整首词呈现一种哀伤幽美的情调,使人回味不绝。

晏殊词受冯延巳影响很大,风格娴雅是他特有的一种韵致。

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4)

蝶恋花·春景

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本首《蝶恋花 春景》是苏轼的名作之一。词中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极具东坡式的疏旷、放达之风格,千百年来被引为名言佳句。

下片尤其特色鲜明,苏轼一改作诗不得重复用词之忌,反复使用“墙里”、“墙外”,构成了一种迂回错综的效果,使得墙外的行人与墙内的佳人形成鲜明对比,烂漫的佳人还不解感时伤春,因此称其为“无情”,墙外的行人际遇多舛,被墙内的天真快乐所感染产生别样的感叹,是谓多情。这“无情”与“多情”是隐喻君臣还是单纯地指男女间的情愫,读者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古典文学的领地,苏轼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是少有的全才,无论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均有极深的造诣,作为一代文宗,其独有的处世哲学也魅力非凡。苏轼的词能豪放、能婉约,无论哪一种风格都淋漓尽致,佳篇不断。

心比天高花美人更美(人间最美蝶恋花)(5)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最后一首《蝶恋花》是我个人的最爱。

本词首一句,三个“深”字叠用,庭院之幽深隐喻闺情之幽深,紧接着连缀烟柳和重帘,这样的比兴烘托出词中佳人幽隐的内心世界。男子流连在红楼翠馆,空留佳人在深深的庭院中听雨横风狂,看春花凋零,忍日暮清寒,在无可奈何中惜容颜渐老,韶光飞逝。

词的最后以景语作结,虽是景语但字字含情,字字泣泪,情与景水乳交融,将闺情描写得深婉含蓄,余韵不绝。

李清照引用本词首句为开篇填了多首词作,可见易安居士对本词本句的喜爱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