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

成都有家人,担心奶粉上火,用蔬菜水冲奶,结果宝宝亚硝酸盐中毒。

先不说蔬菜水能不能冲奶,单论煮一顿喝一天的操作,也是迷惑。我们喝汤,也不会做一顿喝一天。

诧异的是,这并不是个案。同一个月,同一家医院,两个宝宝均中毒。

能苛责家人吗?他们也是担心孩子上火罢了,只不过没有正确养育常识,爱变成害。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1)

同样地,湖北十堰一位妈妈,坚持给4岁半的孩子买成人感冒药。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2)

药店老板都听生气了,妈妈却非常无辜:以前也是成人药,按一半喂,也没什么。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3)

这位妈妈不关心孩子吗?也不是。

只是缺乏科学养育知识,不知不觉地将孩子推到危险的边缘。

像这样的新闻每年都会发生,育儿路上,无知者无畏的养育者其实并不占少数。

归其原因就是对育儿缺少科学认知,看重经验而非临床实践,宁愿相信他人,也不相信医学数据。

#01

多少家庭正在“自以为是”育儿

看过一条新闻,惊悚程度不亚于封建社会的人血馒头治肺痨。

一个幼童被妈妈喂食活蝌蚪,视频声称“强身健体”。孩子有些胆怯,但顺从的吞下了。

很难想象,21世纪的今天,还有家庭在用愚昧、无知喂养孩子。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4)

更可悲的是,养育者不觉得有错,直到悲剧来了。

一个孩子吃鱼时,被鱼刺卡住,妈妈没去医院,而是按照土方法,让孩子喝醋软化鱼刺。

被冲到食道的鱼刺,引发了孩子的食道糜烂。由于拖得时间太久,孩子没抢救回来。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5)

好好的孩子,生命启程不久,就被一根鱼刺带走。

如果能重来,这个妈妈一定会马上去医院。

将孩子养大或养废,一字之差。但从养育结果上,相隔十万八千里。

现代养孩子真累、真操心,是不争的事实。但总有些人会说:小题大做,谁家不养孩子。

这些养育者还会举例,XXX小时候如何,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听着是这么回事,细品又哪里不对。

正是因为父母对养育这件事抱有周全的思考,对生命有所敬畏,对意外有所预判,对孩子有所研究,孩子才能平安健康长大。

累和操心,在于肩上的责任重。

光想照搬前人理论,才是不负责。

#02

没事并不意味没危害

常看新闻,才发现“科学真是门学科”。

爸爸担心半个月大的女儿营养不够,每次冲奶都会在标准粉水比例上,多加一勺。

结果,过浓的奶导致渗透压升高,宝宝娇嫩肠道耐受性有限,于是肠坏死了。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6)

每100个早产儿中,就有5-10个宝宝中招,原因就是冲多奶粉。

冲奶粉可能会很麻烦,粉水比,温度,摇晃手法,试温……但谈不上难。

只要用心,几次就会。

真正难的是,喂奶和生命有关联,很多养育者觉得没必要,何必较真。

细微之处,不难发现,一些养育者的养娃标准:孩子没出错,就证明我对。

心理学有个词叫“信念固着”,即:人一旦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信息。

也就是说,我们一旦认为“冲个奶,还能喝死人?”,就不会把冲奶当回事。

我们一旦认为“孩子感冒也一样吃感冒药”,就不会把孩子生病当回事。

我们一旦认为“鱼刺卡喉咙,大家都拿馒头塞”,自然就不会把危险当回事。

最后呢,往往就变成:但凡和养育者认知相悖的,都引不起重视。

科学养育就这样被忽视掉,直等悲剧发生,沉重的一课才能让养育者好好补课。

但这个代价,我们想要吗?

#03

不改变认知,大人不受累,孩子净遭罪

今年又出现一则揪心消息。

陕西一位奶奶听信偏方,用敌百虫农药给孩子洗澡,来治蚊虫叮咬后的瘙痒。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7)

结果,老人、孩子均中毒住院。万幸的是,两人经抢救后,脱离了危险。

蔬菜水可以冲奶吗(蔬菜水冲奶给孩子用偏方)(8)

明明不是什么大毛病,家人一顿瞎操作,把老小折腾个半死。

咱有病就去医院治病,不行吗?

但从奶奶角度来看,她就是在给孩子治病,只不过用的是偏方。

与其谴责这位老人,不如说:她的认知观念决定了她的行为。

心理学有种行为叫“失调感”,即:当一个人兼容两种观念,心理会不适应。为了舒心,人往往会选择性接触,自己更能理解的那个。

科学养育普及至今,也就十多年间。在一些偏远地区,我们习以为常的养育知识,对他们而言还是盲区。

在此之前,养育孩子更多是靠一辈辈传下来的经验。

这些经验有些有理论依据,有些纯属无稽之谈。或许只因误打误撞,或幸存者偏差,就被视为偏方、妙招、方法。

如今科学正在验证、修正、辟谣。对一些父母、老人来说,相当颠覆他们认知观。

这种观念对冲,会引发心理焦虑。养育者只有相信点什么,才能平复内心不适感。

而他们选择相信的,一定是便于自己理解的。

为什么子女跟父母解释再多,都不如朋友圈假新闻有说服力?

因为,科学需要一定知识为基础,且不容易被理解和接纳。而偏方和经验恰恰容易理解,轻松好操作。

既然这样,选择经验养育,就要承担错误风险。

只有改变观念,去接受科学知识,才能将养育风险降到最低。

#04

拥抱科学,就是保护孩子

科学养育,简单理解就是:别按自己的认知养娃,凡事多问为什么。

现在科学育儿已经很完善,医院、社区、专业平台,或一些实名认证的儿科医生博主,都能给我们答案。

养育者要规避的,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是明明是错,却因人皆如此,就被忽视的问题。

就像这些常见误区,还在很多家中频频发生。

① 用开水泡奶粉,将奶粉中营养素,如:维B、维C、DHA等都破坏掉。

② 老人怕冷,就给孩子穿多。其实,孩子不怕冷,穿多少参考大人,而不是老人。

③ “1岁不吃盐,脚没力气”,毫无依据。过早吃盐会增加孩子肾脏负担,还会降低孩子对天然食物的接受度。

④ 母乳只能喝,涂脸或治湿疹容易引发毛囊炎,甚至引起毛囊周围皮肤化脓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败血症全身感染。

⑤ 睡在静音环境下的宝宝,会阻碍他对环境适应能力,长此以往宝宝容易神经质、对声音过度敏感。

⑥ 不是越早把尿,宝宝早点会尿尿。过早把尿会影响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⑦ 影响孩子头型的是遗传和睡姿,使用过硬的枕头,容易让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大小脸。

⑧ 用学步车,过早学走路,容易造成孩子骨骼发育异常,形成O型腿。

⑨ 给新生儿喝橙汁、糖水都会严重破坏宝宝味蕾,导致宝宝不爱喝开水,挑食。

⑩ 0-6个月宝宝,只要奶量充足,无需补钙。钙量过多,严重会损害孩子内脏功能。

养育最大的难题,不是养育,而是观念。

家人无论对孩子做什么,出发点都是关心和爱。

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容许悔恨和遗憾发生。

像孩子相信父母一样,去相信科学。

唯有如此,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作者:陶若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洪恩教育所有,转载请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