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菌里面有虫子了还能吃吗(又到吃菌子的季节)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不停地下雨,山里树林下野生菌成群生长,又到了一年一度人人上山采菌子的季节枞菌是最为常见的野生菌之一,味道鲜美,分布广泛,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晒自己捡枞菌的成果,让人看了也想去捡枞菌颜色呈现美丽的橘黄色,从茎秆到伞盖都是橘黄色,越小的枞菌颜色越鲜艳,在众多的野生之中还挺好辨认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枞菌里面有虫子了还能吃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枞菌里面有虫子了还能吃吗(又到吃菌子的季节)

枞菌里面有虫子了还能吃吗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不停地下雨,山里树林下野生菌成群生长,又到了一年一度人人上山采菌子的季节。枞菌是最为常见的野生菌之一,味道鲜美,分布广泛,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晒自己捡枞菌的成果,让人看了也想去捡。枞菌颜色呈现美丽的橘黄色,从茎秆到伞盖都是橘黄色,越小的枞菌颜色越鲜艳,在众多的野生之中还挺好辨认的。

但是对于不熟悉枞菌的人来说,很容易采到与之相似的毒菌。特别是这个季节,天气湿热,适合野生菌生长,野外不止有众多的枞菌,也有很多种毒性大的其他菌子,以下这5种毒菌子常与枞菌同时生长,一定要注意辨认,别把有毒的菌子采回家了。

1、毒鹅膏菌。

毒鹅膏菌是最常见的有毒蘑菇之一,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南方地区的大部分森林之中都有生长。而且毒鹅膏菌通常成片生长,它的品种有很多,比如灰花纹鹅膏菌、白毒伞等,都是属于剧毒的蘑菇。

它们含有鹅膏肽类毒素,毒性很强,一旦中毒对人体的肝脏杀伤力极大,致死率比较高。看到这类蘑菇一定不要采摘。尤其是毒鹅膏菌的幼体毒性最强,它的伞盖没有张开,看起来纯白色,有点像小草菇,但是不要忽视它,这种还没长开的毒鹅膏菌,在国外有个外号,叫做“死亡帽”。

2、毒粉褶菌。

毒粉褶菌常生长在松树林外围,它也喜欢成群大量生长,而且毒粉褶菌个体可以长到很大,单个菌子的直径可以达到20厘米。有的人看到毒粉褶菌长得这么大,而且一大片,非常心动,想采点回家尝尝,这种想法很危险。

如果食用了毒粉褶菌,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可能半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最好的办法是别采。不过毒粉褶菌一般不长在松树林里,而是长在树林外面的矮小灌木林。

3、细褐鳞蘑菇。

这种蘑菇在森林中也很常见,它的伞盖中央有鳞片一样的褐色物质,菌肉是白色的,直径能长到10厘米,也是一种比较大的蘑菇。它在夏秋季节生长数量最多,鉴于它看起来无害的外表,也很容易被人误采。

此种蘑菇中毒症状没有毒鹅膏菌强烈,但它因为过于常见,误采的话一般量比较大,如果在森林中看到类似这种带着细鳞片的蘑菇,还是敬而远之吧!

4、毛头乳菇。

毛头乳菇是长得最像枞菌的一种毒蘑菇,它的颜色为暗土黄色,和枞菌的颜色十分接近。两者的鉴别方法是看伞盖背面,枞菌的背面呈深橘红色,毛头乳菇背面呈淡粉色或者白色。

此外,还可以将它伞柄弄伤,毛头乳菇受伤不变色,而枞菌受伤会变成蓝绿色。此外,据说毛头乳菇的味道是苦的,而枞菌鲜甜,当然一般不用口尝来确认。

5、臭黄菇。

臭黄菇又叫黄辣子,它的特征是闻起来有腥臭味,并且味道比较辛辣。在四川部分地区有食用臭黄菇的历史,人们采用晒干、浸泡、漂洗等步骤来去除毒素后食用。但是并非人人能将它完全去毒,所以还是不建议采摘食用。臭黄菇中毒后主要表现是腹部疼痛、拉肚子,以及出现幻觉等反应,对人体还是有一定危害的,最好别摘回家食用。

各位朋友,你们最近去山里采过菌子吗?欢迎留言交流!

点击下面链接即可阅读更多三农知识,喜欢我,请关注我吧!

这野果又酸又苦,维C却是猕猴桃5倍,被誉为真正的“野果之王”

俗称“缩骨鱼”,人为改造出来的畸形鱼,价格昂贵专供酒楼

挖2两会毁掉10亩草原,却因名字象征发财,被生生吃成“禁菜”

13年才能长大,却因血液太珍贵遭人们滥捕,如今几乎灭绝

常被当“废物”丢掉,却不知是天然高钙菜,用来做腌菜味道绝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