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精神书写欣赏(龙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

现代人经常在节日祝福或庆贺的时候,说道“龙马精神”,用来形容人们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那“龙马精神”怎么来的呢?

“龙马”二字如果连起来,是一种像龙又像马的生物,是吉祥的象征。根据《五杂俎》中的记载:龙这种动物最好色,跟猪一起,生出来的叫大象;跟马一起,生出来的就是龙马了。因为有龙的血统,自然和普通的生物不一样了。而在《龙马记》中记载说道,龙马这种生物,是天地的精华所变化形成的,马的外貌,但是身上覆了一层龙鳞,所以叫做龙马。

龙马精神书写欣赏(龙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1)

龙马对于华夏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龙马负图”。相传伏羲为创文字,观察日月飞禽,山石走兽,时时刻刻都在苦思冥想。一日,他正在画卦台上瞭望,忽见黄河水翻滚不止,不多时有匹背上有花斑的龙马从水中一跃而出,身披霞光,神采奕奕,三两下便跳上了岸,在河边撒欢奔跑,欢腾跳跃。伏羲看到龙马身上背负的图案。不觉心中一动,受到启发,根据龙马背上的图案画出了“河图”。根据“河图”,创造了伏羲八卦,而伏羲八卦又演变为了《周易》,《周易》同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统称为《易经》,《易经》在中国文化地位的重要程度,被列为了诸经之首。由此可见,负图的龙马在华夏文化发展的重要程度。而龙马负图出黄河时的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样子,便被称为“龙马精神”。

龙马精神书写欣赏(龙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2)

“龙马精神”这个词真正出现是在唐代的李郢《上裴晋公》诗中:“四朝忧国鬓成丝,龙马精神海鹤姿“,这句诗夸唐人裴度为官历任四朝,忧国忧民,年纪虽老,但仍然精神矍铄。自此以后,“龙马精神”开始演变成一句成语,形容一个人像龙马一样精神抖擞。

龙马这个生物,毕竟是传说中的,谁也没有见过,相对于龙马这种生物,更多人愿意接受像龙和马一样精神抖擞,毕竟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用像龙和马一样精神抖擞来解释“龙马精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来说龙和马既然不是同一物种了,为什么要放一起来说呢?在《周礼》上有这样的说法,马八尺以上即为龙。意思是马长到了八尺以上,就可以变化为龙。《山海经》里也讲到:“马实龙精”,就是说,马其实是龙的精魄所化。由此可见,马和龙其实是来回变化的,有点像轮回的意思。而人人皆知的《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原本就是一条龙,因为受罚化为马,最后修成正果,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化为真身,变成缠绕在雷音寺柱子上的龙雕。由此可见,龙和马只是变换了不同的形态而已。

龙马精神书写欣赏(龙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3)

《易经·说卦传》中有“乾为马”的说法,“乾”即为天。《周易·乾卦》更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天的运行康泰良好,君子应该效仿天而自强不息。而马作为一种图腾式的文化符号,代表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因此便将“龙马精神”用来指人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精神。

龙马精神书写欣赏(龙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