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

清朝末年,李鸿章深受慈禧太后器重,他师从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之功被封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后来创办北洋水师,开设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而在众多晚清重臣中,有一人和李鸿章名字只差一字,年龄差三岁,常被人以为与其沾亲带故,但其实毫无血缘关系,此人便是李鸿藻。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1)

嘉庆二十四年(1820),比李鸿章大三岁的李鸿藻生于直隶省高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一带。一种说法认为,李鸿藻是在其父李澈通担任广西贺县知县时出生于官署,因此他应当是今广西贺州人。总之,不管是广西还是河北,李鸿藻都与出生在安徽合肥的李鸿章八竿子打不着。

从家族世系来看,李鸿藻毫无疑问称得上是出身官宦世家,他的先祖李国木普(“木普”合一字)曾于明天启年间出任内阁首辅,且以性格刚正不阿著称。乾隆年间,李鸿藻的祖父李殿图历任福建按察使、安徽巡抚、江西巡抚等职,而李鸿藻之父则如上文所说,曾在贺县担任县令。咸丰二年(1852),李鸿藻考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2)

在担任了一段时间编修历练后,李鸿藻先被外派到山西主持乡试,又奉命前往督视河南学政。咸丰十年(1860),咸丰帝为皇子选拔老师,李鸿藻得到大学士彭蕴章的举荐,得以回到京城教导大阿哥载淳,也就是日后的同治皇帝读书。两年后,同治帝即位,李鸿藻得到慈禧太后赏识,被提拔为侍讲,奉命在皇帝读书理政的弘德殿当值。

没过多久,李鸿藻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暂代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时,他又被任命为了军机大臣。次年,他官拜礼部右侍郎,但因为母亲去世而回乡丁忧。由于李鸿藻地位重要,慈禧太后专程发布懿旨要求他守孝百日后便回京继续履职。李鸿藻为人孝顺,于是上书恳请服满三年丧,但被朝廷驳回,直到他接连上书称病,慈禧太后才终于同意他完整守孝。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3)

同治七年(1868),反清武装捻军于京畿地区活跃,尽管仍在守孝却心系国家大事的李鸿藻针对官兵各自为战的局面上书请求派一亲王担任大将军,再由左宗棠、李鸿章分别镇守保定、河间,此外还有一些具体安排。看罢李鸿藻的奏疏,同治帝当即派恭亲王奕䜣节制各路兵马,并启用李鸿藻为礼部左侍郎,让他继续在弘德殿和军机处当值。

同治十年(1871),李鸿藻被提拔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少保。当时,慈禧太后打算修葺圆明园,李鸿藻上书劝阻道:“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在李鸿藻等多位大臣的劝谏下,慈禧太后总算收回了成命。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帝患病,委派李鸿藻代替他批示奏章,很快同治帝驾崩,李鸿藻主动弹劾自己辅导不力,于是被罢免了弘德殿行走之职。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4)

光绪二年(1876),李鸿藻奉命兼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又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份调任吏部。光绪四年(1878),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与俄国人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十二月,并不了解外交的崇厚与俄国人私下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此条约虽然允许清朝收回伊犁,但却要求清廷割让其它领土、缴纳赔款、减免税款。

李鸿藻坚决反对条约签订,于是据理力争,成功换得崇厚入狱、清俄谈判重新进行。光绪九年(1883),法国出兵侵扰作为清朝藩属国的越南,李鸿藻又愤而上书,弹劾相关大臣,却反而被贬为内阁学士,后来才又升任礼部尚书。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5)

光绪十三年(1887),郑州黄河决堤,李鸿藻奉命前往河南主持河道事务。结果,当时正值秋汛到来,西部河坝的修建难以进行,李鸿藻上书请求暂停施工,却被认为办事不力,于是被革职留任。紧接着,李鹤年被罢免河道总督一职,由李鸿藻暂时代理。回到京城复命后,李鸿藻又因为礼部事务未能妥善处理险些被革职,好在光绪帝宽大处理,在自己大婚礼成后让李鸿藻官复了原职。

光绪二十年(1894),大名鼎鼎的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藻以军机大臣身份奉命协商办理军务。他与同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都坚决主战,后来又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只是未能成功。光绪二十三年(1897),李鸿藻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朝廷赐谥文正,追赠其为太子太傅。

晚清大臣李鸿章简介(他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6)

综上所述,李鸿藻确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作为同治帝的老师,他尽管在理政方面有过一些失误,但自始至终都站在捍卫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去世后长子、次子都被封为郎中,而他的小儿子李石曾则远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担任北大教授、出任中央监察委员,还成为了故宫博物院首任理事长,位列“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