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证据让你相信轮回(从轮回这一观念说起)

一 唯物论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百度百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八大证据让你相信轮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八大证据让你相信轮回(从轮回这一观念说起)

八大证据让你相信轮回

一 唯物论

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百度百科)。

导致我们对“物质”的认知一直停滞在宏观层面不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1,老子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提出了“道”这一世界的本源,但大多数还只是将其视为道理、规律或原则,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由多种原因的。长久以来,大多数人读书人都没有认识到《道德经》是一本道家性命双修的指导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更是直指宇宙是如何演化而来的,这显示了物质系统的统一性。此外,主要是其站的层次太高 ,又太过抽象,就很容易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具体诠释。

2,就修炼的道家而言,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了“道”即是丹。只非常可惜,他们不是哲学家,只是关注于个人的修炼成功与否。至于哲学化与否,一点也不关心。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将其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将其普遍化。

3,源自西方的科学,虽然利用各种方法想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到目前为止已经将之推进到夸克)。但我感觉,这种“自下而上”的探究,越是往前推进,就会越发感到困难重重,最后不得已还是得停滞下来。

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物质(系统)是存在着多重层次结构的(呈现出类似金字塔型的结构)。其既有可被认知的一面(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普通感知层次水平上,即只是用“肉眼”来观察外在世界的水平)。

但按照佛家而言,人类的认知是存在着五个层次水平的。剩下的另外四个层次分别为: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一层认知就是一个世界。只有等修到了“佛眼”这一层次,才不会存在所谓的“虚在”世界。

同时也有不可被认知的一面。就如同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一样,我们通常只能认知到飘浮在海面的那一小部分,也就是客观实在存在那一部分。至于海面下方的,则是属于不可被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虚在”部分。 2022年9月6日星期二4:38

4,西方哲学界认为世界哲学的中心在西方,从而导致对中国哲学的排斥,以致逐渐发展到目前被边缘化的境地。

例如,黑格尔就曾断言:“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的”(现今不仅西方是这样看待的,甚至连一些华裔的专家学者也同样持此看法)。这里自有西方人的一些自大、傲慢和偏见的一面,更有他们不懂得中国哲学的一面。2022年9月12日21:07

5,对源自西方科学的顶礼膜拜,没有认识到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肇始于西方的哲学,存在着先天性不足,就是其是建立在“局部分析”的传统之上,使得他们相当于盲人摸象般只是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认知水平。试想,假若是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去评价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中医“科学”还是不科学的,暂且不论他们有没有资格评论,仅凭此一点,就根本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然带有十足的偏见、歪曲,更显得荒唐可笑,其本身就不是科学所应具有的态度。

6,从哲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到目前为止的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还从未出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能够产生世界性影响力的哲学大师,没能将中国哲学推送到世界哲学舞台的中心位置。2022年9月6日星期二4:54

当在2003年发现一统图之后,就已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建立类似于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庞大哲学体系。即将目前所有学科均纳入该体系,或者说,完全可以从该体系中推演出如今的各个学科体系(物理学上大一统理论只是该体系的一个分支),从而彻底打破各个学科体系之间的壁垒,相当于一以贯之,实现老子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知识方面上的论证。这也就是《一统论》中的“一”的哲学、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统论》的出现必将彻底改变中国哲学被边缘化的处境。为完成此一目标,我已蛰伏近二十年,我相信,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内(或稍长一段时间)必将是我们中国哲学大放异彩的时刻,也算是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一点力量。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 21:20

7,受“西学东进”的影响,我国哲学界对自己的传统哲学出现了质疑,甚至否定的声音,导致失去了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中医所体现出的整体论思想的否定。以致出现用西方哲学的标准审视自己的哲学。实际上,医与易是一体的,中医的很多思想就源自易。2022年9月6日星期二 22:16

也不知以上的分析正确与否,欢迎各位网友批判和指正。2022年9月10日21:4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