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

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字. 鸿渐。唐朝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唐代诗人,茶学家,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1)

《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被父母弃于西门处西湖之滨,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所捡,抱回侍院抚养长大。

陆羽生性诙谐。

十二岁时,不知因其缘故与收养自己的僧智积禅师发生了争执“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争执的结果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人逃离龙盖寺,去了一个小戏班子做了学童,在戏班子里虽然其貌不扬,但机智有趣,演丑角演的很是成功,还曾编写过《谑淡》三卷,被竟陵太守李齐物发现是个人才。于是推荐他到当地一个隐士邹夫子家里学习,一学就是七年,这也为他的文学,诗文打下了劳固的基础。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2)

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也善诗文

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往深厚。对茶叶有着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叶的栽陪,育种和加工。也善于写诗,但其诗存不多,《全唐诗》存诗三首,其一《句》

辟疆旧林间,怪石纷相向

绝涧方险寻,乱石亦危造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其二,《会稽东小山》

月色寒朝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己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3)

天宝十一年(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竞陵司马。次年,陆雨揖别邹夫子下山,崔国辅与陆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陆羽考察茶事为由,出游巴山峡川,崔国辅以白驴,乌堼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前往妙喜寺拜见诗僧皎然法师。时年,皎然法师四十,陆羽二十六岁左右,二人一见如故,谈得投机,结成缁素忘年之交。

二人相见的日子正是”安史之乱”期间,在唐朝最动荡的日子里,皎然法师为陆羽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环境,促使陆羽最终写成他那准备了许久的《茶经》》。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4)

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茶的专业书籍。

时至今日,全世界谁来谈茶都必须提陆羽的《茶经》。陆羽所著的《茶经》共三卷,七千余字,十章,七千余言。

他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亦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而折不挠的精神结晶。“以茶代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也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5)

唐代宗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去就职。

他一生轻视财富,鄙视权贵,以茶为贵,苦心孤诣著书立说。以《茶经》,字字珠玑,一千二百年来无人能及。亦有诗原题为《歌》收录于《全唐诗》其三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西江”,有两大支,一支珠江支流,一支赣江支流,陆羽说的西江却是汉江支流的天门河,竟陵城即湖北天门。《六羡歌》通俗易懂,也反映了陆羽的心声,一生与禅茶为伍的人,实在融不进官场。皎然法师也如此,访名山大川,结天下名士,钻研佛典,精通六经,其诗清丽,其人淡然,时人称“江东名僧”,与另外两位诗僧贯休,齐己齐名。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6)

陆羽的晚年甚好

据《茶叶全书》记载,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至于《茶经》何时撰写?何时成书确没有明说,陆羽为了寻求生活的玄奥于(775年)成为一名隐土,五年后即出茶经一书。(804年)去世,生前死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业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相反,在生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以“词艺卓异”而闻人。

陆羽死后,一千多年后,清朝人写了一首怀念陆羽的诗:

古亭屹立官池边,千秋光耀楚天

明月有情西江美,依稀陆子笑九泉

茶圣陆羽个人简介(茶圣.陆羽)(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