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古人望月思乡(古代诗人们思乡思亲)

古诗,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非常闪耀的智慧文化结晶。

小时候,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在无形中为我们的气质加持。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秋灭春生;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活力清爽,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神秘怡然……其中最难忘的怕就是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哪些古人望月思乡(古代诗人们思乡思亲)(1)

在外漂泊的日子,诗人思念着故乡的父老乡亲、风土人情,只好望月思乡。

明月,在古今当中都是故乡的象征,历朝历代的诗人往往借着月亮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杜甫借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情愫思念故乡,想念自己的弟弟,大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百转千回,我们之间虽远隔山海,然而同处一片月光下,自然能够心意相通,互相想念。

哪些古人望月思乡(古代诗人们思乡思亲)(2)

晏殊执笔写下“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句子,化身闺房中哀怨的女子,思念分别的晴朗,可惜月光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无情客,穿到房间里来,打乱怨女的哀愁。月光本是一种大自然的本能表现,诗人却借着不懂悲欢离合的月光将心中的苦缓缓诉说。

范仲淹仗剑划出“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细腻行文,范仲淹的一生一直为江山社稷而奔波,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足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万丈。借景抒情,浓浓的乡愁化解不开,夜半时分,唯有遥远清冷的明月陪伴,其凄凉愁苦的心绪只能独自排解。

哪些古人望月思乡(古代诗人们思乡思亲)(3)

月,月亮,月光,在古人心中是神圣而高洁、纯净而无暇的代表,依托于月的情感,自然也是最纯粹的情感,思乡思亲,望月抒怀,无法诉说的复杂心绪,恐怕只有明月能懂了。

月光之遥远,就如同故乡、亲人之隔山海,想见不能见到,但亲人之间的感情又是那么纯粹。除了月,还有什么物品能代表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