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傅雷隐形的孩子)

1979年,傅雷平反家破人亡的傅家,也收到十几年前,被抄家抄走的物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傅雷隐形的孩子)

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1979年,傅雷平反。家破人亡的傅家,也收到十几年前,被抄家抄走的物品。

其中有两样东西,让傅雷42岁的幼子傅敏,忍不住泪湿衣襟。

那是两封普通的家信,但熟悉的娟秀字迹,字里行间流露的殷殷叮咛,却让半生备尝孤苦的傅敏,想起了含冤自尽多年的父母。

模糊的泪光中,傅家尘封多年的苦难,缓缓揭开。

傅雷家书原稿

1966年8月5日,北师大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被活活殴打致死,掀开了全国知识分子的厄运。

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教授……平日里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传道人,纷纷被揪出来批斗。

抄家、强迫吃煤渣、用开水烫,长达三、四个小时用带钉子木棒和皮带毒打、剃阴阳头,跪碎石拖行,头上按图钉……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在北京城各处学校上演。

短短十几日,很多教师不堪其辱纷纷上吊、跳楼、投河、喝毒药自杀。

风波,很快蔓延至傅家。

个性刚烈的傅雷,早在58年就曾被划为右派,戴了3年零5个月的“右派”帽子,而今,动乱一开始,他就明白,自己避无可避。

同样心怀忧虑的,还有傅雷的第二个儿子——傅敏。四处的动乱,让他坐立难安。

为了安全,他烧掉与父母来往的书信,但局势的发展,却叫人心惊。放心不下的傅敏打电话回家。

还没发问,母亲朱梅馥就问他,阿敏啊,你怎样?

而后问到家里,母亲宽慰他说,“都好,都好,你一切放心。”

傅敏和母亲

仅仅9天后,被抄家、批斗的傅雷夫妇怀着悲愤与绝望双双自尽。

那是傅敏最后一次听到母亲朱梅馥的声音。

母亲用善意的谎言骗了他。

01.期待完美的父母,会心生怨恨,看到真实的父母,会充满慈悲

傅敏是傅雷的幼子,却不是最耀眼的那个。哥哥傅聪身材欣长、亭亭玉立,于钢琴十分有天分,他是家中明星。

而傅敏却瘦削、不起眼,他喜欢小提琴,再加上小时候看哥哥练琴,耳濡目染,便也想走音乐道路,考音乐附中,却被父亲傅雷一口回绝。

傅雷说:“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我没有这个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因天分不如哥哥,也因家庭状况不允许,傅敏被父亲“牺牲”了,他被崇拜的父亲残忍地剥夺了他追求梦想的权利。

傅雷与妻子朱梅馥

被迫去第一女中报到的头一个晚上,傅敏很伤心的哭了一夜。

但他却没有怨恨父亲的“偏心”与“独裁”,而是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傅敏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北京外交学院,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会是一名光鲜的外交家,前途不可限量。

但很快,因为父亲被划为右派,哥哥又“叛逃”,傅敏被“踢出”外交学院大门,梦想再次破灭。

更惨的是,傅敏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却因为父兄的“黑料”,没有单位敢接受他。

最后,傅敏无奈成了一名中学教师。然而,失落过后,他却将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

就在傅雷被划为右派的时候,远在国外的傅聪为了艺术,放弃了国内的父母小弟,让他们因自己的“叛逃”罪加一等,但被父亲“放弃”、被命运打落低谷的傅敏,却在动乱中,为处于漩涡中心的父母牵肠挂肚。

傅聪与外国妻子结婚

傅雷夫妇死后,傅敏又因出身,被关押、批斗,受尽非人折磨。

傅敏是有理由“怨恨”父亲傅雷的。为了哥哥的未来,父亲牺牲了自己的梦想;长大成人后,又因家庭拖累,自己前途尽毁,受尽磨难。但他却以宽广的胸怀,选择了原谅与接受。

因为他知道,父母不是完美无缺的,享受了他们带来的利好,就要接受他们的“糟糕”。

正如那句话所说:期待完美的父母,会心生怨恨,看到真实的父母,会充满慈悲

于是,他选择了与父母和解,而不是对抗。

对待不完美的父亲,他记恩不记仇,心怀慈悲,尽到了为人子的本分。

02.因为理解,所以不求全责备,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傅聪无疑是天才。

六七十年代,就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迅速成为公认的世界级钢琴家。

实际上,傅聪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严格教导与倾力相助。

买钢琴的费用,跟随名师学习的费用,出国留学的费用……对于靠着翻译谋生的傅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不提,在发现傅聪于钢琴一道的天赋后,傅雷手把手教他,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处处提点。

傅雷教导傅聪

然而,在家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厚此必然薄彼。

所以,傅聪学钢琴,傅敏不能学小提琴;傅雷对傅聪花费大量精力言传身教,傅敏就接受学校教育。

傅敏是有理由嫉妒、埋怨哥哥的,因为哥哥不仅分走了家人的更多的关注与宠爱,也抢占了本该公平分给自己的“资源”。

但他没有。

在送哥哥去留学的车站,傅敏哭得最伤心,因为兄弟两人一起长大,感情很深。

在父亲被划为右派后,哥哥为艺术叛逃国外,导致家中备受连累。

刚烈的父母选择自尽结束痛苦,活着的傅敏则承担了所有的压力。

大右派傅雷之子,叛国投敌分子傅聪之弟,现行反革命分子……各种大帽子扣上来。

皮鞭、棍子、拳头、脚踹,被毒打的傅敏,浑身浮肿、生不如死,决意自杀的他,跳河被发现又撞墙,头上住撞出个大窟窿被送去抢救,结果因为他的反革命身份,医生在缝头皮时,不用麻醉针,缝了十几针。

抢救回来后,傅敏被拖回学校,因他妄图以自杀对抗运动,又是无休止的批斗。

痛不欲生的他,趁上厕所时手摸电门二次自杀,结果因为穿的胶鞋绝缘,又没能死成。

精神、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让傅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没有做错什么,却被家庭连累,而本该一起共同面对的兄长、本该庇护自己的兄长,怯懦地当了逃兵,还连累自己备受折磨。

他应该怨恨哥哥的。

傅聪、傅敏两兄弟与母亲

但傅敏依然没有。

他理解哥哥的选择与为难,知道这些苦难,是历史的错误,而不该让亲人承担。

动乱结束后,他收到被抄家抄走的两封书信,因自己信件损毁殆尽,想起父母与哥哥的书信往来,于是四处奔波,说服哥哥出版这些信件,以作纪念。

“父母生前十分珍视家书,父亲的每一封家书都由母亲抄录留底,哥哥的来信也由母亲编号,按内容分门别类,整理成册。当年,我在北京上大学,每逢寒暑假回家,便津津有味地读家书。”

甚至在看完哥哥与父母的书信往来后,他还感慨道,自己的信件哪怕保存着,也没有哥哥的那么精彩,因为哥哥是父亲艺术上的“知己”。

对待出逃的天才哥哥,他没有嫉妒、怨恨,而是选择理解,不求全责备,并宽容待之。

03.常怀感恩之心,做真正的人

在傅敏充满磨难的前半生里,不得不提一个恩人——杨滨校长。

1962年,傅敏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因为可怕的背景,没有单位敢要他。

出版社、大学、研究所……眼看着大学同学们一个个都有了好归宿,自己却无人问津,傅敏心中的苦闷、失落可想而知。

就在他快要陷入绝望之时,老大姐杨滨校长出马了。

“这样一个高材生,你们不要,我要!”

傅敏的前程就此一锤定音、尘埃落定。

杨滨,当时北京第二女中的老校长,与晁涌光、王季青、苏灵扬并称为北京中学界的“四大校长”。

看了傅聪的档案后,杨校长二话没说,将备受命运折磨的傅敏要了过来。

傅敏去学校报到那天,杨校长不仅亲自接待他,和他谈心,还将学校的俄语课程改成英语课,对傅敏委以重任。

杨校长的恩情,加上学生们天真、渴求知识的眼睛,点燃了傅敏死寂的心灵,融化了他内心愁苦的尖冰。

家人在客厅

傅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即使放假回家,仍仔细搜罗资料,认真备课教学。

因为认真努力,傅敏的课成了观摩课,很快就在英语教学上小有名气了。

但好景不长,动乱来临。

最开始,因为杨校长的保护,傅敏没有受到波及,但当杨校长也被作为走资派揪出来批斗后,傅敏的档案暴露了,他因此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动乱结束后,傅敏出国探亲,同事们为他送行,以为傅敏会自此一去不返。

然而,在结束探亲后,傅敏不仅回来了,还带着先进的教育思想。

原来,在探亲期间,傅敏报考了英国一所语言学校,进修现代语言专业,回来后,依然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基础教育。

几十年来,傅敏多次拒绝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不愿当“长”做官,只愿做个平凡的英语教师,在一线岗位上发光发热。这其中,不仅有傅敏对杨校长的感恩,也因为他对教师这个岗位真正的热爱。

当年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中学任教的傅敏,曾心有不甘、大哭一场,但最后,他却选择当了20多年中学教师。

记得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中学教师是很光荣的,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职业。在英国,他们的中学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教材也编得好,可惜教师缺乏事业心,缺乏高尚的献身精神。他们教书是为了赚钱,上课时学生听不听他不管,一看手表,到了时间,课没讲完也马上下讲台回去。这一点与我们中国很不一样。出去一年,我真感到我们中国的中学教师是最好的教师。我们中国有些中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工资虽然低,可是命都舍得豁出去……我为做一个中学教师而感到自豪。”

比起哥哥的辉煌、传奇,身为幼子的傅敏名不经传。

如果不是为《傅雷家书》的出版积极奔走,很多人都不知道傅家还有一个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孩子。

虽然天资并不出众,傅敏却个性温厚,即使被父亲“牺牲”,被兄长出走连累,受辱两次自杀未遂,却始终保持一颗纯良的赤子之心。

退休后的傅敏在纪念父亲的活动上

对待故去的父母,他深情怀念,不说遗憾怨怼;对待避开劫波归来的兄长,他欣然接纳,不诉委屈愤懑;对待有恩自己的老校长,他始终铭感于心,一生都在最平凡、最基础的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回报这份真情。

作家楼适夷这样评价傅敏:“他没有著书立说,没有琴声震世,但他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兄。”

傅敏曾说,我觉得,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他用一生的宽厚、善良、隐忍, 证明了自己,无愧于一个真正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