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史毅/文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此诗中这两句所提到的"轮台”在哪里?"天山"又在哪里?从地理位置上讲,很容易说清楚,但从来历角度论,就须回顾一番昨天。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我们在学习汉代贾谊《过秦论》时,已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另一番作为就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段引文告诉我们,秦王朝的疆土向南扩展到江、浙、桂林一带;向北延伸至长城以北的河套地区。我们从《过秦论》中还得知,秦西取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就是说,秦王朝的版图已突破了中原那一小块土地,但在西部,没有提到"西域”。

可以得到证明的是,河套已为秦王朝疆域。《史记》载:"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蒙恬所率三十万大军首先是把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在了一起,这就是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而临洮就在今新疆境内,看来,秦王朝的西部疆域已经囊括了西域的一些地方。

接下来蒙恬渡过黄河,占据了阳山。毅觉得这"阳山”就应该是"阴山”。以阴山为屏障,开发河套为粮草基地,再"逶迤而北”,"却匈奴七百余里”。秦王朝的大军已深入到今蒙古国境内了。

秦王朝享国之日浅。接下来的楚汉相争,无暇北顾,匈奴趁机翻过阴山,重新占据河套,发展到"控弦之士三十万”。直到汉武年间,派卫青、霍去病夺回河套,向北追击,将匈奴赶到了北海,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关于此一点,《汉书.苏武传》中有记载:"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引文中的"北海""海上”即指今贝加尔湖。可见汉时的疆土面积已经非常辽阔。

不仅如此,当时有个叫张弿的汉臣,为了联合大月氏国攻打匈奴,他受命到西域转了一大圈,为大汉王朝的开疆拓土做了奠基。《汉书.张骞传》载:"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张骞所至西域不只是现在的新疆,他的双脚已跨过帕米尔高原,来到费尔干纳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五个斯坦国那一带。从彼地归来朝廷后,他告诉汉皇,那地方的宛国出产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汉皇很快就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团,带着金银财宝前往西域的宛国去求购汗血。宛国非但不卖宝马,而且杀了汉使,抢夺了财物。汉皇悉此噩耗龙颜大怒,这才派出二师将军李广利征讨西域之大宛诸国。

《汉书.李广利传》载:二师“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岀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与盟而罢兵。"

这段引文中提到了轮台,应该从那时始,轮台便成了汉家的一个行政区域。

在此之前,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奇兵攻占了河西走廊,以此为立足点,扩大了战果。《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两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人,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

霍去病将军几次西征,占据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又及北地两千余里,攻祁连山,收回居延。

居延,即今之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那旗一带,与现在的哈斯克斯坦接壤。

我们常说大唐王朝开疆拓土功绩显著,从上面引文看,其实真正开疆拓土为最者,当属汉王朝武帝时代。唐朝仅只守成而已。无论说到轮台、大宛国,还是帕米尔高原以外的大片土地,都是汉朝攻城略地的伟绩。及至唐朝,有的守住了,有的丢失了。尽管这样,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诗中也能看出,他们尽守土之责的艰苦卓绝。那天气奇寒,雪花"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似铁”。先人们"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我们可得好好守护,不能丧失一寸土地,否则就成了不肖子孙。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主题思想(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