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

日本的历史一般通过政治中心的所在地来进行区分,这个区分方法并不十分严谨,作为历史研究上来说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却是日本使用最广泛的区分方法。在没有文献资料的时代,日本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和“绳文时代”。在开始有文字历史之后,根据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分为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明日香村)、奈良时代(奈良市)、平安时代(京都市)、镰仓时代(镰仓市)、室町时代(京都市)、安图桃山时代(安土町、伏见区)、江户时代(东京)

旧石器时代(约4万年前~约1.4万年前)

人类到达日本列岛被认为是在4~3.5万年前。北海道和九州当时和大陆相连接,小刀形状的石器在日本全境广泛使用。在大约2万年前一种“细石刃”的石器从西伯利亚传入到北海道,主要在日本北部被广泛使用。在大约1.4万年前另一种细石器从大陆传入到九州,在西南日本广泛使用。在大约1.2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结束和地球暖化,海平面开始上升,日本列岛开始从大陆开始分离,进入到绳文时代。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1)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绳文时代(约1.6万年前~3000年前)

从1.6万年前到现在3000年前的这段期间被称为日本的绳文时代,和旧时代所不同的是“土器”的出现和“竖穴式住居”普及,以及“贝冢”这些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距现在6000年前,在冈山县的朝寝鼻贝冢发现了水稻种植的痕迹,我们可以知道在绳文时代已经在日本列岛开始了水稻的种植。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2)

绳文时代的竖穴式住居

弥生时代(公元前10世纪~公元3世纪)

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这段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个名称因为“弥生土器”的出现由来。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耕社会开始形成,因为农耕社会的形成日本各地形成了地域集团,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这些地域集团不断地扩大,其中心部分本称为“环濠集落”。这个时期发现了很多大型地域集团的首长的墓穴,可以推测在这个时代身份的差别开始形成。

当时的日本列岛的政权被中国称为“倭”或者“倭国”,大型地域集团中有的开始和中国的王朝开始交往,开始被中国的政权称为“国”。公元前100年左右,先后有这样的“国”开始和中国进行交往,其中被东汉赐予的汉委奴国王印在日本九州被发现。逐渐这些大型地域集团的联盟开始出现,“倭国联合体”这样的政治实体在公元2世纪开始出现,其盟主被称为“倭国王”,最初的“倭国王”在中国的史书里被记载为“帅升”。公元2世纪后期开始发生“倭国大乱”,之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成为倭国王,卑弥呼和当时中国的魏国进行交往的记录被记录在中国的史书中。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3)

卑弥呼

古坟时代(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公元7世纪)

公元3世纪中期中后期到公元7世纪被称为日本的古坟时代,在3世纪中期在日本的近畿地区开始出现了“前方后圆坟”,并迅速在日本各地开始扩大,表明日本在这个时期各地的政治集团开始结合,“日本”王权开始出现。公元4世纪后的“日本”王权开始向朝鲜半岛开始扩张,并且和当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和高句丽爆发战争。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4)

日本各地的前方后圆坟

进入5世纪之后,日本开始和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方面进行交往,南朝皇帝陆续为5位倭王(讃、珍、济、兴、武)进行册封,这五位被合称位“倭五王”,这个时期日本的君主被称为“大王”或者“治天下大王”。

倭五王之后的公元5世纪到公元6世纪期间,“日本王权”开始出现混乱,出身近江的旁系王族“继体天皇”稳定住局势,加强了对日本的控制。在继体天皇统治时期,北九州爆发了“磐井之乱”,表现了“日本王权”的扩张和当地本土势力之间的矛盾。

飞鸟时代(公元6世纪后期~公元8世纪前期)

公元6世纪后期~公元8世纪前期,因为“日本王权”的根据地在飞鸟(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这个地方,这个时代被称为“飞鸟时代”。这个时期佛教从朝鲜半岛的百济开始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末,经过400年的分裂时期随着中国的大统一王朝隋朝的出现,为东亚的政治局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日本开始派遣“遣隋使”学习中国制度,并且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导入了“十七条宪法”开始进行改革。第二次“遣隋使”派出了小野妹子,并向隋炀帝提交了国书“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展现了日本的独立性。

公元7世纪中期,随着日本“大化改新”等政治改革,日本开始加强王权,特别是7世纪后期和唐朝进行的“白江口之战”的失败,日本王权集中的速度开始加速。特别是日本国内的内战“壬申之乱”,天武天皇取得胜利,开始把天皇进行神格化,日本的王权达到最高点。“日本”这个国号也是随着8世纪初的“大宝律令”被正式确定。然后根据天武天皇的命令,日本开始编纂第一部史书《日本书纪》。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5)

中日白江口之战

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前期~公元8世纪后期)

公元8世纪的前期到8世纪的后期,日本的首都在奈良的“平城京”,这个时代被称为奈良时代。这个时代开始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制度,天皇为了加强统治,对民众实行了“编户制”、“班田制”、“租庸调制”、“军团兵士制”。但是到了8世纪后期百姓的阶层开始分化,开始逃避征税的行为逐渐增加,日本的“律令制度”无法继续维持。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6)

奈良公园中存放的遣唐使使用的渡船

这个时代因为干旱,饥荒,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的流行,这些灾害的发生被认为是统治者不够虔诚,这个时期的圣武天皇开始大力宣扬佛教,并创建了东大寺,开始举国在日本推行佛教的传播。

平安时代(公元8世纪后期~公元12世纪后期)

公元8世纪后期~公元12世纪后期,日本的首都在桓武天皇所建立的“平安京”,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平安时代”。这个时代以王权为中心的“律令制度”无法维持,中央的朝廷逐渐开始把权力委派于地方的统治机关。地方的统治机关开始对人民征税,为了维持治安的稳定开始组织武装集团,这些武装集团逐渐成为了日本后来的“武士阶层”的起源。

进入12世纪,日本地方独立的“庄园”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独立的“庄园领主”开始和国家的地方统治机构开始对抗。为了应对这种抗争,具有武力背景的“庄园领主”开始出现,日本的“庄园领主制”称为这个时代的支配制度。由于中央的“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具有军事实力的武士开始进入政界,平氏并逐渐掌握了中央政权,被称之为日本最初的“武家政权”

在奈良时代,日本特殊的“国风文化”开始形成,由汉字演变而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开始被广泛使用,《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这样的文学作品开始出现。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7)

《源氏物语》

镰仓时代(公元12世纪后期~公元14世纪)

公元12世纪后期~公元14世纪被称为镰仓时代,朝廷和关东的武士政权同时存在。以源赖朝为首的“镰仓幕府”经过“治承寿永之乱”打倒了平氏政权,从朝廷获得了任命地方“守护”和“地头”的权利,经历了13世纪前期的“承久之乱”朝廷开始臣服于镰仓幕府,此后镰仓幕府实际上的控制者“北条氏”成为了日本的支配者。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8)

浮世绘所描述的“源平合战”

南北朝時代(公元公元14世纪)

公元14世纪被称为日本的“南北朝时代”,“大觉寺统”的南朝和足利氏支持的“持明院统”同时存才,日本出现两个天皇并立的时代。

其背景是在后醍醐天皇的号召之下,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等武士消灭了镰仓幕府,在此之后后醍醐天皇想恢复天皇专制的制度,却引起了既得利益者武士阶层的不满,足利尊氏背叛了后醍醐天皇,并在京都拥立“持明院统”的天皇,并把后醍醐天皇赶到了南方的吉野(奈良县)这个地方。支持南北朝双方的武士的斗争在日本全国开始展开。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9)

吉野南朝的皇宫

室町時代(公元14世纪~公元16世纪)

这个时代的幕府设立在京都的“室町”,所以公元14世纪~公元16世纪被称为“室町時代”。足利尊氏为了对抗吉野的南朝,在京都拥立北朝设置了“室町幕府”。然后幕府逐渐蚕食朝廷的权力,朝廷在事实上失去了政治实权。在地方各个地方的“守护”的权力开始扩大,蚕食了朝廷在日本地方的统治机构,并且成长为独立性更高的“守护大名”,这种制度被称为“守护领国制”。

在足利义满时期,南北朝实现了统一,足利义满通过和明朝的贸易,得到了明朝“日本国王”的册封。虽然足利义满竭尽全力压制各地的“守护大名”,但是守护大名为了追求更强的独立性,幕府和“守护大名”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幕府-守护”的体制一种维持到了15世纪的中期,由于“应仁之乱”和“明应之变”的冲击,这个体制开始瓦解,并逐渐转移到战国时代。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10)

明朝皇帝朱棣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的印章

战国时代(15世纪后期~16世纪后期)

15世纪后期~16世纪后期被称为日本的“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守护大名”、“守护代理”、“地方豪族”经过战争逐渐成为了独立支配地方的“战国大名”,旧的支配体系渐渐崩坏,各地的“战国大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颁布各自的法令加强了对各自领地的支配,这种制度被称为“大名领国制”。这时候大名间的政治经济的矛盾,往往通过武力来解决。16世纪中期织田信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通过“乐市乐座令”等政策,加强了贸易的流通,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个时候日本开始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俗称“南蛮贸易”,火绳枪和基督教随着“南蛮贸易”传到日本,改变了此前日本的战争形态和宗教观念。“南蛮贸易”一直持续到了江户幕府的末期,给与日本政治经济非常大的影响。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11)

战国时代常用的火绳枪

安土桃山時代(织田信长和丰成秀吉的时代)

织田信长流放了“室町幕府”最后的将军足利义昭,并且取代了“室町幕府”建立了自己的“畿内政权”。虽然织田信长因为“本能寺之变”被迫自杀,他统一天下的事业被丰成秀吉所继承。

丰产秀吉继承了织田信长的“畿内政权”,并以此为基础统一了从东北到九州的一系列地区,完成了日本的统一。丰产秀吉为了排除旧的体系开始实行“刀狩令”和“太合检地”政策,并且实施了“兵农分离”,消灭了旧时代的“庄园公领制”等旧的支配制度。以大名和武士为中心的桃山文化开始繁荣。但是丰臣秀吉在对朝鲜出兵的过程中死去,因为继承者的问题,丰臣政权的力量明显减弱。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12)

实行“刀狩令”没收百姓的武器

江戸時代(1603年~1867年)

1603年到1867年,因为在江户(现东京)设置了江户幕府,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江户时代。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通过“关原合战”的胜利掌握了权利,并在1603年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启了江户幕府。在之后的“大坂之阵”(1614年~1615年)彻底消灭了丰臣家的势力。在17世纪中期颁布《武家诸法度》并且实行了“参勤交代”的侦测,削弱了朝廷和地方大名的势力加强了幕府的统治。然后开始限制基督教和加强了对贸易的管控,实现了社会的安定

关于日本历史的介绍(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的历史)(13)

为了削弱大名的实行“参勤交代”

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争的结束,日本各地开始开垦新的田地,耕地面积和人口都实现了翻倍增长。18世纪由于金银的流出,颁布了《海舶互市新例》,幕府开始再度加强集权和财政的改善,并在此之后陆续实行了“宽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但最后都没有成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了分化,随着贫富差的扩大,身份制度无法维持,再加上幕府末期的货币问题,江户幕府的“幕藩体制”出现动摇。

19世纪中期,国内的社会矛盾加上国外的各种压力,幕府从法国“兴业银行”处贷款,开始扩展军备。但是随着1853年的“黑船来航”和1854年的《日米和亲条约》的签订,日本的锁国政策最终瓦解。随后在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安政五国条约》,幕府的威信开始迅速降低的同时朝廷的威信开始增大。幕府最后想通过“大政奉还”来保存势力,但是随着和倒幕派(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的建立的明治新政府的战争(戊辰战争)的失败,江户幕府最终瓦解。

以上就是日本古代史的全貌了,你记住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