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河南方言(河南方言里的遗失)

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淡忘,唯一可能不变的就是时间本身,语言同样不例外,在普通话不断冲击下,许多方言词逐渐远被遗失了,这其中也包括“遗失”本身,河南话本身并不说“遗失”这个词汇,而是用一个很精炼的发音“máo”来表达,日事农耕的河南祖辈只是用其却不知其,野人爱好方言,同时也爱思考,于是冬雨绵绵,人来得闲时就琢磨了一下这个方言词的本字,本人也只是推测并无确凿的实据,只是拿出的我的观点与诸位供飨讨论。

既然其用法与用于表达“遗忘”,我就在汉典上查找一系列“亡系”字,最终还是认定“亡”有重大干系,诸君先不要喷,且听我娓娓道来。“亡”,学过语文的都知道表示“死亡”,貌似和“遗忘”没关系,这你就错了,“亡还是有其他用法的,“亡”是个会意字,在小篆里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表示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就是逃离,出走。例如《国语·晋语四》记载晋献公重耳逃跑写道“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这里“亡”就表示逃离。上边拆分字来分析“乚”表示隐蔽,看不到了,从这个意义上后来又引申出了“丢失”,《战国策·秦策五》记载“亡赵自危。”,这里很明显就是表示“丢失”,再后来又引申出“死亡”、“忘记”的意思,其实“忘”字就是在这个用法产生后的后造字,“亡”可通“忘”,这样来用多见于先秦,如《韩非子·说林下》里说“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综上很明显了“亡”是很久就用来表达“遗失”了。

说谎的河南方言(河南方言里的遗失)(1)

以上从用法上分析了一下“亡”,然后我们再从发音上来看一下“亡”,“亡”在汉典的上古音是拟“mang”,有人可能会说这发音差异很大啊,不仅声母不一样也韵母也不同,其实我要说的是你忽视了时间这个老骗子对你的迷惑,经历千年摧残后,语言自然要发生改变了,这里我们先从声母来讲一下,探讨一下“m”到“w”的变迁,“亡”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里是明母字里的,而所谓明母字其实就是韵书来关于一系列声母相同字的统称,今天“明”的声母是“m”,而“亡”怎么就变了?其实从“m”到“w”涉及到语言学上一个轻唇化,而且明母字发生轻唇化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都是明母哥口三等字,是由于声母在介音的影响发生的。再看韵母,“亡”是个阳声韵的字,而方言里的发音是个阴声韵,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阳转阴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高语发展史上并不罕见,而“亡”还有个用法,那就是可通“无”,这里是发“wu”,这个发音就相比较“mang”就接近的多了。

当然这种漏洞百出的论证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只是一个方言爱好者的个人推想。如果大家有什么感到迷惑的方言趣事,欢迎与野人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