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玉米 老家故事玉米飘香

家乡玉米 老家故事玉米飘香(1)

“天南海北孟津人讲述老家故事”系列篇,今日编发网友禅心的老家故事——《玉米飘香》。

“孟津发布”投稿:mengjinfabu@163.com

家乡玉米 老家故事玉米飘香(2)

玉米飘香

禅 心

每次见到卖玉米的都挪不动步子,鲜鲜嫩嫩、清清香香的玉米棒子勾着我的胃,牵着我的魂。

60后或者说70后以前的人大都经过缺吃少穿的日子,有人曾说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而我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了。应该是玉米面汤玉米面馍,离了玉米不活。

说实话,玉米面粗粗的沙沙的不好吃,母亲就变着法的做,把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在鏊子里烙成金黄金黄又酥又香的玉米面饼,或者蒸玉米面花卷馍,一层白一层黄翻卷着如盛开的花儿一般。晚上下地干活回来晚了,在玉米面团里放上盐和少量的油,然后用薄薄的一层白面饼包裹着煮成香香的窝窝头,玉米面汤煮红薯又香又甜,玉米糁糊涂面条配上葱姜蒜,原汁原味的食材的纯香……经妈妈的巧手精心细作,又粗又沙的玉米都变成绝品的美食。

真是天天离不开玉米,顿顿都是妈妈的味道。

可能是孩子爱玩的天性,印象最深刻的是生产队分玉米。玉米棒子堆放在打麦场上,像小山一样,真多啊!人也真多啊,大人们三三两两在交谈着,笑骂着,孩子们则在玉米堆上跑来跑去的疯玩,脚下的玉米穗一骨碌就摔个仰八叉,惹得大家开心大笑,爬起来揉揉屁股继续玩。

生产队分玉米棒子一般都是晚上,我们生产队分成了五个小组,下午组长就开始抓阄,然后按先后顺序分,如果抓到一号,全组的人都很开心,早早的分好了就可以回家休息了,要是抓到了五号,估计都要到后半夜才能排到。

也就十月初的天气,那时候好像很冷,晚上好多人都是穿着土布棉袄,条件好点的穿个军绿大衣,或者蓝色的半截大衣。

玉米是按家庭人口多少分的,人们依次先把空架子车在磅上称好,然后装上玉米,会计会算好每家应分的重量,再上磅称好后就可以拉回自己家啦。

每次分玉米我是肯定要跟着的,哪怕是最晚的五号我也要跟着,就是为了好玩。去的时候我坐在架子车上,哥哥拉着我,等回来的时候我就在前面打着手电照路,哥哥拉着车,姐姐在后面推着,一路走一路说笑着回家。

后来包产到户了,我开始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那几年流行套种,大概五一前后吧,就开始在麦地套种玉米,母亲用旧衣服做个布袋子,里面装上玉米种子挂到脖子上,右手拿着点窝器,就是一个空心铁管,长短一米左右吧,一头像锥子样,尖尖的,能扎到土地里,每隔一尺左右就扎个小坑,左手就从袋子里摸出三四粒玉米种子放到管子里,玉米种子就顺着管子掉进了小坑里。我和母亲一人一行并排往前,一边种玉米一边商量着回家做啥饭吃。

等玉米苗长到一尺来高的时候就开始剔苗,把弱苗小苗踢除,留下粗壮的好苗,有的两棵一般大小而且都很壮实的,实在舍不得剔除,母亲就让都留下,施肥的时候就在这里多放点化肥。

这时候也开始锄地了,除掉杂草,同时把地锄松散,到半人高的时候锄第二遍,也开始施肥,母亲在每棵苗附近锄个坑,我给坑里放一勺化肥,再把坑盖上。常常被化肥呛的眼泪直流。

到玉米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如果雨水好,地里杂草就又长出来了,这时候就不能锄了,只能薅草,这个季节通常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玉米地密不透风,又闷又热,玉米叶子又宽又大沙沙剌剌的,把脸上胳膊上划出好多渗着血的红印子,汗水流到上面特别疼。有时候隔壁地里的嫂子也在,就一边薅草一边说些她家里婆媳妯娌之间的趣事,我和姐姐听着新奇又好笑。

掰玉米棒子没我啥事,我力气小,掰不动,等玉米拉倒家里,我就开始忙活了。

早上天刚亮,母亲做好滑溜溜软绵绵的疙瘩汤,烙好香喷喷的油馍,疙瘩汤里还臥了个荷包蛋,专门给爷爷烙的纯白面的千层饼也会给我掰下一小块,然后把我从热烘烘的被窝里哄骗出来,我吃饱喝足了,就搬个小凳子,上面垫个旧棉袄,开始剥玉蜀黍裤,就是玉米穗外面包裹了好多层苞叶,像穿了一层一层的的衣服,要把这衣服一层一层脱掉,但不能脱完,把外面的又厚又硬的脱掉,最里面又软又细的留五六片。我剥的还挺快的,不一会,面前的玉米堆就显出一个大凹,身后是一溜剥好的玉米穗,一大堆蓬松的苞叶。

这时候也有些累了,也有些烦了,毕竟还是孩子,也是很贪玩的,就把玉蜀黍裤一片一片都撕成像韭菜叶宽窄的细条条当毽子踢。玩够了就开始把剥好的玉米按大小分开,然后像编小辫那样编到一起。要不就拿个小铲子在院子的空地上挖坑,这个坑是有用的,直径大约十厘米左右,一直挖到我的手臂那么长,在坑里埋上木柱子,绑上横杆搭好架子,就可以往上挂辫好的玉米了。

那时候各家各户都是这样把玉米挂起来,有的挂在房檐下,有的挂在平房顶上,有的就像我们家这样挂在自己搭建的架子上。村子里到处都是黄澄澄的玉米串串,有的玉米架子特别有气势,远远看去如几根金色的大圆柱直冲云霄,有的如金色瀑布一泻而下,很是壮观,好看还特别喜庆。

冬天的时候。玉米就完全干透了,吃过晚饭,就摘下一箥箩的玉米,母亲、姐姐和我围坐在一起剥玉米粒,母亲先用锥子把玉米穗穿透几行,留下的我和姐姐再用手剥掉。

昏黄的煤油灯下,剥玉米的哗哗声和我们母女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点亮并温暖了漫漫冬日寒夜。

笔尖所到之处,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展现,鲜活而生动,奇怪的是如此艰辛的岁月居然没有一丝丝苦与累的感觉,满满的都是温馨与甜蜜。

忽然明白,小小的的玉米穗里藏着对童年的怀念,对亲情的眷恋,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深远绵长……

吃的是玉米,咀嚼的是回忆,咽下的是亲情、是温暖、是不舍、是牵挂、是想念……

玉米熟了,悠悠馨香在鼻尖萦绕,在心间弥漫,一直飘啊飘啊飘到那遥远的却恍若昨日时光里,岁月也有了淡淡的香味……

家乡玉米 老家故事玉米飘香(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