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

中华文明一向博大精深,古人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书记典藏供后人学习。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蕴含了像《易经》、《阴符经》、《鲁班书》和《推背图》等阐释自然变化、时间变迁的奇书,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部叫《化书》的奇书,这部书既有像《易经》里讲求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演变理论,又继承了老子与庄子的道法自然思想。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1)

《化书》共六卷,分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和俭化。道者,虚实有无,变化多端,为天地万物之母;术者,五行幻化之术;德者,世事变化之规律仁者,仁者,为人处世之本;食者,人之物质之基;俭者,人之立世之基。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2)

世间万物本为虚者,即太虚也。从人的角度出发,则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化化无间,如环之无穷,而皆出于道,以虚无为体。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3)


《化书》讲人之变化,亦讲天地之变化。而这一切变化有一种先天规律可循。冬去春来的规律就是一种常见的变化,它来源于地球的公转;而地球围着太阳转又是一种规律变化,它来源于天体的规律运动,而这些规律又来源于一个东西,《化书》将其归于道。而到底来自何处呢?它源于意识,是谁的意识我们不必去管。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你觉得天体是怎样运动那在你的世界里它就是那样运动,所以你的意识就是你的道源。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4)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世界,甚至里面包含世界万物,致使你的意识没有达到去开拓万物的能量。对,就是能量,是构成万物、构成你、我、他的能量。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能量意识修炼到虚无的境界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像孙悟空那样有七十二变,想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因为意识可以改变分子的运动状态,能量可以相互传递。有情的人和动物可以变成无情的石头花草,草木也会变为人和动物。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5)

  • 道化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么,道是万物也是虚无,虚实相通,是谓大同。人为道,生则有灵魂与意识之分离,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是谓神化之道也。天地为道,化生阴阳,阴阳相化而生万物,万物皆有规律,所谓道法自然。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6)

  • 术化

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皆受之于气,故而有气沉丹田,以为人术;气运天地,以为术化。我国古代就有术士,他们可以利用五行八卦来进行各种类似于法术的技能,只是后来在宋元以后就失传了。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7)

  • 德化

德化主要在于讲人之变化,人体有五行,于是乎变之为身体面容,我们的容貌会改变,就好像贤德之人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一样。而那些德不配位的人,就算出身富贵最后也会失去所有。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德者就是道的运化规律的一种体现,天地有德行,才能运行日月幻化万物;人有了德行才能成就自我创造美好生活。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8)

  • 仁化

旷然武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仁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可以改变我们每个人自身散发的磁场,这种磁场可以帮助我们吸引好的事物来到我们身边,更可以让自己更加强大,所谓仁者无敌。先人为我们总结的“仁义礼智信”,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实则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仁化思想,仁者无我,何为无我,我即天地、我即万物。当然,真正把仁义礼智信应用好了,那你就是圣人了。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9)

  • 食化民以食为天,一方面说食物对于人很重要,但更想表达的是说吃饭的方式很重要。食物进入人体转化成能量,吃好了就可以获得好的能量。这种吃好不是说吃好的,而是吃得健康养生。是知君无食必不仁,臣无食必不义,民无食必不知,万类无食必不信。是以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吃了食物我们才能发育长大,这在生物学里是简单的学问,但其实是一种食物的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内细胞转化的自然变化。老祖宗说你吃的每一顿饭都能影响你的将来,别不信。总之,吃是一种神圣的行为,一定要重视。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10)

  • 俭化

关于化,我只用三句话来描述其义:俭以养德,更能运行无常。奢者好动;俭者好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11)

《化书》之义,简单点说就是事物可以由此变彼,说明万物彼此相同通。古人云化书者,观化也。凡自有而忽无,自无而忽有,皆化也。以我推物,以物推物物,以物物推天地,皆自有无之际得之,于人在理天下之道,于万物在顺应天规道法也。

灵枢经小楷(化书一部阐述天)(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