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识图方法(钢筋平法要点总结)

24、钢筋平法算量剪力墙知识点:1)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钢筋平法识图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钢筋平法识图方法(钢筋平法要点总结)

钢筋平法识图方法

24、钢筋平法算量剪力墙知识点:

1)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1)列表法:平面图(标注编号及定位尺寸) 墙身表 墙梁表 墙柱表

(2)截面法:剪力墙的所有信息直接注写在平面图上

2)剪力墙柱中约束边缘构件主要用于一、二级抗震设计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在抗震设计中一般会在楼层表中注明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所在的部位及其高度)

3)墙拉筋梅花布置中竖向布置从最外侧一排布置,横向布置从下方第二排开始布置(梅花布置的钢筋量要小于双向布置所用的钢筋量)

4)剪力墙洞口两侧一般为暗柱,而不是剪力墙,所以一般不存在在剪力墙上开洞的情况

5)剪力墙插筋在基础中的构造(竖向钢筋直接伸入基础底部):

(1)当基础高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剪力墙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6d

(2)当基础高度小于等于锚固长度时,剪力墙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15d

(3)当砼保护层厚度小于等于5d时,不管基础高度多高,基础插筋均伸至基础底部弯折15d,并增加锚固区水平筋

6)剪力墙水平筋端部构造:

(1)端部为暗柱:内外侧钢筋均伸至柱外侧钢筋内侧弯折10d

(2)端部为端柱:直锚或伸至柱外侧钢筋内侧弯折15d

(3)端部为转角暗柱:外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锚固长度,内侧钢筋伸至对边弯折15d

(4)端部无柱:做法同端部为暗柱

7)剪力墙竖向钢筋伸出上层(楼板顶面或基础顶面)长度:搭接:1.2lae;焊接或机械连接:500

8)剪力墙竖向钢筋在顶部不管是内墙或外墙均伸至板顶弯折12d

9)约束边缘构造与构造边缘构造相比只是影响拉筋的根数,剪力墙拉筋勾住水平筋与竖向筋的交叉点

10)暗柱、端柱构造:

(1)暗柱纵筋同剪力墙,只是直径比较大,连接方式为机械连接

(2)端柱构造同框架柱

11)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上层(楼板顶面或基础顶面)长度:搭接:Lle;焊接或机械连接:500

12)剪力墙连梁纵筋在支座内构造:直锚:max(lae,600);弯锚:伸至支座对边弯折15d

13)剪力墙连梁箍筋构造:

(1)顶层:在连梁纵筋范围内布置

(2)中间层:在连梁净长范围内布置

(2)注意软件中自动判断是否是顶层连梁的设置

14)当剪力墙中框架梁平行支撑于墙肢时,做法同连梁构造

15)剪力墙水平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为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约束边缘构件替代约束边缘构件外边封闭箍筋,并间隔布置(P76)

25、钢筋平法算量梁知识点:

1)梁构件钢筋计算思路:区分构件(框架梁、非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等)--区分构件内钢筋(上部贯通筋、下部筋、支座负筋、侧面筋、箍筋等)--区分钢筋所在的部位(端支座、中间支座、悬挑部位)

2)基础内的构件外伸就叫外伸构造(如基础梁外伸、筏板外伸等),地上主体构件的外伸称为悬挑(如悬挑梁、悬挑板等)

3)梁上部贯通筋构造:

(1)直锚:max(lae,0.5hc 5d)

(2)弯锚:hc-保护层 15d(当弯锚直段长度小于0.4lae的情况一般是梁以垂直的剪力墙为支座,当出现此类情况下一般会在设计上采取加强措施)

(3)加锚头

4)当梁上部贯通筋与非贯通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n/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n/3范围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5)框架梁箍筋构造:

(1)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max(2hb,500),二—四级抗震:max(1.5hb,500)

(2)起步距离:距支座边50

(3)与支座斜交时从最远交接处起步50

(4)框架梁一端支撑在另一段框架梁上时,该支撑端不加密

6)框架梁侧面筋:

(1)构造钢筋:搭接与锚固长度均为15d

(2)受扭钢筋:搭接长度为lle,锚固长度为lae,锚固方式同梁下部纵筋

7)附加箍筋与吊筋:

(1)附加箍筋:另外附加的钢筋,目的是减少次梁对主梁的削弱作用(附加箍筋范围内梁正常箍筋或加密区箍筋照设)

(2)附加吊筋:底平段 2*斜段 2*上部水平段(当梁高度大于800时,弯起角度为60,小于800时,弯起角度为45)

(3)附加箍筋与吊筋都布置在主梁上

8)框支梁支座负筋一般采用贯通小跨的原则(即两边支座的延伸长度都较长时,有重叠,可以将支座负筋贯通布置)

9)支座负筋在支座处的延伸长度:在端支座处为本跨净长,在中间支座处为相邻两跨较长跨的净长

10)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下部纵筋截断位置为距支座0.1Ln(Ln为本跨净长),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长度为0.8Ln

11)悬挑梁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出至梁端并向下弯折,第二排伸出至0.75L(L为悬挑净长)向下弯折。

26、钢筋平法算量现浇板知识点:

1)现浇板平面注写方式:

(1)集中标注:按板块标注(编号、板厚、贯通纵筋)

(2)原位标注:按支座标注(支座负筋)

2)现浇板的钢筋骨架:

(1)板底钢筋网 四周支座负筋

(2)双层双向钢筋网

(3)板底钢筋网 四周支座负筋 中间顶部温度筋

3)现浇板相关构造包括:纵筋加强带、后浇带、柱帽、局部升降板、板加腋、板开洞、板翻边、角部加强筋、悬挑板阳角放射筋、抗冲切箍筋、抗冲切弯起筋

4)板底钢筋构造:

(1)端支座:max(b/2,5d)

(2)中间支座同端支座

(3)悬挑板:锚固max(12d,b/2)

(4)遇洞口:弯折至板顶

(5)折板:锚固la

(6)起步距离为距支座s/2(s为底筋间距)

5)板顶钢筋构造:

(1)端支座:伸至支座对边弯折15d

(2)悬挑板:同端支座

(3)遇洞口:弯折至板底

(4)折板:锚固la

(5)起步距离为距支座边s/2(s为面筋间距)

6)支座负筋构造:

(1)伸至对边弯折15d

(2)中间支座:平直段长度 两端弯折长度

(3)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

(4)起步距离为s/2

(5)分布筋与另向分布筋搭接长度为150

(6)分布筋起步距离为距支座边s/2(s为分布筋间距)

7)抗裂构造筋(即负筋内分布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150,抗裂温度筋(板顶中间分布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Ll

8)支座负筋与板顶贯通筋可以相互替代对方的分布筋(板顶有贯通筋的情况下,附加负筋下无分布筋)

9)支座负筋、跨板受力筋伸出长度的起始边线以图纸规定为准。

27、钢筋平法算量楼梯知识点:

1)楼梯的类型:

(1)由梯段、梯梁、梯柱、休息平台板组成(AT--ET)

(2)由梯段自带休息平台板组成(FT--HT)

2)BT—ET中的低端平板、高端平板、中位平板与休息平台板分属于不同构件,有了低端平板、高端平板、中位平板照样布置休息平台板(其形式其实是把梯段了两部分)

3)楼梯平面注写方式:

(1)集中标注:梯板的类型与代号、梯板厚度、踏步段总高度与踏步级数、踏板上部纵筋、下部纵筋、梯板分布筋

(2)楼梯外围标注:楼梯间平面尺寸、楼梯结构标高、层间结构标高、楼梯上下方向、梯板的平面几何尺寸、平台板配筋、梯梁及梯柱配筋等

4)楼梯板配筋配筋=现浇板配筋 折板配筋

5)楼梯板底部纵筋长度=ln*k(k=(踏步高的平方 踏步宽的平法)开根号除以踏步宽),ln为踏步板净长

6)楼梯踏步板钢筋的组成:底部纵筋、底部纵筋分布筋、上部纵筋、上部纵筋分布筋、下部纵筋、下部纵筋分布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