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关的成语(趣谈成语学科学)

唐朝诗人许浑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时值太阳西沉,只见远处乌云渐现,凉风阵阵袭来,于是即兴作下《咸阳城东楼》一诗:"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科学有关的成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科学有关的成语(趣谈成语学科学)

科学有关的成语

唐朝诗人许浑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时值太阳西沉,只见远处乌云渐现,凉风阵阵袭来,于是即兴作下《咸阳城东楼》一诗:"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流。"

话说诗人当时正高处凭栏送目,只见艳红夕阳渐渐日薄西山。没多久,暮色中远处云生,一会儿挨近了西边高阁。正值此刻,一阵凉风紧接着吹过城头,城楼上顿时一片萧杀凛然。诗人凭借自己的生活练达,知道这风正是雨来之先兆,风既起,雨势当然迫在眉睫。一时诗兴大作,心目中即刻捕捉到一种别有意蕴的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景象。

风的生成与运动

当太阳的辐射能量,不远万里穿越了地球的大气层,相当数量的能量被大气层所吸收,但部分的多余能量,却使地球上部分区域的表面受到了不均匀加热,地表温度随即升高了。这时,地表上空的空气由于加热膨胀变轻而上升,其中部分转化成为空气动能,这些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就会沿着水平方向开始运动,也就成了风。所以讲,风是地球上空气呈现出水平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然,某些区域集结的水蒸气(云)由于温度的原因凝结成了水,带来体积缩小,也会使得周边的水蒸气赶来凑热闹,补充腾空了的空间,同样也形成了风。

地球上各种类型的风,作为空气的水平流动,不仅与水源地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海洋、地形等等的影响。甚至连山隘和海峡也会改变气流的运动方向,使风速增大。而风与那些丘陵、山地的摩擦,则会使风速大大降低。在这些条件的干涉下,必然带来风向和风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分布上的改变。所以,风和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十分错综复杂的联系。

以陆地与海洋为例:海洋与陆地对空气流动的影响就有着较大的差异,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要来得热,风就从海洋吹向了大陆。冬季则相反,大陆的气温比海洋要冷,气压比海洋要高,风就从大陆吹向了海洋,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这时,由于白天陆地与海洋存在着温度差,低层风就从海洋吹向大陆,这就是海风。反过来,冬季夜间的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了海洋,被称作陆风。

夏天,由于陆地地面上的温度较高,导致了空气和水蒸气膨胀上升,海上相对密度大的空气、水蒸气就会过来补充,来到地面上的空间中。当海面温度低,空气由于收缩,陆地地面温度较高时膨胀带来的上升空气、水蒸气,就会过去补充海上的空间。

冬天,海面上温度高,海上的空气就膨胀上升,陆地地面温度低时的空气由于相对密度大,就沿着地面去补充海面的空间。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通过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逐渐冷却后变重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其再次上升,这样的空气流动同样也形成了风。

气象学中,风作为空气的水平运动,它包括了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风向倒不说自明,但风速则有大有小,该怎样直观地评估风的威力呢?风的速度一般可以通过风对地面(或海面)某些物体所产生的一定影响力,来说明风力的等级强度。

这就有了英国人蒲福1805年,根据风对陆地上不同物体形成的不同状况,设计制定了风力的等级表:

风级

风的名称

风速 m/s

陆地上的状况

0

无 风

0-0.2

静,烟直上

1

软 风

0.3-1.5

烟能表示风向,风向标不能转动。

2

轻 风

1.6-3.3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3

微 风

3.4-5.4

树叶及树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

4

和 风

5.5-7.9

能吹起地面灰尘、纸张和地上的树叶,树的小枝微动。

5

劲 风

8.0-10.7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6

强 风

10.8-13.8

大树枝摆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7

疾 风

13.9-17.1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8

大 风

17.2-20.7

微小树枝折毁,人向前感觉阻力很大。

9

烈 风

20.8-24.4

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

10

狂 风

24.5-28.4

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建筑物损坏严重。

11

暴 风

28.5-32.6

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

12

颶 风

32.7-36.9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注:表中所列风速,指的是平地上离地表10米处的风速值。

难以察觉到的气流

但是,对于飞机和其它航空器来讲,除了风这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外,还存在有一种空气的垂直运动,即所谓的上升或下降气流。这些为人们所难以察觉到的空气运动,同样也会对不同类型的各种航空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飞机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它的原理就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气流的压强差。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一定速度下,流经机翼上下的空气,由于下面空气流过的速度较慢,带来压强较大,而上方所流过的空气速度较快,压强要小了好多,这样就把飞机高高地悬浮在蓝天之中,这就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伯努利原理。这时,要是出现强气流,就有可能会造成干扰或破坏掉这种压强差现象。

飞机翱翔的伯努利原理

作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这些气流是再也正常不过的,因为大气对流运动有着它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晴天,当飞机在一定空域遇上上升或下降气流,会出现颠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出现快速的上升或俯冲,不过现代民航对颠簸的承受能力还是较强的。

所以,一旦遇到强大的升降气流,就会造成飞机陡然上升,或者突然下降,机内乘客由于惯性,往往承受着很大的加速度,这时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就会脱离座椅撞上机舱顶部或抛到飞机地板上。一般民航飞机在巡航期间,乘客最容易疏忽系上安全带,巡航时一旦遭遇强气流就容易发生危险。总之,强气流对飞机而言是有害的,特别是那些毫无规律可循的强气流,更是充满着危险。安全带只有在这时,才能体现出它的存在价值,你说呢?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