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

昨天讲崇祯,写到最后,我都想替他祖宗抽他两个大耳帖子,17年皇上干得太没溜了,算了,今儿换一个,不过咱们还是继续跳跃,讲一个文艺范的皇帝,写得一手好字,而且画功精湛,还特别喜欢画小动物,作诗也做得不错,书画造诣不亚于宋徽宗,但是他却不像赵佶那样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河山,喜欢斗蛐蛐,还以自己的年号,带火了一批古董,我想我说到这里,大伙已经猜到我今天要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个皇帝,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1)

说起朱瞻基,那绝对是大明王朝众位皇帝当中重要的一位,不仅自己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且还和他爹开创了“仁宣之治”,但要是说起他的出生,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明宣宗朱瞻基,号长春真人,当然他这个长春真人和丘处机没有关系,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也就是1399年3月16日,生于燕王府,话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爷爷,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这是个大大的吉兆,就在这时有人报告,说他的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莫非梦中的情景正映在自己这个孙子的身上,于是他赶忙跑去看,只见朱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乐的一拍大腿,“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朱瞻基幼年聪颖,深得朱棣喜爱。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就被册立为皇太孙,还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在洪熙元年,就是1425年即位,之后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教导宦官读书参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他爹明仁宗合称“仁宣之治”。

就像我之前说的,朱瞻基还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被称为“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就是那个倒霉蛋宋徽宗)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2)

朱瞻基经历过完整的帝王教育,青年继位,懂得为君之道,更明白为君的规则,所以,他成了著名的太平天子,守成之君,要说他,咱就先看看先看看他登基时大明的状况。

先说有利的,该折腾的,前面他爷爷朱棣已经折腾完了,大兴土木,大举用兵,都由朱棣一手完成,他接手的是一个内无耗大工程,外无致命边患的帝国;但不利的是,也是由于他爷爷朱棣实在过于威猛,谁敢不服就打谁,甚至有时候还没事找事,主动去找别人的麻烦,这一来二去的,威风倒是很威风,但同时也给百姓们增加了很多负担,到朱瞻基上位,国家已经是超负荷,而且自己身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二叔在随时准备夺位,藩王问题又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能难倒我们的“好圣孙”?Naive!

咱一个一个说,先说民生问题,其实他爹朱高炽已经初步扭转了国家的方向,给了他一个好的开端,只可惜就是身体不好,走的有点儿早!接下来朱瞻基接手,其实就是大伙儿上学时候都背过的,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了。不过在他这10年里,的确是不折腾,也不给百姓加负担,给大明王朝一个喘息的机会。

“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是朱瞻基的真实写照,话说一次咱们的好圣孙在外出巡,忽然见到一个老农在一边耕作,于是立即下马,自己也拿起农具犁起地来,片刻只见,便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朕小试农具,已是筋骨劳疲,农民常年耕作,其苦若何!”自此减轻赋税,勤政为民。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想要老百姓吃得饱,就必须先修水利工程。朱瞻基在位期间,修复了泾阳洪渠堰、都江堰,修建了济南运河、眉州新津通济堰,并疏通了太湖入海水道,解除了苏淞地区的水患。这样一来,这粮食产量那还不是逐年增加,使得全国各地的储粮都极为充裕,百姓生活再不必为肚子发愁。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3)

其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对于打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作为未来接班人培养的朱瞻基来说,他比谁都明白。

接着就是平藩王,你可别以为朱瞻基看起来乐乐呵呵,就认为他好欺负,真要是翻了脸,那也是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主儿。

其实要说这藩王的问题,也得赖他爷爷,这祸根就是朱棣埋的,想当初靖难之役,朱棣在浦子口被击败,朱高煦及时带军赶来,扭转了败局,朱棣拍着他的背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

就“世子多疾”这句颇为玄妙的话,一下子点燃了朱高煦内心隐藏的那个小火苗,他忽然意识到,原来我也是有机会当皇帝的!可这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被一桶凉水给浇灭了,你说朱棣也是,没事儿闲的,你净说那些个不咸不淡的话干嘛?

所以朱高煦觉得,以自己的功劳,仅仅成为一个藩王是不应该滴。所以,哪怕他看到自己大侄子当上皇帝后,依然没有放弃搞事情的作死行为,可是好圣孙能惯着你?接下来就让你看看我高超的平藩手段,御驾亲征!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4)

他跟他那个脑袋缺筋少弦的二百五的儿子朱祁镇可不一样,他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而且没打之前就先动摇对方军心,“如今我大军压境,你必败无疑,投降吧,我依旧待你如初。”

可是朱高煦想以他老爹为榜样,把自己这大侄子赶下去,让我投降,没门!

好!第二波,让朕的王师朝着城内发射神机铳箭!

万箭齐发,明宣宗一看效果很满意,赶忙让人阻止攻城,继续不断地往城内射劝降书,表示只要放下武器,你们还是我大明的子民。咱换个角度想,你在城里让人按着揍,外面一个劲儿喊,“出来吧,咱都一拨的”,你咋选?所以朱高煦不出意料地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

接着就是赵王朱高燧,当时底下人建议,“不行,那小子咱得收拾他!”

朱瞻基看起来很为难,“那是我叔叔,我不能那样,但是你们也是为我好,这样吧,我把你们的意见让我叔叔看看!”

于是就让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将这些意见整理整理,给自己叔叔,赵王朱高燧送去了,朱高燧一看,我还琢磨什么啊,这一帮人憋着炖了我了,得!拉倒吧!立马上书给自己的大侄子,表示效忠,并主动提出,我看我手底下这些护卫、官校都没啥用了,大侄子,你还是收回去吧。

于是乎,朱瞻基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两个叔叔手里拿回了军权。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5)

之前我曾说过,明朝皇帝欢乐多,有想成仙的,有当木匠的,朱瞻基也不例外,爱玩蛐蛐儿,人称“蟋蟀皇帝”。

那时有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就叫“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促织就是蛐蛐儿,但是令狐个人觉得,他并没有因为这个爱好而荒废政务,那个时代又没有手机,也不能上网,皇上玩个蛐蛐,这屁大点事算啥,而且朱瞻基可以称得上是有道明君,让人如其名的旷世奇才,文贞公杨世奇带头,担任内阁首辅,同深入虎穴,智勇双全的文敏公杨荣和肚量大到能撑船的文定公杨溥,并称“内阁三杨”,包括于谦,况钟,周忱,李贤,也都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另外插个题外话,宣德有时也挺没溜儿,有一次一个大臣去见朱瞻基,突然一只猛虎向他扑来,吓得他拔腿就跑,连呼救命,终于朱瞻基出现了,笑着说,就是和他开开玩笑而已,这只老虎是拔掉了牙齿,磨掉了利爪,不会伤人的。

朱元璋大明王朝搞笑段子 宣德文武双全爱搞笑的一代明君(6)

能文能武,为人风趣幽默,是个非常有魅力的皇帝,这样一个性格过分活泼的皇帝,估计那时候的大臣也闹心,不过幸好宣德很有职业操守的,玩得不算过分,所以大臣们应该是欣慰多于头疼吧,只可惜,天不假年,倘若多活30年,大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如果非要让我说他有什么黑点,有一个,那就是生了个败家子,朱祁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