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兴平以五个振兴)

定西市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兴平以五个振兴)(1)

本报讯(记者 符备战 通讯员 轩磊)今年以来,兴平市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支撑点,聚焦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抓产业助增收,鼓起乡村振兴底气。扎实推进绿色高效“吨粮田”粮食保安等“六大工程”,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管理,收获小麦31.12万亩,总产10.65万吨,亩均单产达342公斤,较去年增加3.32%,夏粮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积极发展订单化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培育尚农种植合作社等粮食新型主体30多家,带动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与辖区内益海嘉里、陕西西瑞等大型粮企签订订单小麦10万亩。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建优建强兴渭产业园、草莓小镇、汤坊产业振兴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提升5万亩设施蔬菜和2.5万亩“万元果”质效,店张办西坡村水蜜桃、庄头镇蔡西村西瓜、丰仪镇水寨村葡萄等特色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25元,居于咸阳市第一位。

抓人才优服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着眼人才队伍建设,高标准打造“智汇槐里”人才库,设置专业技术、高技能、科技等10个专业信息库,累计审核入库161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56.28%。着眼人才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人才下基层智汇促振兴”主题活动,选派农业、教育、卫生和科技4个行业的122名优秀人才,成立22个专家服务团,深入53个服务基地,累计帮助基层破解生产技术难题65项,帮带培养急缺人才100余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3项。

抓文化赋新能,厚植乡村振兴沃土。进一步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202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图两馆总分馆制完成13个分馆、95个服务点。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模范典型评选表彰等活动,上半年评选“最美兴平人”53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全面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步伐,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全覆盖。加快文化与旅游等融合发展,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12%,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家。

抓生态促宜居,扮靓乡村振兴颜值。以农村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工作为契机,聚焦“三堆六乱”等环境卫生短板,以集中整治促常态化管理,推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120余万元,清理整治柴草堆、乱搭乱建等3.2万余处,垃圾约3.45万吨。高规格组织乡村振兴现场观摩讲评推进会,拿出2000万元分批次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3个,新建农村生态防洪排涝型涝池8座。创建示范街39条、净美庭院980户、微景观60处,无害化改厕2000座,“多村联创”建设美丽乡村6个,荣获“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省“五美庭院”示范户1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颜”增“质”。

抓组织强保障,筑牢乡村振兴堡垒。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实施“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工程为契机,夯实“市镇村”三级创建责任,扎实开展驻村干部“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修订完善《兴平市乡村振兴驻村干部管理十条规定》,建立“三清单一台账”,推动驻村干部持续改进作风。全面完成2021年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2022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重点村集中排查,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重点村2个。创新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视联网全面建成,“1334”工作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朱良模式”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