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面试教案古诗(小学语文教资面试登鹳雀楼教案)

小学语文面试教案古诗(小学语文教资面试登鹳雀楼教案)(1)

课程题目: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古诗。

以读促悟,理解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古诗背诵、理解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新课教授

  1. 教师范读古诗,理解诗题及重点词语
  2. 分小组自由读诗,教师巡回指导正音
  3.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
  4. 小组讨论,理解体会最后一句诗的含义

三、巩固提高,尝试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并结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面试教案古诗(小学语文教资面试登鹳雀楼教案)(2)

【逐字稿】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同学们,老师先考考大家,谁还能记得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哪些诗歌呢?好,夏红同学,嗯,有《静夜思》、《小池》、《池上》看来同学们学习得都很扎实。大家为什么喜欢学习古诗呢?是呀,那些故去的文学家们用自己极其简短的语言给我们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那作者在这首古诗里又给大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登鹳雀楼》。

老师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大家注意听,然后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登鹳雀楼……)好,让老师看看你们圈出来的生字!嗯,老师看到大家都做好标记了,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大家看PPT!

跟老师一起读:楼,楼,依,依,楼,高楼,依,依靠。大家看题目:登鹳雀楼,登就是登上,鹳雀楼是黄河边上 的一个建筑,叫鹳雀楼。那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哦,就是登上鹳雀楼,说得很准确,那这首诗就是说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所想,那诗人又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古诗,看看内容吧!

请大家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字音!一小组声音很洪亮,继续加油!二小组同学注意朗读古诗的时候要有节奏!

大家读完了,那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到底看到了什么呢?大家请看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是什么意思呢?张三同学,哦,白日就是太阳的意思。依呢?我们刚刚学习生字的时候组了个词叫“依靠”,那这里的“依”是什么意思呢?李四同学,哦,李四同学是沿着,靠着,依傍,嗯,李四同学预习得很好,那尽呢?哦,这里的尽是消失的意思。那连起来这前半句说了什么呢?王五同学,哦,诗人看见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哦,那诗人是什么时间登上的鹳雀楼呀?对,是傍晚,诗人看到了日落。

那后半句黄河入海流,哪位同学能像老师一样给大家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好,张三同学,嗯,张三同学说,这句话是说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大家说对不对呀?好,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在一个傍晚时分,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在高高的鹳雀楼上,诗人看见太阳缓缓地落在了山那头,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后两句,这里的欲是什么意思呢?哦,就是想,那千里目呢?就是看到更远,那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小李同学, 哦,小李同学说,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看见夕阳西下,黄河奔流入海,自己就想,怎么才能看见更远的地方呢?那要再上的更高一些!

那同学们从诗人王之涣的诗句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先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

哦,一小组同学最先举手了,我们请一小组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一小组同学说要想看得更高就要再爬一层楼,是说自己如果想获得更好的东西就要更加努力,因为爬楼很累,说得非常好,还有吗?二小组同学,哦,二小组说了,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更高的视角看到的景色更美!

看来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我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谁能尝试背诵一下古诗呢?好,张三同学,嗯,张三同学背得很流利!我们给张三同学鼓鼓掌!

剩下没有背会的同学请课后背会,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作业。

好,同学们,下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