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

前 文

说起拿破仑,大凡对军史有所涉猎的朋友大多不会陌生,这个科西嘉的矮个子在19世纪叱咤风云,以至于后世西方军界评价某某杰出将帅总会冠以“就跟拿破仑一样”。甚至于饱受欧洲鄙夷的苏联,也把他们的著名军事统帅-图哈切夫斯基冠以红色拿破仑来加以赞誉。可见拿破仑这称谓对于军人来说确实是种殊荣。

然而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也就在19世纪拿破仑叱咤欧洲之余,其实在当时的南非也有个拿破仑式的英雄人物,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他的故事。

正文

他的名字,叫夏卡(也有翻译为恰卡)。

就像大多数的故事一样,英雄的开头往往都不那么走运,夏卡的原名其实叫itshati,意即“肚里的虫子”,简言之是一个非常不受人待见甚至被极端歧视的小人物。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容我们后面来说。

只是当时谁也未曾想到的是,这个名字却在后来的非洲会如此有名,以至于比起同一时期叱咤欧陆的拿破仑波拿巴来说都毫不逊色。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

时代背景

19世纪初的非洲并不像欧美那样拥有蓬勃的工业文明,甚至于也不像同时期东方农业帝国那样,徘徊在古老而光荣的回忆中。

对于当时非洲的南部大陆来说,尽管邻近沿海的当地部落早就已经接触过了大海之外的其他文明,但在南非中部也就是现代意义上普遍认为的祖鲁起源地,在那里,人们的生活与原始部落其实并无本质区别。每个部落的人们每天所要关心的,主要是他们的牛羊是否长了肥膘、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食料。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牛羊肉和高粱才是真正的生活,而从遥远地方传过来的“吃水里的鱼”,那实在是太奇怪了。当地人们往往也没有固定的居所,他们的生活必须根据牛羊的情况而随时迁徙,因而对于“住在石头和山顶上”,在他们看来同样是难以理解的。

偶尔,游走四方的冒险家们也会带来一些遥远地方传来的精美饰品,但其中只有玻璃珠子最受人们喜爱。一定程度上,在一个当地部落的婚姻中,玻璃珠子是新郎彩礼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夏卡刚刚出生那会的政治格局。在当时,所谓“祖鲁”一词并不像“华夏”拥有那么普遍的精神意义,每个部落主要尊奉的仍是他们自己的酋长和神明,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牛羊。尽管历经了百年的磨合,祖鲁作为一个种族已经有了统一的趋向,但却仍旧分布成大大小小、强弱不一的族群。这些族群互不统属,而且常常还发生纷争甚至战争。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2)

在当时,算得上是具有部落王国雏形的大族群,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首先是北部凶悍而强大的恩德万德韦人,他们的首领兹威德可说是当时的一代豪杰,在他的率领下恩德万德韦人一路东征西讨,打下的疆土远比祖鲁本部大上好几十倍。而在祖鲁东面则是娒塞斯瓦人,其首领丁吉斯瓦约颇有领袖才能,也是他培养和照顾了年轻的夏卡。同时,娒塞斯瓦人也算是祖鲁人跟欧洲人的中间商,一度垄断了祖鲁与欧洲人的贸易。祖鲁的南部则是散乱的Qwabe人,传闻说他们与祖鲁人本是同族兄弟,不过具体如何那就仁者见仁了。

只不过以上这些暂时都与咱们的主角夏卡无关。我们的主人公夏卡出生在一个叫易兰加尼的部落,她的母亲叫南蒂,是部落酋长之女,据说还是个美女。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3)

本来这个部落跟祖鲁也是搭不上多少关系的,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时任祖鲁酋长的森赞嘉弘邂逅了南蒂,于是就有了夏卡。关于这两人的相遇也有很多故事版本,比如浪漫的说法是,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然后就发生了应该发生的一切。而事实上更多则可能是山大王的又一个压寨夫人。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4)

不过无论传闻如何,南蒂与他刚出生的儿子夏卡并不被森赞嘉弘及其部落所承认(这就是为什么夏卡被叫做“肚里的虫子”),而即使在南蒂父亲的部落,南蒂母子也饱受欺负(因为传统上每个部落都非常强调血统)。

在夏卡6岁的时候,南蒂终于被迫带着年幼的儿子逃离部落独自谋生,这一走,就是10年。

崭露头角

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南蒂作为一个弱女子是如何带着幼子独自生存10年的,但历经10年的漂泊后,南蒂带着夏卡总算投到了前文提到过的丁吉斯瓦约帐下。在当时,作为娒塞斯瓦人的首领,丁吉斯瓦约颇有才华,他一度以娒塞斯瓦人为中心建立了广泛的部落联盟并被推举为盟主,同时也开始一定程度上建立常备的武装力量以应付日益激烈的战争。

1809年,已经成人的夏卡长得身材魁梧,眼神坚定,经过多次考验,他被允许加入了丁吉斯瓦约的部队“伊兹克威团”。

从此,我们的主人公正式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

及此必须首先说明的是,尽管在19世纪初的世界,火器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但在当时的非洲,那里的战争仍旧停留在双方相向列阵、互掷标枪和吐口水的阶段。

对此,夏卡感觉非常无趣。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5)

也在经过几次战斗后,夏卡往往带领着他的年轻武士们利用盾牌冒着敌方的标枪快速前进,然后将手中的标枪作为近战长矛直刺敌人的要害。为了加强这一点,夏卡更进一步改良了当时的标枪,使其变成一种刃部锋利、背部宽厚的短柄毛,在刺入和拔出人体时均会发出可怕的声响。夏卡将这种武器称做“艾考瓦”。在1810年,夏卡在与布泰莱兹人的战斗中率先使用了这种武器,并迅速结果了布泰莱兹人的武士,战斗结束后鉴于夏卡的勇猛,丁吉斯瓦约将夏卡提升为百人队长(注,关于艾考瓦,也有资料说该武器诞生于夏卡的晚期)。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6)

初阵-娒法肯战役

没过多久,战绩卓略的夏卡很快就从百人队长被提拔成整个“伊兹克威团”的指挥官。并在1810年末,率部参与了丁吉斯瓦约发起的对恩德万德韦人的讨伐战争,这场战争在历史上也被称做第一次恩德万德韦战争。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夏卡亲自指挥的娒法肯战役。

就像欧洲同时代的将军们在面对拿破仑波拿巴那样无可奈何一样,非洲部落将领们也无法理解夏卡的军事才华。善于创新和总结的夏卡迅速给部队带来了一种新的战术:公牛角战术。这种战术颠覆了既往双方相互列队,死板的互投标枪直至其中一方崩溃的传统。在布阵时,夏卡将队伍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中央以主力排成几路密集方阵(牛头),而左右两翼则是队列向里弯曲的弧形队形(牛角)。每当与敌接触时,中央主力有意识放慢脚步,让两侧迅速包抄,而后中央主力再跑步前进摧毁陷入包围中的敌人。此种战术,也成为日后祖鲁人的经典战术形式。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7)

与许多年轻的统帅不同的是,夏卡在娒法肯战役之初即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经验老道。在达到作战地域后,夏卡仔细侦察了地形和敌人的情形,结果他发现恩德万德韦人正据守在险要的山岭上严阵以待。无疑,强攻尽管很光荣,但却是很不智的。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8)

而与此同时,夏卡更发现了恩德万德韦人的盟友并没有与恩德万德韦人在一起,反倒是独立的在山岭的另一边扎营。于是,夏卡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快速运动部队详攻恩德万德韦人的盟友,直至将恩德万德韦人心急火燎的引诱到山下之余,再快速回师猛攻队形混乱的恩德万德韦人。熟悉战史的朋友可能已经有所发现了,这一仗是不是很像名将白起的第一战宜阳之战呢?

而此时的夏卡,年龄还不到20岁。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9)

娒法肯战役,夏卡全歼敌军主力,威名大振。很快,丁吉斯瓦约就更进一步将夏卡提拔为整个娒塞斯瓦军队的总司令。而与此同时,丁吉斯瓦约更作为中间人,主动调和了夏卡与他父亲森赞嘉弘的矛盾,并最终促成了森赞嘉弘将夏卡任命为自己的继承人。关于这一点,值得一提的也有资料说是夏卡在与其父的会面中以宗族的安全大施威胁,如果森赞嘉弘不承认他这个继承人,那么夏卡就将亲自来取,并且还会血洗他的其他兄弟。

无论真相如何吧,夏卡成功成为了森赞嘉弘的继承人,并在不久后即1816年取得了祖鲁酋长的王位(有传闻也说森赞嘉弘实际上死于夏卡的秘密下毒)。在当时,夏卡所统治的领地大概在380平方公里左右,不单地域狭小恶劣,人丁也并不旺盛。不过这并未阻止夏卡的雄心。在即位后,夏卡迅速出台规定,组建了一支大约20岁的同龄精壮团,并且日益磨其练作战技能,其训练之残酷是无以复加的。据说在一次训练中由于看到士兵们经常会低头整理脚上的牛皮垫鞋,夏卡随即命令此后全军不管在什么地形都必须赤脚运动,当然了,这一条命令也包括他自己。而疯狂的训练使得人们即恐惧又充满了不解,但接下来的事却更让他们瞠目结舌。

这位年轻国王即位后的首个征服对象,竟然就是自己母亲原来的居所----易兰加尼部落。利用快速突袭,夏卡迅速制服了易兰加尼的武装力量,并将很多当年曾经侮辱过他母亲的人施以虐杀。由此可见,当年那些人给这个年轻人造成过多大的心理伤害。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夏卡为此也担负了永久的恶名。

而正或是因为一朝复仇成功,夏卡在接下来对布泰莱兹人的战争中变得更为凶残。在大战结束后,夏卡命令处死一切布泰莱兹没用的人,并焚烧了他们的茅屋。经此一役,夏卡的名声如果魔鬼一般传遍南非各地,人们惊惧于他所书写的新战争模式:种族毁灭战争。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0)

当然,对此,也许夏卡心中是非常清楚不过的。也许就像日本战国的织田信长不屑于宗教信徒们的聒噪一样,夏卡心中有一个更大的“祖鲁王国梦”。为此,种族毁灭不过是他的一种手段,更多的夏卡恐怕是在借此威慑其他族群: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夏卡的军政改革

今天的人们关于夏卡实际的军政之策事实上所知不多,我们只能依稀知道的是,夏卡的祖鲁王国在早期仅仅是一种建立在祖鲁王头衔下的部落联盟。但比普通部落联盟(如娒塞斯瓦联盟)更进一步的是,夏卡往往采用军政分离的方式,在对象部落由他亲自选拔和任命军事长官以及设定固定的军事机构。而就当地具体的日常行政管理则并不过多干涉。在这个基础上,夏卡还一定程度建立了自己的常备军,其部队的常备编制为千人团。然而其军队是否已经成为了完全脱产的职业军,实在是很不好说的,我们只能从后来的一些材料中了解到,夏卡对于军队的组织非常严格甚至于说是残忍,在其部队的日常训练中,哪怕有露出怯意或者是难以承受的人都会被当场杀死。而在日常的训练外,夏卡更时常组织部队进行数十公里的长程行军,可见这位统帅对于机动性有何种高明的预见。而由夏卡打造的军事制度对祖鲁影响之深远,以至于后来英国殖民军尽管早就装备了后膛枪和火炮,但却也一度被祖鲁武士打得哇哇叫(最著名的为伊散德尔瓦纳战役)。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1)

定鼎之战-雀奥克利山之役

也在夏卡威名如日中天的时候,北方的恩德万德韦人尽管在姆法肯战役中受挫,却并未伤筋动骨。在首领兹威德的统率下,恩德万德韦人光是领土就比夏卡和丁吉斯瓦约加起来还要大。而在1818年初,兹威德更成功杀死了丁吉斯瓦约,并控制了丁吉斯瓦约手头的好些部落。实力急速膨胀之余,兹威德终于决定要好好来教训教训夏卡这个日益成长起来的威胁了。

1818年4月初,由兹威德的儿子诺玛兰加纳率领的1万大军进抵祖鲁最北部的恩弗洛兹河。而夏卡此时手头则只有4000人可用于御敌。由于众寡悬殊,夏卡将部队集结在恩弗洛兹河南岸的雀奥克利山凭山势据守,并派出部分武士渡过河流对诺玛兰加纳进行骚扰。直至第二天拂晓,诺玛兰加纳终于集结好了全部军队并开始渡河。然而这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在渡过河后诺玛兰加纳意外发现了远方的小山上有大队牛群活动,于是诺玛兰加纳分出4000人前去捕捉牛群。而他则率剩余的8000人赶赴雀奥克利山。当进抵山下时,诺玛兰加纳发现据守山上的祖鲁武士还不到2000人,于是在安排了部队发起进攻后,诺玛兰加纳就找了一个凉快的地方喝着小酒去找周公下棋去了。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2)

而另一面,坐镇在雀奥克利山上的夏卡则时刻关注着战局的发展,当发现恩德万德韦人队形混乱的想以人海战术压倒祖鲁武士时。夏卡立刻命令前两排的祖鲁士兵借用地形大胆出击,一番短暂而激烈的冲杀后,恩德万德韦人迅速溃败。诺玛兰加纳也终于开始认识到,当面的敌人多少有些跟以往遇到过的敌人不一样了。

就此,诺玛兰加纳重新整顿部队,作为同样实战经验丰富的他发现了祖鲁武士善于近战的长处。为此,诺玛兰加纳命令将士兵之间的间隔距离拉大,并要求所有人在未靠近祖鲁人的阵线前即奋力投掷手中的长矛。然而夏卡迅速识破了诺玛兰加纳的策略,在恩德万德韦的第一、第二波士兵投出手中仅有的长矛后,夏卡再次派出第一阵和第二阵的祖鲁勇士以凶猛的近战冲锋将其全歼。

惊恐之余,诺玛兰加纳重新集结部队发起第三次突击。在这次突击中,诺玛兰加纳再次修正战术,命第一列士兵像祖鲁武士一样用长矛发起近战,而第二列和其后的士兵则在后方用投矛战术予以支援。对此,夏卡也迅速调整战术,他命令一线部队在一进入恩德万德韦人的投掷射程内即立刻发起突击,并主攻恩德万德韦的后几排部队,使他们没有空间投掷长矛。

几番交战下来,诺玛兰加纳连遭失败,于是他开始尝试采用引诱战术吸引祖鲁武士下山以便于在阔野上发挥己方人数众多的优势。果然,作战欲望强烈的祖鲁武士一度追击诺玛兰加纳的详攻部队直至山脚,所幸由于长期的训练使得祖鲁武士非常善于维持整体队形的完整。结果诺玛兰加纳未能如愿。

对峙数天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燥热,双方也都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夏卡预见到了诺玛兰加纳会在最后发起孤注一掷的决死进攻。为此他故意示弱,在山头只保留了大约2排的祖鲁武士,结果诺玛兰加纳果然中计。他将军队编诚70排、每排20人,彼此间隔2米左右的冲击纵队,发起了最后决战。与前面所不同的是,为了以示作战的决心,这一次诺玛兰加纳与他的另外4个兄弟亲自坐镇最后一排战斗线,誓言要拿下夏卡的项上人头。

也就在恩德万德韦人以密集战术在向山岭上猛攻而疲惫不堪的同时,一旁默默注视着战场的夏卡终于等来了他的战机。夏卡迅速命令一直养精蓄锐的2000预备队开出战场,500人从正面发起反突击,而另外1500人则由两翼迅速下山并向恩德万德韦人的侧后发起包抄进攻。师疲兵老的恩德万德韦人哪是夏卡手下这只生力军的对手,尽管诺玛兰加纳与他的4个兄弟拼了命想挽回败局,然而战斗的结局已无争议。很快,夏卡就全歼了包括诺玛兰加纳和他4个兄弟在内的恩德万德韦人主力。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3)

雀奥克利山战役的最后,残存的恩德万德韦人尽管伤亡惨重,但在当时也算久负盛名的常胜之师,在继任指挥官的率领下,3000名恩德万德韦武士怀着复仇的心态奔赴祖鲁布拉瓦约村大肆烧杀,意图诱使夏卡来到平原地带堂堂正正的作战厮杀。对于夏卡来说,此时攻击这么一支满负仇恨的敌军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然而也许考虑到这只军队乃是兹威德赖以雄霸天下的重要基础。夏卡最终还是选择接受了这一挑战,并以公牛角战术相应对,作战一度非常惨烈,双方均是寸土不让,但即使在最激烈的时候夏卡也始终保持着战线的稳定。

最终,夏卡如愿全歼了这股凶猛的敌军。

经此一战后,夏卡成为了祖鲁人的战神,其领土不单向外迅速扩展了2.7万平方公里,更歼灭了恩德万德韦最精锐的部队。可以说,雀奥克利山战役的胜利成为了夏卡对恩德万德韦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更是恩德万德韦人由盛转衰的开始。

兹威德,恩德万德韦人的国王,那个乱世的豪杰之一。

是他,带领着恩德万德韦人一路披荆斩棘,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也是他,纵横披靡,在他的那个时代让无数敌人为之胆寒。

然而雀奥克利山之战,兹威德不单损失了超过1万的精锐大军,更失去了自己的5个儿子。兹威德的愤怒可想而知。无数个昼夜里,兹威德以仇恨相激励,逼着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拖着老迈的身体整训新军,接见各地对夏卡不满的部落使者。

终于,在1年后的1819年春,兹威德倾其所有终于成功集结了1.8万大军并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战。临行前,兹威德对这次指挥全军的司令官,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索善加尼一再叮嘱:“无论如何,给我把夏卡的人头带回来!”。

老将用诧异的眼光紧盯着这位自己效忠了一生的国王,一刹那间他忽然有点不理解,究竟是什么一下子改变了这位曾经眼光明锐、思路清晰的国王。

没错,老将手头的这支大军从数量上来说的确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场战争,然而相比起1年前那支久经战阵的精锐而言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因为他们的很大部分来自于各族盟军,而那些部落除了能捉几只山羊外,天杀的,他们还能做什么?而更为重要的是,兹威德英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组织了最庞大的军队却忘记了进行相应的粮食储备,以部落的物资仅仅只能供给这支军队3天左右的粮食。

速战速决吗?据说对面的首领很年轻,也许他会犯年轻人都爱犯的错误吧,但是雀奥克利山不正是这么一位年轻统帅所指挥的吗???

不管对于兹威德的这个命令有多少不解,索善加尼所无奈的是他的王早已定下决心,无奈,大军还是出发了。

决战-图盖拉河畔!

而也在恩德万德韦的大军出发的同时,夏卡迅速通过间谍获悉了这一消息,尤其是关于恩德万德韦大军食物并不充沛的这一重要情报。为此,与雀奥克利山战役不同。尽管此时夏卡手头已拥有了超过8个满编团,共计8000人以上的精锐部队,但夏卡并未选择重演雀奥克利山战役的部署。反过来他果断下令坚壁清野,并派出部分祖鲁武士一路袭击恩德万德韦人。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尽管夏卡在训练中对于士兵严苛到近乎残忍,但其实在战争中他还是很在乎将士生命的。并且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到,夏卡或许从来未曾读过《孙子兵法》,但此时的他已经颇有名将们着眼全局的大家风范了。

回归主题,白天,每当恩德万德韦的大军在前方漫无目的的向前行进时,身后的牛群总会遭到神出鬼没的祖鲁武士袭击。而在夜晚,每当恩德万德韦人疲惫了一天刚入眠不久,身边就又会出现此起彼伏的袭击。这些袭击虽然规模并不大,但却把恩德万德韦人搞得疲惫不堪,随着食物的日益耗尽,军心更是大为浮动。

老将索善加尼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然而碍于国王兹威德和一干笨蛋们的一再催促,他还是设法将部队拉到了图盖拉河畔边上。直到来到河畔边时,先前还叫嚣着要剿灭祖鲁的其他将领也都明白了,战胜已经无望,接下来如何能安全撤退才是重点。然而早早在一旁恩坎德拉森林埋伏的夏卡又岂会给他们机会。

也就在恩德万德韦人在图盖拉河扎营的当晚,夏卡派出500名祖鲁武士再次发动详攻进一步使敌人精疲力竭。翌日,正当恩德万德韦大军在广阔的平原上缓缓撤退之时,夏卡亲率1万祖鲁武士赶了上来。双方于是都开始停下来列阵部署,只待冲锋口令一下就开始厮杀。

在此时,双方尽管兵力依旧悬殊(索善加尼1.6万,夏卡1万),但由索善加尼统率的大军早已疲惫不堪,其中由许多中小部落的士兵更是早就打定了脱离战线自行逃跑的主意。索善加尼只能是勉力将部队展开,并激励他们只要打赢了眼前的敌人,战争就会结束,国王将会有丰富的赏赐云云。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4)

然而在开战之初,夏卡再次显示了他独到的天才。

在一开始,夏卡就刻意营造了一种要全面进攻的假象,而事实上他只动用了左右两翼和中央的少许部队发起冲击。混战中,索善加尼安排反击侧翼祖鲁大军的两个团被完全打垮,主力更一度有被包围的态势。及此,索善加尼不得不承认,自己手上这支军队的状态也许人数上还有些许优势,但却没法与夏卡的祖鲁大军一决胜负了。为此,索善加尼经过痛苦思考,终于决定将在外,而军令有所不受(早干嘛了?)。要说下了决心的索善加尼,其行动可比前几日迅速且坚定了很多。除了收拢主力后撤,他还专门留下一支恩德万德韦的精锐部队发起反冲击意图为大军撤退赢得时间。但索善加尼动作虽快,但又哪里瞒得过经验老道的夏卡呢?

当然,战至此时,夏卡也不急于一口气咬死猎物,要知道,兔子急了还能反咬一口,何况索善加尼毕竟也是那个年代能征惯战的将领。故而就像猎豹一样,夏卡就这么不急不慢的跟在猎物身后,时不时还会趁对方不注意时冲上去猛咬一口。

也见跑也跑不掉,打又打不赢,索善加尼的统帅部里几乎整夜无眠。

直到次日,正当索善加尼好不容易撤退到恩布瑙勒河时,他的兵力已经锐减到了1.2万人,而且大部带伤。然而令索善加尼万万没想到的是,夏卡此时却一改前几日的作风,其大军动作快得惊人。很快夏卡的祖鲁军团就已经抵近恩德万德韦人的营地。

撤退几乎无可争议。与前日一样,索善加尼在河岸边仍留下了部分阻击部队。然而这一次,夏卡长期锻炼部队长途奔袭的能力此刻却充分得到了发挥。在以主力正面掩杀的同时,夏卡以手头的1000预备队快速包抄绊住了索善加尼的主力,同时更命2个团从上游过河侧击,而以另一个团由上游进行深远迂回。这一招索善加尼始料未及,因为前几日的追击战夏卡都仅满足于吃掉自己的殿后部队,而今天却如雷霆般全面扑来,看这架势怕是要把我这老骨头一锅端了??三军主帅五行不定之下,夏卡抓住机会逮住索善加尼就是一阵猛砍猛杀,不多时,恩德万德韦人的大军便由撤退变成了彻底的溃败。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5)

直至夜幕降临时,这场惨烈的追击战才终于结束,索善加尼的这1.8万大军仅仅数日,除去极少数人得以逃生外几乎都被夏卡彻底歼灭。

而大战刚毕,夏卡再一次做出惊人举动,不待大军休整完毕,夏卡即亲率两个团的生力军快速突击恩德万德韦的大本营意图活捉兹威德本人,遗憾的是兹威德本人此前收到风声,早早的逃离了部落大营。但这一次快速闪击,却也彻底打垮了恩德万德韦人的脊梁。

不管怎么说吧,图盖拉河畔之战根本决定了后来祖鲁北部的形势,此后随着恩德万德韦内部的权力斗争,恩德万德韦作为曾经一个庞大的存在已经不负昔日的荣光。而夏卡则通过这次战争获得了对中央地带肥沃土地的绝对控制权。

直至1820年,夏卡的势力发展到从南非德班到莫桑比克马普托以北,龙山以东直至印度洋共计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20年的征战,夏卡率领着他的祖鲁部落在周边列强中奋勇厮杀,最终成为了当地无可争议的伟大族群,而夏卡也被后人们一致尊奉为“祖鲁之王”。

无奈的末路

夏卡奠定了今天祖鲁的基础,然而就像无数个悲剧英雄人物的故事一样,夏卡本人的结局却也充满了哀伤,也就在夏卡基本奠定了现代祖鲁王国雏形的时候,他也树立了无数的敌人,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的亲人。

在1828年的一次远征中,夏卡的弟弟鼎刚和其他几个兄弟从远征军中率亲信秘密回到大营,在一众功臣元老的默许下,鼎刚对当时正在休息的夏卡发动了袭击。

偷袭得手之余,据说夏卡当时曾指着鼎刚预言道:“你不会统治多久的,白人,白人就要来了,这里早晚是白人的地方!!”。言毕,夏卡溘然而逝,留下一众凶手们呆呆的竖立在房间里。好一阵人们才终于醒悟,夏卡已经死了,好一阵,人们才似乎想起,正是眼前倒下的这个人才使得他们第一次了解到有个词叫祖国。

银色高地配纯蓝拿破仑(黑色拿破仑祖鲁之王)(16)

点评

如果论及19世纪世界的风云人物,那么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们大概都会首推拿破仑波拿巴,很大程度上拿破仑就像一个神话和传奇。作为西方四大军事伟人的最后一位,拿破仑在西方军史上的地位几同于一种再高不过的赞誉。为此,西方人的军史上,评价某个军人的杰出军事地位往往都会以某某拿破仑(如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或者比拿破仑更伟大(如西庇阿)来加以称赞。在这种情况下,能将夏卡这么一个非洲黑男孩作为“黑色拿破仑”来加以赞誉,老实说多少让我在未接触这个人物前颇感意外。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 19世纪初的南非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今人那么丰富的咨询和知识分享。在夏卡生活的范围内,对所谓战争的理解完全是凭借老人们传下来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经验。在这之中,索善加尼、兹威德都可以说是他们那个时代旧式战争模式的佼佼者,而唯有夏卡,真正以其个人的不凡天赋开创了新的战争模式与新的时代。

非常有意思的是,据闻夏卡还算是那个时代南非部落中,少数优先认识到欧洲火器在军事上有重要作用的领袖之一,并且他也曾尝试组建一支类似的雇佣军,然而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直至2011年初,南非的祖鲁人已经发展到了将近1100万人的规模,然而谁曾想过,这个种族在200年前又还不过是一个幾乎可以被忽略的渺小部落呢?而这一切的奠基者,却是他,黑色拿破仑 夏卡,一个曾经被称为“虫子”的男人。

原文写于2013年11月,主要参考为《世界军事》2005年5月的一期专栏和《英国军事画报》等资料。

(芝兰学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