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

引言

常言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要想获得好的发展都不能只依靠外力的帮助,总是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个人或国家,最终都走不长远,只有依靠自己自强不息的发展,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落后的国家,都曾在别国的慷慨帮助下逐渐走出了发展困境,甚至整个国家都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如以色列,这个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的国家,它的境内大都是沙漠,和邻国的关系也很不好,因而国家发展一直都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后来美国对以色列的实行了帮扶政策,帮助其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后来还逐渐发展成为了该地区实力最为强悍的国家之一。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1)

▲夜幕下的以色列

但并不是所有接受援助的国家都能发展得像以色列那样好,因为许多国家都不明白“自助者天助”的道理,在身临困境的时候仍然不思进取,一味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这样不仅不能重新站起来,反而把自己变成一滩烂泥,始终扶不上墙。就好比有着“欧洲明灯”美称的阿尔巴尼亚,即使在接受了35年的大国援助下,也仍没能改变国家穷困潦倒的状况,至今仍是欧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现实版“扶不起的阿斗”。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2)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中心广场

01

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国土面积约为2.87万平方公里,国内人口仅有286.64万人(2018年数据),是典型的地少人稀的国家。就常理而言,像阿尔巴尼亚这样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只要能获得大国的援助,困顿的经济形势很快就可以得到好转。相比之下,阿尔巴尼亚无疑是幸运的,曾先后获得两个国家的慷慨援助,其中第一个就是实力非常雄厚的苏联。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3)

▲巴尔干半岛地图

苏联在二战后,国家实力空前强大。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路人,苏联不但在国防军事上有着比肩美国的强劲实力,其经济体量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与之比较的。作为大国的苏联并不满足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它还想不断地向国际上延伸自己的影响力,以提高其自身的国际威望。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4)

▲老旧的地拉那市区

于是,苏联就瞄准了贫弱的阿尔巴尼亚,希望通过对该国的援助,成功为自己打通进入巴尔干半岛的通道。苏联方面从阿尔巴尼亚建国开始,就不断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援助。从资金到技术,再到人才资源,只要是阿尔巴尼亚缺少的,苏联都会给予其慷慨的帮助。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5)

▲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旧照

在长达15年的援助时间里,苏联为阿尔巴尼亚建设了各种基础设施和工厂,而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也因苏联的帮扶变得十分滋润但享受了各种援助好处的阿尔巴尼亚却并没有积极向苏联学习,反而更像是一个不断吸血的寄生虫一样依附在苏联的身上。

02

1961年,苏联想要进一步地控制阿尔巴尼亚,结果遭到了阿尔巴尼亚的强烈反抗,最终造成两国关系破裂。阿尔巴尼亚还在1968年退出了华约,和苏联彻底断绝了关系。这一举动,让苏联政府感到非常愤怒,一气之下苏联就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援助。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6)

▲中阿友好宣传海报

失去了苏联这棵大树后,阿尔巴尼亚转头不断向我国示好,鉴于对当时世界环境的考虑,我国几经思考下便决定要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援助,而这一援助就是二十年。在这期间,我国不仅为阿尔巴尼亚的各类设施建设提供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和施工工人,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低息贷款。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7)

▲地拉那街头行人

由于中国的援助,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甚至比在苏联援助期间还要更加的优渥,因此当地也有了这首《地拉那-北京》。然而阿尔巴尼亚虽却始终是烂泥扶不上墙,不管为他们提供怎样优厚的发展条件,他们也不会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更不会有自己建设国家的觉悟。

为啥援助阿尔巴尼亚(接受两大国援助35年)(8)

▲阿尔巴尼亚儿童近照

更令人气愤的是,我国好心为他们提供的高品质特种钢材,结果被他们用来做电线杆,无数的珍贵材料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只能在库房里积灰发霉。《孟子》中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阿尔巴尼亚整个国家,上到政府下到百姓,都乐于做一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米虫,早已没有了积极进取的雄心,而这也正是阿尔巴尼亚始终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结语

常言道“升米恩斗米仇”,当我国因改革开放而不得不暂停对其援助时,贪婪的阿尔巴尼亚就完全忘记了我国对他们提供的帮助,立马就和我国撕破了脸皮,甚至还在联合国内公然挤兑我国。而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仍然没能摆脱落后的面貌,不仅经济落后,还成为了欧洲的传销“老巢”,而其“欧洲明灯”的美称也被人们揶揄为“点不亮的欧洲明灯”。

参考资料:

《周易》《孟子》《列国志:阿尔巴尼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