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

引言

生活中总有一些现象看似非常合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明所以。比如池塘里有几条鱼不该是正常的吗,农村长大的小伙伴会深有体会,村里刚开的池塘或者被抽干水的池塘,明明没有人养过鱼,也不与江河连通。但时间久了,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鱼儿来,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1)

首先,得排除人为因素,除去一些池塘确实是人为放养的鱼苗,单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探讨,到底有哪些可能呢?鱼又不会飞,也不能像青蛙一样,在陆地上蹦蹦跳跳,鱼又不会凭空产生,那么只有是鱼卵孵化而来的。只要搞清楚鱼卵从何来而,基本上这个谜团就解开啦。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到底有哪些可能: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2)

一、泥土里的鱼籽

一种可能是泥土中自然带有的鱼籽。尤其是那些被抽干水的鱼塘,虽然大的鱼都被收拾干净了,但难保有一些小鱼苗,鱼卵保留下来。时间一长,鱼卵孵化,鱼苗长大。但这种无法解释新开的池塘以及有些比较大的水坑,例如一些被废弃的地基,久而久之也会出现鱼的身影。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3)

俗话说,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有人认为土壤里充满了休眠的鱼卵,遇水就能孵化出鱼。刚好池塘周围都有泥土,泥土中就有可能会藏有鱼籽,早晚会变成鱼。这种想法是错的离谱的,除去个别鱼卵具有休眠功能,用于应对干旱缺水的恶劣环境。绝大部分鱼卵仅靠薄薄的卵膜保护,没有坚硬的外壳,极其脆弱,只能在水里才能存活,一旦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就会立刻死亡。即使是休眠卵,至多也只能在干燥土壤中存活几个月,并没有俗语说的那么夸张。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4)

二、地下水和水势搬家

如果是深度比较大的池塘,底部可能跟地下水系相连,尤其在雨水充足的季节,随着地下水的水位抬高。鱼卵和一些苗条的小鱼可以随着地下水的流动,一路随波逐流直到新的池塘。地下水的温度往往都很低,不合适鱼卵孵化,等到了池塘就有了有适宜的温度环境,等待孵化。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5)

另外,有些浅的池塘或者大水坑,如果离河流够近,遇到暴雨季节,河水可能漫过池塘,会有一些鱼顺着游了过来。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无法解释一些偏远的封闭湖泊里为什么也有鱼。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6)

三、鸟类水禽,大自然的搬运工

就像蒲公英靠风播种,有些植物靠花粉吸引蜜蜂,同样的,有些鱼可能被鸟类叼走,又恰好掉落到池塘里。还有一些水禽也充当了鱼卵的搬运工,它们是以鱼为食的,可能在无意中将鱼卵沾到羽毛上,可以将鱼卵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处,等待孵化。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7)

说这里,可能有人问了,前面明明说鱼卵很脆弱,离开水就活不了,怎么能被水禽带走呢?这还真有证据的,有科学家专门做过一个实验,将鱼卵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大约15分钟后鱼卵死亡。而将鱼卵放在潮湿的纱布上,一个小时后还有20%鱼卵存活。实验证明,鱼卵如果在一个湿润的环境,存活时间比干燥空气更长。而恰恰,泡过水的水禽的羽毛就是最好的环境,沾在水禽羽毛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8)

脆弱的鱼卵中也有顽强的家族,比如鳉鱼,研究发现有1%的鳉鱼卵竟可以通过扁嘴天鹅的消化道,在天鹅粪便中存活下来,甚至有在天鹅肚子里经历20多个小时的鱼卵,最后还能孵化成功。鳉鱼卵是休眠卵,其他种类的鱼卵可没没这么好的本事啦。此外,蛇蛙等一些亲水动物,身体在原来的水域里沾上鱼卵,后来迁徙到池塘里,也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9)

四、随水源引入

有些人工开凿的池塘,在引水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用很贵的自来水。从其他地方抽水引水过程中,会夹杂着水草,鱼卵,甚至小鱼苗及微生物等。只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鱼卵孵化,自然就会有鱼出现啦。有时候,为了加快这个过程,也不乏人工撒入鱼苗的做法。

为什么干枯的池塘有水之后就有鱼(有水的池塘就有鱼)(10)

小结

总之,鱼不会是凭空诞生,更不可能直接从水和泥土里诞生的。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生物从无机环境中起源只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生活中看起来非常普遍的现象,仔细观察仔细研究之后,就会挖掘出其本质所在。至于池塘里的鱼无中生有的原因,可能是这四种途径都有功劳,那么,你觉得,到底是哪种途径的功劳最大呢?可以评论告诉我。


本文参加#科学V计划#,内容为作者原创。喜欢记得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