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

出了岳阳楼景区,准备前往洞庭湖中的君山,景区旁有去君山的交通车。午餐后,车来,我们便乘车前往君山。

君山在岳阳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君山四周环水,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流传于此的神话典故众多。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1)

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迹,现已修复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等古迹。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玲珑雅致,别具一格。

山西南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岩下有石穴。因其浮游于浩浩荡荡的洞庭烟波之中,神秘飘渺,远看如横黛,近看似青螺,因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来描绘它的景色和秀姿。

车过洞庭湖大桥,越洞庭湖,进入君山岛,又开了一段路程,到达君山景区,大门外是宽敞的广场,广场两边各有大理石碑和雕塑。左边是李白的雕塑,雕塑的是石碑镌刻有李白赞美君山的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右边是刘禹锡的雕塑,石碑上镌刻有刘禹锡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首诗,为君山打了无价的广告,从古到今,让君山成了人们争相观览的胜地。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2)

景区大门仿古门楼建筑,额枋悬“君山独秀”门匾。入景区,沿景区观景大道前行,不远就是玫瑰园,虽是深秋,仍有玫瑰开放,只是花势不旺。

过玟瑰园,便是洞庭神庙,前边四根白色的柱子,雕有盘绕而上的飞龙,四龙相连,形成三道门洞,后边就是二道重檐的洞庭庙,没进去观看,各地庙宇大体相同,没太多可看。

过洞庭神庙,有处小游园,中间池塘,塘中有睡莲,小岛,岛上有红柱青瓦的小亭,可通过小拱石桥相连,周围柳树林立,柳丝飘拂,环境清幽,漫步其间,颇为悠闲。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3)

继续前行,有一三进石牌坊,额上镌刻有“遐迩德馨”,穿过牌坊,走过一条树林通道,便到了湘妃祠。山门与其它寺庙不同,共五进,中间高,两端次低,下红上白,顶覆黄瓦,墙上有大幅壁画。中间拱门上悬“江南第一祠”匾额。松竹簇拥,形态端庄,色彩淡雅,似与湘妃美貌相应。

湘妃,相传为尧帝之二女,舜帝之二妃,名曰娥皇、女英。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

大舜登基后,与两位心爱的妻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生病,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又叫“湘妃竹”。 她们寻找夫君来洞庭君山,忽闻舜帝逝世,不禁肝肠寸断,哀哭后飞身跃入湘江,为夫君殉情而死。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4)

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自屈原《湘君》、《湘夫人》以来,她们一直是文人笔下寄托情感的理想对象,在中国很多的古典文献中,如记录上古之事的《尚书》,先秦史籍《山海经》,儒家著作《孟子》等,都有对其故事的记录。

庙里竹树浓荫,环境幽静,供奉有二妃金身雕塑,壁画故事。因是淡季,游人不多,香火也显得些许冷清。

湘妃祠侧旁有二妃墓,祭道入口两侧有石柱,分别刻有“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坟墓绿树环绕,坟头草色青青,上植密密的湘妃竹。墓为圆形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狮、象、中竖墓碑"虞帝二妃之墓",其字系清两江总督彭玉麟手笔。墓碑前香炉有游人敬奉的水果。

来自远古的传说,真假难辨,即使是真,美丽衷情的湘妃,早已化作了尘土,还到哪里去寻觅到痕迹。但不管怎样,至今能有这湘妃祠,湘妃墓,受人礼拜,享用香火,为当地人创造收入,那也是湘妃所情愿的吧。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5)

再向前来到朗吟亭,亭为二层重檐歇山顶式水泥和木质混合结构,分别由4根立柱,8根檐柱和廊柱支撑,顶盖金色琉璃瓦,翘首饰鳌鱼戏风,建筑美观大方,门楣有王首道书"朗吟亭"三字。

传说吕洞宾数次游岳阳,有次在岳阳楼喝醉了酒,便吟诗一首:"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飞到君山以后,以泉洗脚,在山高卧,于午夜玩月,为纪念他,就在他倾酒高吟,醉卧酣眠之处建立了这座"朗吟亭"。

人们登上朗吟亭,放眼浩渺的洞庭湖,遥望天下岳阳楼,水天一色的幽美景色历历在目。听洞庭拍岸的涛声,便知古云梦泽宽宏博大的气魄,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只是我们去时,没有开放,不能登亭。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6)

从朗吟亭下山,来到同心湖,湖堤与洞庭湖相隔,湖泊不大,沿湖有观赏步道,夹道绿树成荫,湖中有有三孔石搭桥,通体洁白,形态玲珑,倒影湖中,颇为美丽,名为有缘桥,年青人谈情说爱,携手漫步其上,观风景,抒情意,定是美事。

绕湖,过爱情广场,到了龙涎井。井口直径0.84米,口上围一环龙云纹石圈,外围砌环状,纹饰三层。泉水从岩石注入井内,一点一滴,好似涎水。距井口1米远的地方,立雕龙柱坊一对,门楣上镌刻“龙涎井”三个字。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是龙舌上一点一点滴下来的涎水。

虽不年轻,已是老夫老妻,也走上了有缘桥,虽无甜言蜜语,但也是有缘人,不然也不会今天走在一起。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7)

过有缘桥,来到湖堤,堤外本是码头,丰水时,可从岳阳楼乘船在此上岸游君山,只是现在水位下降了许多,码头外是一大片干涸的沙土,湖水已退到了很远的地方了。因此,我们游君山时,就难以看到湖水环抱碧绿小岛的景象了。临湖裸露的滩涂,成片的芦苇,大约就成了深秋的标配。

大约两个多小时,基本游完了君山景区,下午四时许,乘景区观景车返回岳阳市区。途中一站,十来个背包提竿的老人,全副武装蜂拥而上,原来他们都是从市区出来在洞庭湖钓鱼的,一下就把空空的公交车挤满了,七嘴八舌交谈他们的收获,遇到的事情,喝着水,吃着干粮,津津有味。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快乐里,洞庭湖钓鱼,沐浴着秋风,观赏着美景,钓不钓到鱼,他们都快乐充实,他们本身也成了洞庭湖的一道风景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遥望洞庭山水翠)(8)

回到岳阳市区,还有个把小时乘火车,便在火车站周边转游了一番,观观市容,整体感觉一般,兴许是看了长沙,就只有这般感觉了。

在餐馆吃了晚餐,下午六点,乘火车返回长沙。完成了游览岳阳楼和君山的全部旅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