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1)

前些日子,华宝在西安一卡通公司发现了交通部的互联互通卡,西安终于可以互联互通了?!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虽然在西安市内只有11条公交线路与西安地铁使用,但“长安通”终于意识到要跳出自设的围墙,放大格局了。

啥叫互联互通?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City Union)2012年正式开通,由住建部主导。City Union标志主要用于区分和标识城市一卡通领域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是否具备互联互通功能。凡是加入互联互通的城市均可以享受到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并当地的优惠政策。

早就开始使用“互联互通”卡的西咸新区划归西安托管以来,两城市民对“一卡支付、两地通用”的交通同网格局分外期待。华宝好奇之下搜索两地的公交卡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问题,卡的种类之多,这样那样不同的规则让人咂舌!

长安通·咸阳卡

2016年12月,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和咸阳城市一卡通公司联合发行“长安通·咸阳”卡。加之已有的咸阳公交卡、咸阳惠民卡,目前咸阳市民手持三种公交卡。12月21日起西安的“长安通”已经开始在咸阳使用,同时发行“长安通·咸阳卡”可以西咸两地使用;然后是1月开始,咸阳的一卡通卡能在西安十余条公交上使用了。细细想来,这个过程让咸阳人哭笑不得:说好的一卡通用,但咸阳卡却不能在西安用,还得去办个“长安通”或长“安通·咸阳卡”,新卡刚办好,旧卡又能用了……

既然长安通可以在咸阳使用,那为啥不办个现成的长安通,而要推出一个“长安通·咸阳卡”呢?

眩晕!一个咸阳市民的日常腹诽大概是这样的:公交卡带了吗?带了哪张?这张在西安能用吗?我只是出个门而已……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2)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3)

各式各样的“长安通”卡(图自西安城市一卡通官网)

“长安通”出了长安仍不通

“长安通”本身发行类型多样,包括普通卡、异形卡等。发行价格采用销售或者出租的方式收取。虽然“长安通”如今已经实现了地铁公交、生活购物、景区旅游、停车缴费等功能,但至今关于“长安通”都有“长安通,出了长安就不通”的段子:出了市区,蓝田、周至甚至是长安区自己的公交都不能用,面对“长安通”,我们更多的是尴尬。

早在2000年年初,西安市就推行长安通公交卡,而“咸阳公交一卡通”于2015年12月10日起才开始正式启用。在西咸一体化之后的15年里,除了寥寥几路公交车相连两地外,西咸两地的城市交通几乎再无交集。而咸阳一卡通启用后的这一年里,现实情况也仍旧是“西咸一体化 各用各的卡”。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2015年咸阳市就已加入全国互联互通城市,依然通不了西安的关。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4)

西安市在2000年年初推行长安通公交卡时,使用的是建设部体系,至今使用的仍是建设部的密钥,而咸阳市在加入试点城市后使用的是交通部体系。也就是说,背后的体系不同,是两地公交卡迟迟不能通用的技术原因和政策原因。如果说之前西咸公交卡不能通用是系统问题,那么郊区郊县不能使用长安通,利益可能才是关键问题。

据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年初,首批西安市10条公交线路245辆公交车车载IC卡设备和IC卡清算系统改造工程已完成,顺利实现“交通一卡通”与咸阳市的互联互通。市民持长安通卡可以在西安公交、地铁和咸阳公交持卡刷乘,并享受两市市民同等优惠补贴。

然而,早有咸阳市民反映:在实际坐车的时候,并没有享受到优惠。记者多方查证得到的回复是,咸阳市公交公司、西安市发改委、西安市物价局、交通局、一卡通公司等一致认为刷卡优惠政策,需要咨询西安市公交公司。如此画大圈解决问题,何时才能解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惠”,我们不得而知。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5)

除了互通互联的问题,“长安通”还有哪些bug?

华宝询问一圈同事后发现不单单是我自己遇到了七七八八的心塞的事儿,关于“长安通”每个人都有槽要吐!

到底怎样才算实名制?

2015年西安市城市一卡通公司就对外宣称正在解决实名制问题,但两年时间过去了,问题依旧,老百姓卡丢失或者被盗,依然需要自己承担损失。西安长安通卡的老年卡,从2009年推行开始已经实名,学生卡也是拿着资料办理,也是实名制,但就是不挂失。而市民最常用的普通卡为什么一直无法实名?

现在的长安通卡,仅具备储存和消费的功能,还没有实名,那18元工本费为何还有收取?华宝通过金花南路公交IC卡办理点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长安通”卡实名的只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的部分。市民可购买新卡,携带身份证、西安城市公共行车使用服务协议、押金条到网点办理租赁功能的转移业务,还可以将押金退回,但是里面的余额是补不回来的。

有市民用长安通卡并提供身份证办理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租赁业务。但是,当拨打西安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客服电话打算挂失、冻结并转移卡内余额时,被告知这无法实现,“既然卡内有我的身份信息,为什么还不是实名制的呢?”

今年10月份,陕西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因长安通卡不记名、不挂失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

华商网早前就有报道:采访30人8人丢过长安通卡 不能挂失余额去哪了?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6)

公交IC卡收取18元工本费合理吗?

西安长安通卡涉及西安市近700万市民出行,18元的工本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又是依据哪些法律来收取的?收取的依据是否合法?

华宝通过《西安市物价局关于我市一卡通CPU卡发行价格有关问题的函》了解到这18元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制作成本、仓储成本、销售成本等,其中平均采购成本8元;平均制作、仓储成本3.14元;平均发行成本7.17元((含网点建设及使用费、设备采购费、网点人工成本、网点水电费、维护费等),而这7.17元的平均发行成本计入工本费由持有卡片的市民来承担,未免有些牵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有6个城市在收取公交卡工本费,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省会城市对于公交卡,都是通过收取押金租用的方式给市民,至于西安这18元工本费的称法我们也是云里雾里。

“IC卡押金就不应该收取,”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曾经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公交IC卡相当于纸质车票,是乘客的乘车凭证,它的成本已经体现在了票款上,不应被经营者单独收取。邱律师说,打个比方,你去菜市场买菜,小贩除了收菜钱,难道因为菜要过秤,还要收秤钱不成?IC卡的经营成本不应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经营成本也不应被拆分开逐项收取。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7)

长安通服务中心

退换卡押金困难重重

“长安通”卡换卡仅适用于质保期内的销售普通卡,质保期为一年。卡面完好、卡不可读,在质保期内,免费更换新卡,原卡内余额转移到新卡上。在质保期外,按退资业务办理。卡面号无法识别且卡不可读使信息无法读取的,换卡将不予受理。

假如华宝想将不记名卡换为记名卡,不记名卡里的现金可以退还,但原来18元的工本费是无法退还的,那么只能留作纪念了。

工商总局发布公告,用户初次申领公交IC卡时,公交公司收取或变相收取明显高于成本价的工本费或押金;在办理公交IC卡时,强制或变相强制乘客接受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延伸服务或滥收费用,都属于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8)

互联网购票取票槽点多

隔壁郑州早在2016年就上线了地铁互联网云购票机,城郊线互联网购票功能也于今年6月正式开通。支持现金购票、互联网购票、互联网兑票的“三合一”功能。即便外地乘客没有一卡通也可多渠道购票。例如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内实现在线购买单程票、现场扫码取票等操作,或者通过指定APP软件购票。免去了市民购买单程票长时间排队及换零钱的难题。

而西安虽然也推出了类似购票服务,但只是在极个别站口才可以使用,所以地铁站、高铁站长龙大队等待充值也见怪不怪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买票容易取票难,华宝曾在手机端购买从小寨站到长乐公园的地铁票,然而在站里竟然找不到网络兑票处,地铁工作人员说外边D口处有一个兑票机,已经过安检进站再出去兑票实在折腾,只能作罢。兑票机为何放在安检外边,更没有醒目提醒标志?地铁站内放置的自动售卡机,不同地铁站几乎18元的长安通卡长时间处于无卡状态。

西安长安通和公交卡有什么区别(西安又新出了互联互通公交卡)(9)

异形卡无法在3条地铁线切换

华宝还了解到,有市民在使用异形卡时也遇到了bug,乘坐公交车和在地铁1、2号线用都没什么问题而3号线闸机却不识别。以至每次用这张卡坐地铁3号线时都要先去服务窗口,让工作人员用窗口的设备给刷一下,然后从侧门进站。有时为考虑出站时的扣费,进站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开证明是在哪一站上的车。如果在3号线闸机直接刷卡读不成功又不做处理的话,下次在1、2号线也无法使用。这到底是地铁三号线闸机的问题,还是卡片本身的问题?花了50元买来的异形卡使用体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新型支付应用系统本就为了方便市民,让城市综合服务便利最大化,然而这样那样看似微小的问题将这种体验大大弱化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还有很多……

试想,吉林游客拿着一张长春一卡通在西安公交地铁畅通无阻,那是对一座城市基础配套与人性化的完美体验,同样我们带着我们的长安通在北京各种交通无缝对接,那也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城市自豪感。独立的交通体系不仅独立的是个人,更是孤独了一座城。

从趋势上说,“城市一卡通”以后就是“省内城市一卡通”、“全国城市一卡通”。

交通部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大城市群跨市域、跨省域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这个平台使用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并“鼓励采用实名制”。

那么,西安与全国的互联互通还有多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