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

施俊进(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摘要: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复习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讲评;交流展示;引导生成;主动建构;共同发展

在在中考一轮复习的测试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关于“距离和最小”的问题(以下统称“原题”)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得分率极低。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1)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2)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3)

两个问题都是根据轴对称原理来解决,可将图5转化为图2,图6转化为图4。

生4:如图7,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点A到点B的路径A—N—M—B最短?

解决此题时,首先要将河的两岸抽象成两条直线,这相当于将点A和直线l2向直线l1平移,平移的距离等于河的宽度MN,此时点A到点A1(如图8,点A与点A1关于直线l2对称)的位置,直线l2和l1重合,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两侧问题(如图1)了,从点A到点B的最短路径为A—N—M—B,如图9所示。

师:这就是“造桥选址”问题.事实上,运动着的车、船、飞机,包括人们每天走路都要遇到这样的问题。古今中外的任何旅行者总希望寻求最佳的旅行路线,尽量走近道,少走冤枉路,我们把这类求近道的问题统称最短线路问题。最短线路问题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确实重要且应用广泛,解决最短线路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它的类型(同侧和异侧)。

【评注】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回顾,课上的自主整理并思考问题之间的异同点和解决原理,为进一步自主解决原题提供知识、技能、方法和解题经验的支持。通过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尝试整理回顾),有利于学生掌握复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差异发展。

2.交流展示、共享,强化理解

在前面回顾整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原题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思考成果,同时,要求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⑴直线y=x有什么特殊的性质?直线y=x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⑵要使这个距离之和最小,点P可能在第一象限内,还是在第三象限内,还是在原点处?

⑶原题中的两个距离和前面提到的距离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转化?

两分钟后,已有小组找到解决原题的方法(实际上是找到第二种方法);三分钟后,除一个小组外,其余小组纷纷举手示意,接着进入全班交流展示的状态(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生5:我们通过在直线y=x上取不同的点的方法,发现只有在第三象限内时,才有可能使这个距离和最小,只是我们还没有确定这个点的坐标。

生6:同意生5的说法。我们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实际上就是这个点到垂足的距离,这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转化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因此题目中的两个距离可以看作是点P到点M的距离和点P到y轴上一点N的距离,从而将原题转化为图2的问题,只是不知道点N在y轴负半轴上的具体位置。因此,要确定点P的位置就要先确定点N的具体位置。我们是这样思考的,如图10,假设点N已经找到,此时通过图2的解决方法,先找点M关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4)

生9:我们的思路比生8更清晰、更简单。过点M作MN⊥Ox于点N,与直线y=x的交点就是点P,原因同生8。如图13,原题中的两个距离之和就是P1M+P1N1,只有当P1M,P1N1共线时,P1M+P1N1最小。同时我们从图13中可以看出,MN=PM+PN明显比P1M+P1N1小,就算在直线y=x上再任意找一个点P2(除点P外),与M,N的距离之和肯定比MN大。

……

【评析】在整个交流、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互帮互助,团队意识强。全班交流时,学生表现踊跃,小组代表能面对学生,大胆表达,其他学生敢于质疑,及时纠错。通过组织学生的展示、交流、探究、反思等活动,把课堂让给学生,使数学课堂成为让学生想的更多,说的更多,交流的更多,体验的更多的场所,从而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学生通过观察或聆听、展示与交流、讨论与探究,弥补知识与方法上的缺漏,对最短路线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理解与掌握,自我发展自身能力。对原题的思考哪怕只是满足条件的点在第三象限内,但发生改变的是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才可能使得后半段学生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可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转变学习方式是提高复习效益的重要法宝。

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课(让师生在引导生成)(5)

【评析】期望通过课后分层训练达到巩固、理解、掌握、拓展应用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同时,通过变式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发散性和收敛性。

二、教学反思

作为复习课(讲评课),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由学生自主讲评最短路线问题,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而不是被动拷贝其他学生的数学,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通过教师引领让学生在交互中互慧共进,掌握探究方法;在体验中自动提升,丰富数学思考;在反思中主动生长,构建结构体系;在开放中和谐发展,感受数学之美,力图引领学生在多维的交往互动中充分体验、自主生成,从而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师生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多维交往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生本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等)和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想、说、练、联、思,尤其突出了思维点拨、方法总结、错因分析等,将学习真正、彻底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纠错中深化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重新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这种由学生自主讲评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教师“满堂讲”或学生“满堂练”的现象,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标准和教材,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工作;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讲评过程中应该以问题导学,以错题导学,以学习过程导学,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达到纠错、巩固、拓展提高的目的,从而让师生都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庾南,陈育彬.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30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冯玉娴,刘春香.设计·生成·反思: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5):9-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