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时间简史简要内容(霍金的时间简史是断代史)

接上篇:《重燃华夏文明之光.媲美霍金时间简史的华夏时间简史之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霍金的时间简史简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霍金的时间简史简要内容(霍金的时间简史是断代史)

霍金的时间简史简要内容

接上篇:《重燃华夏文明之光.媲美霍金时间简史的华夏时间简史之二》

《重燃华夏文明之光.媲美霍金时间简史的华夏时间简史之三、四》

三、西方对时间的认知历史

对时间的认知历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简史,霍金简单介绍了西方古代对时间的认知。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相信绝对时间。也就是说,他们相信人们可以毫不含糊地测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只要用好的钟,不管谁去测量,这个时间都是一样的。时间相对于空间是完全分离并且独立的。

--霍金《时间简史》

霍金把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对时间的认知精简成了一句话,时间是绝对的,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我还是想看看牛顿本人对时间的表述,特意买了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来看看,牛顿是这样说的:

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它自身及它自己的本性与外在物无关,它流逝的节奏不变,由另一个名字定义为持续的、相对的、表面的和普遍的时间,它是可感知的和外在的运动持续时长的度量(无论是否精准),常常代替真实时间使用,例如小时、日、月、年。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牛顿特意区分了科学上的时间,和生活中的时间,牛顿认为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是与外物无关的,流逝节奏是不变的,而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时间,比如小时、年、月、日,这是可以被感知的,用来度量外在运动持续的时长。

牛顿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时间是运动持续时长的度量,这是时间的作用,不是时间的本质,也不是对时间的认知。

牛顿之后,爱因斯坦颠覆了对时间的认知,认为时间是相对的,和外物是有关的,其流逝节奏受运动速度和引力大小的影响,时间流逝节奏是变化的了。

牛顿把时间作为运动的度量,是在讲时间的作用,是默认大家已经形成了时间观念,缺少了人类对时间从0到1的认知过程,对于时间简史来说,这部分过程反而是对时间认知最重要的历史,忽略了这部分,就是断代的时间简史。事实上,最初对时间的认识,是通过太阳的运动来认识时间的,运动是时间的度量,时间概念成熟以后,反过来用时间作为运动的度量。

因为时间是个复杂高深的哲学概念,也是复杂高深的科学概念,人类对时间概念形成过程肯定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缺少了这部分历史,是个问题很严重的断代史,而断代的长度可能是上万年。

能不能找回这部分历史呢?有文献吗?有历史纪录吗?

有,这要在重视历史,世界上个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中找答案。

四、西方宇宙起源的猜想

霍金《时间简史》的第三大板块,是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对于宇宙的起源,古代的西方只有神学的答案,神创造了天地万物,现代流行的科学意义上宇宙起源猜想是宇宙大爆炸模型。

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之父,1931年,勒梅特提出,宇宙是从一个宇宙蛋爆炸来的,这个宇宙蛋就像一个巨大的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原子,这枚宇宙蛋从初始状态爆炸后,开始膨胀然后形成了天空中无数的星系。

宇宙的历史

现在完善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和勒梅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不是从宇宙蛋开始的,而是从一个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的一个奇点开始爆炸,然后开始膨胀和冷却,经过138亿年形成我们现在的宇宙。

看到宇宙蛋,我就想起我们古代也有一个神奇的蛋,不过我们这个蛋没有爆炸,而是孵化出了整个宇宙,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地是以中国古代宇宙学浑天说为背景的宇宙起源和演化模型,以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自然现象,猜想我们的宇宙也是由一个大鸡蛋孵化而成的。盘古开天辟地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神话故事版本,盘古从天地这个大鸡蛋中破壳而出,用斧头开天辟地;另外一个版本是纯科幻故事版本,一个大鸡蛋,孵化出顶天立地的盘古,盘古死后,化成日月星辰等天地万物。

盘古开天辟地和勒梅特的宇宙蛋模型,简直就是雷同啊,其实,宇宙大爆炸之父应该是盘古,而不是勒梅特。

霍金《时间简史》中关于宇宙起源的认知历史也是断代史,华夏的宇宙起源模型盘古开天辟地,正好能补上勒梅特以前人类对宇宙起源的科学猜想。

霍金《时间简史》是一部西方的时间简史,三大板块中的第一板块宇宙图像,没有包括历史上最优秀的华夏宇宙图像,另外两个板块对时间和宇宙起源的认知简史,都是断代史,都缺了我们华夏对时间的认知简史和对宇宙起源的认识简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