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2)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最有名望的一位酋长曾说,“我们只是这里的短期客人”;而在“生命的家园”“无边的平原”——塞伦盖蒂,动物之间看似尘土飞扬的“大混战”,才是这里永恒的和谐。

适者生存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3)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4)

在坦桑尼亚希登瓦利(Hidden Valley)的狮群休憩之地,载满游客的野游车辆碾出了大片裸露泥地。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的3月是富足的,大规模迁徙的角马群用自己的生命喂饱了各路捕食者。但当角马逐雨北去,追寻更丰满的草场时,“猎人们”也要为食物奔忙,否则就会在这片荣枯消长的大草原上活活饿死。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5)

这5只雄性猎豹结伴捕猎已有4年多,雄豹之间通常是竞争关系,但猎豹是一个社会性物种,有出色的适应能力。只要彼此在结盟中受益,它们就不会散伙,导游叫它们“豪勇五侠”。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6)

“豪勇五侠”猎豹团扑翻了一头角马,最常见的战术是,一只豹扑倒猎物,其他成员上去咬紧颈部直到猎物窒息。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大大小小的动物都能感受到栖息地的变化,土地的萎缩、气候的挤压,能做的只有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奋力求生、奋力繁育和保护下一代。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7)

与年龄相近的伙伴打闹,是成年雄性非洲象表现出的社会行为之一。面对领头雄象,它们会把一条象牙的尖端放进它嘴里,以示顺从。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8)

雄性斑马之间地位争夺战比较凶残,尤其是涉及到配偶归属时。雄斑马以蹄子和利齿为武器,交锋中可能以某方头裂骨碎、尾巴被咬掉甚至死亡结尾。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9)

河马每天待在水里长达16小时,睡觉也泡在水里。它们会结成10-30只的小团队,以免幼崽遭鳄鱼袭击。晚间它们要进食,一夜移动10公里、吃掉约40公斤青草。其粪便含有许多养分,能维持非洲河流的健康生态,惠及许多物种。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0)

高角羚要面对的不止是捕食者,还有同类竞争。在逃离捕食者追逐时一跃能飞出10米远、3米高。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1)

一群高角羚背对雨丝倾洒的方向,等待阵雨结束。这种反刍动物主要靠听觉侦测捕食者的动静。有落雨掩蔽声音和身影,它们感到安心。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马赛马拉夕阳低垂,该捕猎了。捕食者奋力追逐,猎物奔忙逃窜,赢的捡回一条命,输的饿瘪“全家人”。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2)

鬣狗多在夜间活动,除了食腐外也会主动出击捕猎,是塞伦盖蒂生态的关键食肉兽,能调控被猎食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其幼崽一生下来就双眼张开、牙齿完备、肌肉饱满,是天生的捕食者。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3)

为了不让猎物被鬣狗或狮子夺去,这只花豹拖着捕到的高角羚上树进食。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4)

两头雄狮在啃食一只大林羚,成群秃鹫在附近埋伏,等待趁虚而入;但这对雄狮守着羚羊尸体已吃了三天。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在忙于交配、忙于逃跑、忙于捕猎的间隙,动物们也习惯了游客。它们在车流中从容捕食,人类的注视并不会拖慢猎豹的脚步。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5)

大象从游览车旁经过

摄影:DAN MIRICA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6)

相比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猎豹对围观人类表现得比较温和。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7)

猎豹的高速出击无法持久,它们能在3秒钟内从静止加速到时速近百公里。图中两只猎豹正在扑咬一对走散的角马,不过捕食的成功率不到一半,因为角马狂奔起来也能有每小时80公里。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8)

秃鹫们正在吃一具角马残尸,它们消灭尸体的速度奇快,从而能减少疾病传播;此外,数以亿计的蝇虫追随迁徙的兽群,寻找在猎物身上进食和产卵的机会。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19)

一头雄性长颈鹿(Giraffe camelopardalis)在啃最爱吃的金合欢树。体格完全成熟的长颈鹿每天能吃掉40-50公斤树叶。它们是地球上个子最高的陆生哺乳动物,如今也与塞伦盖蒂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一样必须在萎缩的栖息地争夺容身之处。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隐藏地图

洛伊塔森林(Loita Forest)从未出现在标准的游览路线上,这是塞伦盖蒂的一块隐藏地图。海拔1000多米的蓊郁山林,下临东非大裂谷,方圆300平方公里的雨林对马赛人来说是神圣的。同时,这里也是从大象到珍稀鸟类和众多动植物群的避难所。

但在耄耋之年的保护者眼中,这片神奇土地正日益被贪婪侵染。马赛酋长,也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百多万马赛人的精神领袖——Mo-kompo ole Simel,已为族人的大小事务出谋划策三十年。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20)

作为最高等级的酋长,Mo-kompo ole Simel承担许多职责,他是现世和外界交流的桥梁,还要担当先知、医师、文化司祭、政治策略家,以及人与自然间的亲善大使等角色。

摄影:KEVIN OUMA

在酋长眼里,洛伊塔森林至关重要。但当地政府官员、冒牌传道士和急切的开发商都对这片诱人土地虎视眈眈,想尽办法要开发这片土地,使其“发挥余热”。酋长说:“如果我们失去土地,就会失去文化、失去安宁,乃至失去我们的族群。一旦如此,马赛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将不复存在。”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21)

俯瞰肯尼亚,马拉河安静流淌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22)

大象在暴风雨中漫步

摄影:MICHAEL NICHOLS

不仅人类想要残害这片土地,气候变化也让这里的生态变得更加脆弱。干旱在这里肆虐,寒流来得更猛烈、频繁。公共卫生专家Mores Loolpapit认为酋长之于洛伊塔森林的使命重点不在保护,而在保管。酋长说:

“我们身为生命家园里的短期客人,住在名叫地球的房子里,难道还不清楚如何体面行事吗?”

购买《华夏地理》1月新刊

塞伦盖蒂首次亮相预告片(塞伦盖蒂大混战)(23)

※新疆西藏以及疫情影响地区暂不发货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