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部编教材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新课预习手册)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5.《七律·长征》

(1)背诵课文

(2)需要掌握的汉字:

律 崖 渡 索

(3)多音字:

Mēng蒙骗 蒙人 蒙头转向

méng启蒙 蒙蒙细雨

měng蒙古包 蒙古族

(4)词语的意思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等闲】平常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磅礴】(气势)盛大。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5)全诗的意思

●诗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苦困难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6)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意思:第一句的意思: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第二句的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表达情感:作者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腾细浪”和“走泥丸”;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作者却感到“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作者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寒”字。这些充分表达了作者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主题: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修辞:对仗 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6《狼牙山五壮士》

(1)需掌握的生字:

寇 副 榴 弹 抡

贯 棋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屈

(2)需掌握的词语: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3)多音字:

Zhe 看着 走着

zhuó 沉着 着手 衣着

zhāo 着数 高着儿

zháo 着火 着急

dàn子弹 炸弹

tán弹琴

(4)形容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5)词语意思: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投入。全部精神集中投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办事果断坚决,明快利落。也比喻雄健有力。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向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6)文章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7)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8)“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这样的写法,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7《开国大典》

(1)需掌握的生字:

政 宾 盏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2)需掌握的词语:

政府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3)多音字:

dǎo倒下 推倒

dào倒立 倒茶

diào调查 调兵遣将

tiáo空调 调整

(4)词语意思:

【排山倒海】排:推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大。

【瞻仰】恭敬地看。

(5)小标题概括:从观众入场到游行结束,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6)课文是如何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答:课文描写这个场面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面”是整个场面,“点”是某些细节。首先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用具体的细节展现了各个方阵的风采,同时也写了毛主席和群众在观看检阅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8《灯光》

(1)作者:王愿坚

(2)读音:暴露 (lù)

(3)词语意思: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前的灯光耀眼。

(4)多音字:

chōng冲锋 冲刺

chòng真冲 冲劲

(5)叙述顺序:

●倒叙(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6)结构特点:首尾呼应

(7)文章线索:灯光

(8)理清灯光、火光的关系?它们与题目的关系?

第一层:插图上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战士的革命理想,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是把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设了桥梁,这桥梁,是千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第二层:“理想—奋斗—现实”都与题目灯光有关,“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口语交际:《演讲》

话题选择:围绕生活中熟悉的内容

写好演讲稿:

①观点要鲜明

②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

③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演讲的形式:

小组内演讲→班级中演讲

提高演讲水平

①先自己练习,再展示

②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③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

写作要求:

①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②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③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范文示例:

有趣的拔河比赛

文/潘梓菡

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趣味运动会。在九月的丝丝凉风中,激烈的拔河比赛拉开了序幕。

首先上场的是五班与二班,伴随着你拉我扯,初赛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是我们班与三班的比拼。别看我们班平时没怎么练习,可真正比赛起来却毫不逊色。由于我们班的“吨位重”,所以轻轻松松赢下了比赛,进入了年级前四强。接着,在与四班争夺决赛权的比赛获胜后,我们进入到冠军冲刺的最后一战。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局,我们班和八班将共同向冠军发起冲锋。残酷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虽然我们都是披荆斩棘一 路走来,但最终只有一个班能获得年级总冠军的荣誉。夺冠的压力沉甸甸地堆在我们心上,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比赛刚一开始,我们班就先发制人地发起了进攻。第一局,我们轻松赢了。可是八班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奋起直追,在第二局的时候赢了我们。比分的胶着让我们心情骤然紧张。关键的第三局就要开始了。我们班首先干净利落地站到了位置上,拿起了绳子。我们越发严格地执行起预定的方案。绳子左右的两排人交叉站立,后一个人的脚顶着前面人的脚,队尾的刘宁把绳子缠在腰上,他要用自己的体重稳住绳子。八班也逐渐站好了队伍,他们刚拿起绳子,还没等哨声响起,我们已经按捺不住,一下子把他们拉过来一大截。体育老师喊“停、停”,可是没有用。两边都已经较上了劲。绳子两端的两队人就那么虎视眈眈地瞪着对方,像即将跃上去的猎豹一般。体育老师用了三次力气才把绳子拽回中心线上。“嘟——”清脆的哨声刚刚响起,“加油,加油!”的呼喊声立刻响彻云霄。我们屏住呼吸,咬紧牙关,拼命握住绳子。我们的眼睛死死盯住指挥同学的小旗子,随着他“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口号,身体往后倒,屁股向下沉,脚下踏紧了地,跟着大家一同向后挪动步伐。可是,这毕竟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战,怎么可能会轻松取胜呢?我们刚刚把绳子拉到自己一边,随即又被八班拉了回去。我们再拉回,再被拉走。四周渐渐变成了一片寂静,空气也凝固了。我们班仿佛被施了魔法,无论八班的大胖子们怎么用力,我们都岿然不动。我们七班成了全场的焦点,“七班加油,七班加油!”的呼喊声越来越强烈。渐渐地,他们已经坚持不住了。就在我们咬紧牙关的时候,突然,我们毫无防备地“咕通通”仰面倒了下去。一瞬间的迷蒙之后,我们从地上蹦了起来。一瞬间,操场上欢声雷动。我们笑着、叫着、跳着、激动地拥抱着。空气里弥漫着同学们的欢乐气息。我们赢了,一张张笑脸如春风佛面。操场边,八班的同学悄无声息地默默流着泪。

这次拔河比赛真带劲,我们班的心从那一天开始,比以往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了一起。那开心、那自豪、那坚持到底的精神,一直陪着我们长大。

点评:首先,这篇习作以学校组织的一次拔河比赛作为题材,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内容,有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情感,所以很容易写具体,写生动。其次,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点,小作者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使紧张激动的拔河情景再现于纸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如在其身。第三,本文的“详略结合”方法使用较好。“冠军争夺战”写得详细,前面的比赛过程写得极为简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

语文天地

交流平台

①回顾单元课文中“点面结合”的段落;

②结合读过的文章交流“点面结合”写法;

③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如何运用“读写结合”的写法。

词句段运用

①感悟“反复”写法的好处

②懂得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并能仿照着写一写。例如:用“赞叹”“婉言谢绝”来代替“说”。还可以用“谈论”“讲解”“窃窃私语”等;用标点符号代替“说”也可以。

书写提示

①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②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③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六年级上部编教材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新课预习手册)(1)

六年级上部编教材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新课预习手册)(2)

六年级上部编教材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新课预习手册)(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