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2)

☆八一特稿☆

“老爸是以执笔为生的,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南至西沙群岛;北至漠河北极村;亲赴中越边境战事的最前线;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创作了《沉马》;来到“东方第一哨”乌苏镇哨所,写出《我把太阳迎进祖国》……最可贵的是,他对未知的事情从未失去过好奇心。每次老爸和我说起一件新鲜事或者新的写作题材时,他都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一样充满激情。什么叫年轻?这就叫年轻!谁说青春只关乎时间维度,我觉得只要长存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青春便可永驻!……”

——胡世宗之子、著名音乐人 海泉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胡世宗

1980年,我在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当干事,组织军区的业余诗作者孙旭辉、胡宏伟、柳沄、安造计、宋曙春等赴东北边防线采访写作。我们到达了中苏、中朝边境的一些连队、哨所,与守卫边防的战友们交谈,有时还与他们一起上哨值勤。一天,我与战友一起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看到红日从异国的土地上升起,很快就把早晨的阳光洒在我和哨兵的身上,然后洒向我们身后祖国的大地……啊,这瞬间的感悟给了我一个灵感,守卫在祖国边防线上的战士,是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的人!于是我写下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小诗:“在祖国边防最东端的角落,耸立着我们小小的哨所,每天当星星月亮悄悄地隐没,那是我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3)

我们从边防线回来,在机关食堂吃早餐时,《前进报》编辑贾昭衡翻看我的采访本,看到了我写的这首小诗,他二话没说,就拿去发表了。接着,军内外几家报刊都发表了这首小诗。这首小诗被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弘征选用到他编的每年一本的“诗历”之中。

有一天,原沈阳军区党办秘书刘逢春给我打电话,他告诉我,这首诗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了!我说你怎么知道?他说他儿子在北京的一所中学念初中,课本上就有这首诗,这首诗后面是汉代民歌。我兴奋地说,你把课本寄给我吧!逢春说,孩子上课得用,不能给你呀!我想到了我认识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诗兄刘征,我给他写信,请他帮忙。他还真帮上忙了,他帮我联系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鸿苓,张教授是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她给我寄来了两本北师大编的载有这首小诗的初中语文教材,还给我写了信,为把这课本寄晚了道歉。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4)

不断有作曲家朋友向我约歌词稿,我主要写诗,很少写歌词,手上没有给朋友的歌词。这时,曾写出《木鱼石的传说》歌词的诗友张名河跟我说,你那首《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就是最好的歌词呀!既歌唱了祖国,又歌唱了守卫祖国的士兵,朗朗上口,很容易谱曲啊!这样,我就把这首诗当成歌词给出去了。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5)

胡世宗与铁源

最先给这首小诗谱曲的是写出《十五的月亮》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作曲家铁源,他谱的是战士边弹吉他边演唱的那种流行歌,朱晓红在当年央视元宵晚会上深情演唱了这首歌;总政歌舞团谱过《小白杨》和《说句心里话》的作曲家士心谱了这首歌,由郁钧剑在央视“双拥”晚会上演唱了。这时,与铁源同在前进歌舞团的年轻作曲家陈枫跟我说,要给这首诗谱曲。我说你不用谱了,铁源、士心谱过了。陈枫说,不管谁谱过,我肯定谱得更好!我原以为他说大话,但他很快谱出来了,而且立即让我知道了。还不是陈枫告知我的,是铁源给我打来电话,铁源说,陈枫这小子谱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真好听啊,我给你唱几句。铁源就在电话里给我哼唱了陈枫谱的这个歌。铁源的心胸多么宽广,他如此推介一位与他谱了同一首歌的年轻人。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6)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7)

这首歌很快就由蒋大为在“八一”电视晚会上演唱了,我、陈枫与蒋大为在一起交谈时,蒋大为说,这首歌被他一下子就相中了,连他的夫人都说,这首歌有“桃花盛开”歌曲那样的流行潜质。接着阎维文在电视晚会上也高亢动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辽宁电视台导演张丹率队奔赴“东方第一哨”,为女高音歌唱家任丽蔚拍摄制作这首歌的MV。那一年,任丽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她去北京报到的前几日完成了在边防线上的全部录制。她的这个MV受到了观众普遍的欢迎和喜爱,有太多的歌唱家和喜爱演唱的业余歌手选唱了这首歌。我看到网上有关这首歌的视频有470多条。战友王玉祥告诉我,他担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工作系政委时,就有学员参加央视“青歌赛”选用了这首歌,深受好评。这首歌曾获得中宣部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8)

胡世宗与蒋大为

1996年3月,我在“东方第一哨”相识的连队副指导员孙远征给我来信说,他很快就结婚了,他知道世界上有多种优美动听的婚礼进行曲,但他希望在他的婚礼上用《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作婚礼进行曲。接到他的信之后,我立即到辽宁电视台复制了一盘音乐电视带寄给他,我觉得有我们的官兵把这首歌作自己的婚礼进行曲,比获得一个什么大奖还令我高兴。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9)

2021年,我在海南博鳌一个售楼大厅里,听到我熟悉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钢琴演奏的旋律。我循声走到钢琴旁,那是一位白发老大姐在专情地演奏着。在她停下演奏时,我与她攀谈,她说她是北京玉渊潭附近的住户,退休后参加小区的业余合唱团,经常在玉渊潭公园里演唱这首歌。我说我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我请她稍等,马上去住处找来一本由白山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诗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并签名赠送给白发大姐。大姐笑得十分灿烂,她说:“我回北京和我们合唱团的伙伴们说我见到了这首歌的作者,他们一定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0)

胡世宗、王惠娟与儿子海泉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已是辽宁电视台副台长的张丹导演跟我说,想让海泉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晚会上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我说他是流行歌手,唱这个歌合适吗?张丹很有把握地说,肯定合适,效果会出奇地好,会受到大家欢迎的。这是张丹的一个创新的策划。没想到海泉也很乐意唱爸爸作词的这首歌。录制节目的时候,先由电视主播张明采访了我和海泉。当大幕拉开,乐池里是庞大的乐队,舞台两侧是列队的群众歌手,舞台后面是一支由退休军人组成的红星合唱团的大队伍,队形前后错落着,很有力度、气势和新鲜感。那天海泉演唱得激情饱满,意气飞扬,获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台上台下都在唱这首歌唱祖国、歌唱战士的歌。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1)

海泉演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记得有一年,央视7套摄制组在回归祖国的黑瞎子岛拍摄“军营大拜年”节目,我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沈阳军区文工团团长黄晓娟一起奔赴抚远边防线,前进文工团的老团长李广德也在那里,我们参加了黑瞎子岛哨兵升国旗仪式,一起和守卫在那里的官兵们座谈。这次去边防之前,时任边防旅政委的曲道成专门叮嘱我要给官兵们开一次“红军长征”的讲座,我带去了贺敬之题写标题的《红军长征可歌可泣》的课件,还特别到沈阳五爱市场找人订制了一百件白底红字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汗衫、刻录了一百张任丽蔚演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MV光盘,我一位一位亲手送给哨所的战友们留念。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2)

任丽蔚演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3)

胡世宗与朱晓红

在黑瞎子岛上,我看到在通向哨塔的小路旁,耸立着《我们守卫在祖国东极》的歌曲竖牌,那是我应曲道成政委之邀,与部队作曲家刘丹合作,专为守卫黑瞎子岛的哨兵写的歌。但他们这里每天升旗还是必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4)

哨所的歌牌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5)

胡世宗在边防哨所

在到达边防旅的那天晚餐时,挨着我坐着的曲道成的手机响了,手机的彩铃竟然是《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个曲子。这是这个旅的业余电声小乐队制作的。曲道成告诉我,他们官兵的手机都用这个彩铃,就连退役时,在火车站台上离开的和送行的战友们还像对表一样对一下手机的彩铃,不忘自己曾在边防线上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光荣岁月,今后虽然人各一方,但我们的心是永远相连的,战士的心,永远为祖国而跳动!经常在春节前,我会收到许多战友的新春问候,其中就有“东方第一哨”全体官兵的。我跟曲道成说:“我可是第九次到‘东方第一哨’来了呀!”他说:“您来多少次都不多啊!您写出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您是我们战士的知音,是我们最欢迎的人!”我写了大半辈子诗,有他这一句话,足够了!为战士代言,这是我终生追求的最高荣誉啊!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6)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7)

胡世宗

【作者简介】胡世宗,军旅作家、诗人。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1958年15岁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65年22岁出席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0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已创作出版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评论集等文学著作72部(其中包括2006年、2016 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记录岁月长达55年的《胡世宗日记》,计972万字,共17卷);主编、编选文学作品集46部。曾获解放军文艺奖、辽宁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新作品奖一等奖。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作词的歌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获2001年中宣部颁发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系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8)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19)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20)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21)

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瞭望八一专刊胡世宗)(22)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马誉炜将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