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如何出现的(西游记的命名是怎么来的)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命名,无论是人名还是书 名,都希望既文约义丰,又典雅端正。同样,在中国 古代小说史上,命名也一直是作者们苦心经营的部 分。不过,有一些书名在作品势能的衬托下显得很 强大,若抛开原作,似乎也不过尔尔。《西游记》便 是如此,这个命名辨识度很高,那是因为其后隐藏 了大量的形象与情节以及每个人不同的阅读体验 与情感记忆,也就是说,大多数读者对此名都附加 了冲决罗网的渴求与人天神鬼的幻想。如果我们 剔除这些“附加值”,就会发现,“西游记”实在是_ 个非常普通的命名,不过是向西游历的记录罢了。

西游记是如何出现的(西游记的命名是怎么来的)(1)

正因为“西游记”这个名字太普通了,也就有了 较高的重复率,这些重名反过来给学界的研究带来 了重重困难。比如有清三百年间就认为此书的作 者是丘处机,原因便是丘处机有一部同名之作,直 到清代学者从《道藏》里找出了丘处机的原著,才证 明了二者并非一书(详参下文);然而,又因为天启 年间《淮安 府志》记录吴承恩也写过一部同名之书, 从鲁迅与胡适二位先生开始,就将此书的作者再定 为吴承恩,这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文学常识。尽管如 此,学界的质疑_直存在,关键在于《淮安府志》对其 所录的《西游记》并无进一步的说明,所以,此书或许 与《长春真人西游记》一样,只是与传世小说名称偶 同的游记罢了——章培恒先生即指出清初黄虞稷 《千顷堂书目》曾将吴承恩的《西游记》收入“史部地 理类”,据此可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神魔小说《西游记》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简单的书名呢?其命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通过学者们的种种论述,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小说《西 游记》得名的历程

最早自然是玄奘本人的《大唐西域记》,或许最 早提供了“西□记”命名的原型。其故事流传过程 中一直以“唐三藏”、“取经”或“西天取经”之类关键 词为名。此外,金章宗时期(1190—1208)的董解元 依元稹《莺莺传》及此后的说唱作品创作了《西厢记 诸宫调》约一个世纪后,王实甫又据此创作了中国 戏曲史上最受欢迎的名作《西厢记》。同时稍后,吴 昌龄欲与王实甫争雄,另出机抒,选择民间流传极 广的取经故事为本,依“西厢记”之名为此类故事取名《西游记》,这一仿拟《西厢记》的简单命名却迅速 成为取经故事的总称,并流传开来,而当时尚未敷 演为长篇巨著的说经类小说作品也迅速采用了这 —名称。这一点可以从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 解》的记录得到证明,其中有一段对话:

“我两个部前买文书去来。“买甚么文 书去?”

“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 记》去。

“买时买《四书》、《六经》也好。既读孔圣 之书,必达周公之理。要怎么那一等平话?”

“《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

西游记是如何出现的(西游记的命名是怎么来的)(2)

关于《朴通事谚解》的时代,朱德熙先生《“老乞 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一文据书中所记步虚 和尚说法事考定,认为其当作于至正六年(1346)以 后、元亡(1368)以前的二十余年之间②。也就是 说,吴 昌龄的杂剧《西游记》约产生在半个世纪以 前,在这半个世纪中,小说已经迅速接受了这个新 的命名,还产生了相当稳定的说经作品,从《朴通事 谚解》可以知道其作品相当受欢迎——而且,根据 这一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到,小说作品在最初是把 取经故事原来流行的命名与新的命名组接在一起 的,所以在上引对话中,对话者先提了其全名为《唐 三藏西游记》,这个命名可以看作是《唐三藏西天取 经》与《西游记》的过渡形态,而中国古代的小说与 戏曲都有较长的繁名与较短的简称,这个说经作品 的简称正如对话中显示的,便是《西游记》。这或许 是《永乐大典》中所引《西游记》平话的前身抑或就 是它自己。此后,取经故事便在“西游记”的框架下 继续丰满、演化,直到二百余年后,产生了集大成的 百回本《西游记》,至此,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伟绩与 孙悟空上天入地的神通便都有了众所周知的新名 称,“西游记”三个字也从平淡无奇的名目变成了容 括中国文学奇幻想像力的渊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