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样貌(鱼什么都知道)

最近听了一本书,英文名叫what a fish knows,鱼知道什么而中文的书名直接翻译成“鱼什么都知道”光书名就颠覆我对这个一直以为是“记忆7秒”的生物的认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鱼的样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鱼的样貌(鱼什么都知道)

鱼的样貌

最近听了一本书,英文名叫what a fish knows,鱼知道什么。而中文的书名直接翻译成“鱼什么都知道”。光书名就颠覆我对这个一直以为是“记忆7秒”的生物的认知。

说到鱼,大家会想到什么呢?这鱼能不能吃?怎么做这条鱼才好吃?好不好看?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鱼类对于人类最大的价值就是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而在我们的印象里,鱼类一直是一种“冷血的低等动物”。这个结论得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大部分鱼类很少有面部表情。还有很多人认为,鱼类是进化链条上非常原始的物种。UI哪位几亿年前,有部分水生动物走上了陆地,开始进化。而继续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则好像停止了进化,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面对鱼类,人们就是会觉得它们没有意识,也没有情绪,它们甚至不清楚自己周围的世界是怎样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作者乔纳森 巴尔科姆帮助我们了解,鱼有感官,有情绪,有智慧,能学习和创新,它们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会发现,鱼类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物种,它们也具有意识和内在价值的独立个体。

那鱼是怎么感知世界的呢?

在今天,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人类是有感受情感的能力。但动物究竟会不会思考,或者说,动物有没有一定程度的意识,有没有和我们相似的情感体验,这还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这个争议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这个争议的原因在于,有人会说,我们怎么知道动物有意识?比如生活在水里的鱼,我们拿什么标准去判断鱼有没有意识?

如果能理解动物感知器官的运作方式,就能帮我们走进它们眼里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鱼类可以通过视力器官、听力器官、嗅觉和味觉器官来感知这个世界。

首先是鱼类的视觉器官。很多人都误以为鱼是近视眼,只能看清1米以内的东西。包括我。但作者提出,在水里,鱼类看到的物体就和人类在空气中看到的一样清晰。科学研究表明,很多鱼类都能通过更高效的方式类拓宽视野。比如,海马、比目鱼都有发达的眼部肌肉组织,两只眼睛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视野。而生活在中南美洲大西洋海岸水域的四眼鱼,拥有分区的视网膜。他们的眼睛上半部分拥有空气视觉,下半部分能看清水里的一切。还有鱼类,会给眼睛加上更多的技能。比如剑鱼,为了克服深海的寒冷和阴暗,进化除了给眼睛加温的能力。利用肌肉产生的热量,剑鱼眼睛的温度可以比水温高出1~6摄氏度。

这能让它们在追捕猎物时的反应能力,增强了十倍以上。还有对于色彩的感知,鱼类也超过了人类。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现代硬骨鱼都拥有四色视觉,而人类是“三原色生物”。也就是说鱼类看到的色彩比人类更丰富。

其次,鱼类有听觉器官,是可以听到声音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鱼类听不到声音。因为和其他动物相比,它们没有外露的耳朵。直到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冯 弗里施的天才实验,才第一次证明了鱼类有听觉。他在实验室里用一条失明的鲇鱼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研究。在培养了鲇鱼的取食习惯后,他开始在投食前吹口哨。六天之后,他惊奇的发现,当他吹口哨的时候,鲇鱼就会出来等待喂食。

实际上,鱼类不只有听觉,有些鱼类的听觉甚至比人类更好。人类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赫兹到2万赫兹之间。低于或高于这个声波范围的声音,人类是完全听不到的。而有些鱼类却能听到。比如,有些鳕鱼能听到1赫兹的次声波,而美洲西鲱鱼的听力上限能达到18万赫兹。人类只能说是望尘莫及了。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艾娃 蔡斯,还一直研究鱼类能不能区分更复杂的声音。她用饲养的锦鲤进行实验,发现锦鲤竟然能区分出蓝调音乐和古典乐,简直是一位“音乐鉴赏家”。

还有,鱼类有嗅觉哦。我们都知道,鱼是用鳃呼吸的,那“鼻子”就没用了?实际上,鱼的鼻孔是有嗅觉上皮组织的好几层细胞构成的,不承担呼吸的作用,只能用来闻气味。嗅觉对有些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利用“气味”来寻找食物和伙伴。而那些能回到“家乡”产卵的鱼,比如鳗鱼和鲑鱼,能在大海里闻到来自自己“家乡”水的味道。然后顺着由弱到强的气味,长途迁徙,回“家乡”产卵,繁衍后代。

最后,鱼类还有味觉。和人类一样,鱼也有味觉感受器,就是舌头。而且作者说,鱼类还是拥有味蕾最多的动物。鱼类的味觉主要作用是辨别食物。不同种类的鱼会有自己偏爱的食物,甚至每条鱼的喜好也不同。这时候就是味觉帮助它们半段,食物是不是合自己胃口了。如果你养过鱼,可能曾经观察过这样的情况:它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有时会先吃一小口,然后吐出来。反复几次之后,才会最终决定要不要把食物吃进去。这就是鱼在尝味道。

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这四种主要的感官,鱼类还能用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比如,感知地球磁场。鲑鱼的航海事迹很多人都知道,在广袤的大概中生活多年后,它们还能历尽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除了我们说的嗅觉外,其实还需要用到鲑鱼细胞里的磁极晶体。这些磁极晶体能感知地球磁场,帮助鲑鱼辨别方向。

是不是很神奇?鱼就是这种我们需要重新认知的生物。相信不止是鱼类,还有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动物,都有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认知,其实并不然。大千世界,有太多需要我们探索的奥秘,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对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能帮助我们无限扩大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宏观到微观。

除了感官的认知与我们的常规认识大相径庭,鱼类还有情绪呢。留个悬念,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选自“得到”app听书栏目里良舟工作室的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