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

警匪片,一直是港片制作人的拿手创作题材。

可是,在警匪港片的大银幕上,“反黑组”、“重案组”、“PTU”、“廉政公署”、“卧底”、“飞虎队”的相关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但关于“拆弹警察”的故事,却十分罕见。

2017年,邱礼涛、刘德华携手,首次将“拆弹警察”这一题材,搬上了港片大银幕,拍摄了《拆弹专家》。

而2020年12月24日上映的《拆弹专家2》,又以超越前作的过硬质量,在内地院线市场之上,掀起了一阵热映狂潮。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

邱礼涛、刘德华的“拆弹专家”两部曲,虽然在港片大银幕上,引领了“拆弹警察”这一题材的先河,但在华语电影市场之上,它却并非是关于“拆弹警察”的首部作品。

2008年,内地导演高群书就先于刘德华、邱礼涛,组织人马拍摄了关于“拆弹警察”的电影故事——《千钧。一发》。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

作为华语大银幕上的冷门经典,这部《千钧。一发》的知名度,可能不及《拆弹专家》两部曲,但在质量方面,《千钧。一发》却一点也不比“拆弹专家”两部曲差。

《拆弹专家2》自上映之后,评分在观众们的几经讨论之下,从8.1下滑到了7.9。而这部拍摄于2008年的“写实拆弹电影”《千钧。一发》,在经历了12年的岁月变迁之后,依旧保持着8.0的评分,由此足见影片的质量水准。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内地大银幕上的冷门经典《千钧。一发》,同时说一说该片背后的逸闻趣事。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

“拆弹警察”的三个休息日

《拆弹专家2》是在12月24日上映,而有意思的是,这部《千钧。一发》的故事,也是从12月24日这一天,正式开始。

抗战时期,因为日军长期盘踞在东北一带,所以这片土地之下,隐藏着不少战时遗留下来的“炮弹”、“地雷”。

齐齐哈尔市建华分局“危险品管理科”的老鱼,就是专门负责这些遗留“炮弹”、“地雷”排除工作的一名“拆弹警察”。

电影一开始,12月24日这一天,老鱼和助手胡小林受到局长委派,到荒郊集中销毁一批“战时遗留炮弹”,处理完毕之后,老鱼让胡小林将现场录下来,方便后期的报告工作。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4)

工作中,老鱼的积极性很高,因为25日、26日正好是他的休息日。老鱼想赶快结束这一天的工作,回去好好睡一个舒服觉。

01:老鱼休息的第一天

25日清晨,老鱼慵懒地从床上醒来。他打开电视,新闻里正在报道24日的“炮弹销毁行动”,同时也在报道老鱼多年来“基层排雷”的事迹。

看到此情此景,老鱼的心中也不禁产生了一丝得意、自豪。

吃过了早饭之后,老鱼打算到河边摸几条鱼回来。他骑着摩托车来到河边,娴熟地砸开冰封的河面,从冰窟窿里捞上来不少小鱼。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5)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6)

正当老鱼忙得不亦乐乎之际,分局的王局长突然给老鱼打来电话,几名民工兄弟挖下水道的时候,挖到了几颗“地雷”。

挂断电话之后,老鱼明白,自己的休息日可能休息不成了。

老鱼骑着摩托来到现场,在现场负责警戒的“片儿警”同事,也向老鱼介绍了现场的状况。

这些“地雷”因为年代久远,好多都已经失灵了,所以排除难度并不大。解决了这些“地雷”之后,时间刚好到中午,老鱼打算带着自己在河边捞的小鱼回家,继续自己的休息时光。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7)

一回到家中,老鱼发现儿子从部队回来了。父子之间一番交谈之后,老鱼知晓,儿子被安排复员。

此时,帮儿子找一份体面工作,也成为了压在老鱼心口的一件大事。

儿子告诉老鱼,自己也想成为一名“警察”。为了帮儿子完成梦想,老鱼吃完午饭之后,赶到了局里,向王局长询问“参加公安系统的具体要求”。

王局长告诉老鱼,想当“警察”必须得考,逢进必考。

一听到要考试,老鱼心里泛起了嘀咕。自己这个儿子,就是学习不好,所以高中毕业之后才去当的兵。光是学历,就不符合报考标准。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8)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9)

得知儿子参考无望之后,老鱼询问局长,有没有别的办法。

局长表示,有两种特殊情况,可以额外考虑。一种是在部队立过二等功,这一类可以在复员后安排到“公安系统”。另一种是“二级英模”的子女,这一类可以保送警校。

结合自身情况,老鱼发现,自己也不是“二级英模”,儿子也没立过“二等功”,想要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显然是没什么机会。

正当老鱼与王局长交谈之间,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在一家垃圾回收站,发现了两个类似“炮弹”的可疑物体。接到电话后,老鱼连忙赶往现场。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0)

对现场进行勘察之后,老鱼发现,这些“炮弹”是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芥子气毒气弹”。

通过对收破烂儿的小贩进行询问,老鱼得知,这样的“炮弹”还有4个,是小贩10块钱一个收的,存放在大庆的一个垃圾回收站里。

老鱼赶紧向局里报告了情况,申请前往大庆的垃圾回收站,勘察现场。老鱼离开前,将看管“毒气弹”的工作,交给了两位“片儿警”同事。

这两位同事对于“毒气弹”,显然有些畏惧。老鱼安慰二人,这些“毒气弹”和“地雷”不一样,它们不会爆炸,只会泄露。只要看好,别让人乱动,就不会发生泄露事故。

离开时,老鱼看着两位同事,心中不禁一阵释然——儿子当不了“警察”也是好事,毕竟这个行业太危险,哪怕是做个“片儿警”,弄不好也会遇上看管“毒气弹”这样的危险任务。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1)

老鱼跟随科长来到大庆的废品回收站,成功解决了另外4颗“毒气弹”。来回的奔波之下,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02:老鱼休息的第二天

26日清晨,老鱼洗漱完毕之后,打算和好哥们老白一起,去市场上买一些鱼。他刚离开家,就接到了局长的电话。

局长告诉老鱼有紧急任务,让他赶紧回局里。老鱼来到分局门口,刚巧遇上科长。看到同事们一个个表情严肃,“警车”上的“警铃”也一直响个不停,老鱼心中不禁产生了好奇。

毕竟,他参加队伍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2)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3)

来到现场之后,老鱼从同事口中大致了解到了情况。

原来,辖区内的48号院里发现了一颗“土制炸弹”。这个48号院处于闹市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事态严重,市局的黄局长,也赶到了现场,亲自指挥部署。黄局长询问老鱼,有没有“拆弹”的把握。黄局长这么一问,还真把老鱼问住了。

老鱼以前是部队上的工兵,退伍后进入了“公安系统”。多年来,老鱼一直负责的是“遗留炮弹、地雷”的排除工作。这些东西因为年代久远,好多都失灵了,所以排除难度比较小。

这次的“土制炸弹”灵敏度比较高,老鱼心里也没有底。而且,老鱼对于“制式炸弹”比较了解,对于这些“土制炸弹”,他并没有什么研究。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4)

看到老鱼没有把握,黄局长决定,先隔离现场,等“公安部”派专家过来。

可是,北京到齐齐哈尔路途遥远,专家们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老鱼决定,先进入现场,查看一下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现场这个还是一枚“定时炸弹”。老鱼发现,“炸弹”的爆破时间是11点15分,他低头看了看表,已经10点半了,等专家来“拆弹”,显然是不赶趟了。

48号院的燃气管道,与整条街的居民楼相通,一旦“炸弹”引爆,整条街都要受到波及。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5)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6)

老鱼把情况报告给了局长,出于安全考虑,局长让消防队用高压水枪,对“炸弹”进行冲洗。“土制炸弹”本来就制作简陋,如果能让计时装置受潮,必然会导致其失灵。

可是,局长这招“水攻”并没有起什么作用,眼瞅着都11点了,“炸弹”的计时器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跳动着。

面对快要“爆炸”的“炸弹”,老鱼决定去试一试。毕竟,他是现场唯一一个懂“炸弹”的人。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7)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8)

虽然是个“土制炸弹”,但歹徒的设计却极为细致。不过,老鱼凭借自己多年排除“制式炸弹”的经验,分析出了这枚“土制炸弹”的引爆原理,最终成功拆除了“炸弹”。

完成拆除的那一刻,老鱼紧绷的神经,一瞬间得到了释放,而他的身体也随着精神的放松,瘫倒在了地上。

中午,分局的王局长在馆子里点了几个硬菜,要给老鱼庆功。几人正在吃饭之际,王局长的电话响了。

原来,“刑警队”在48号院勘察、取证时,又发现了两枚“土制炸弹”。情急之下,老鱼只能再度奔赴现场。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19)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0)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1)

出于安全考虑,王局长从“特警队”借来了一顶钢盔、一件防弹衣,让老鱼做好防范工作。

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之后,老鱼发现,这次的两个“炸弹”是连着的,一旦一个“拆弹”失误,另一个也会跟着引爆。

看到这次的“拆弹”难度较大,老鱼在动手之前,给老婆打了一个电话,叮嘱她以后要好好生活。

挂断电话,老鱼开始对“炸弹”进行处理。随着第一次的“拆弹”成功,老鱼对歹徒的“炸弹制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之前的经验,老鱼顺利拆除了这两枚“炸弹”。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2)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3)

完成了“拆弹工作”之后,分局的王局长看到老鱼一脸的疲倦,就安排他在27日多休息一天。

晚上,老鱼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结果发现老婆在门口等自己。老婆问起了白天的电话,老鱼轻描淡写的表示,自己拆了3个“炸弹”。结果,招来了老婆的一顿责斥。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4)

03:老鱼休息的第三天

27日清晨,洗漱完毕的老鱼,再度接到了分局王局长的电话,48号院里,又发现了一枚“炸弹”。

老鱼赶到现场,发现这次的情况和之前的不太一样。首先,“炸弹”藏在房顶的烟囱里,十分隐蔽。其次,这枚“炸弹”,是利用手机改装而成的“遥控炸弹”。

为了防止拆除过程中,歹徒突然引爆“炸弹”,老鱼通知局长,加大封锁范围,控制周围的建筑至高点,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在外围观察48号院。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5)

这次的“炸弹引爆装置”和之前的三个不一样,老鱼经过一番摸索之后,找到了拆除的方法。

老鱼紧绷着神经,拆除了引爆装置,结果发现,这枚“炸弹”是假的,里面根本没有“炸药”。

得知是虚惊一场之后,老鱼走下屋顶,准备离开。在楼梯上,老鱼意外撞翻了一个垃圾桶。结果,垃圾桶里掉出来一枚“炸弹”。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6)

这枚“炸弹”的引爆装置,和之前的一模一样,老鱼经过一番分析之后,认为这也是个假货。

老鱼拿起假货,打算丢到一边。可是沉甸甸的分量,让老鱼的心头产生了疑虑。老鱼拆除引爆装置,打开一看,这次居然是真的。

看到“炸弹”是真的,老鱼的心头也不由产生了一阵惶恐,如果刚才真的随手一丢,那可就真酿成大祸了。

惊出一身冷汗的老鱼,想要回去洗个澡、休息一下,局长告诉老鱼,48号院的排查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以防万一,老鱼还得随时待命。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7)

果不其然,下午的大排查中,又发现了3枚“炸弹”。老鱼赶到现场,发现这3枚“炸弹”的设计,和上午的又不一样。

这些“炸弹”真真假假,引爆装置还不停变换,搞得老鱼心力交瘁。老鱼的手,也因为紧张,抖个不停。

看到双手不听使唤,老鱼向局长告假,希望休息一晚上,等调整好了状态,再来拆除这3枚“炸弹”。出于安全考虑,局长同意了老鱼的请求,并将48号院封锁了起来。

晚上,老鱼在家中休息,儿子突然打来电话。

儿子告诫老鱼:别再去拆“炸弹”了,太危险了。老鱼训斥儿子:连长让你去前线,你能因为太危险不去吗?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8)

刚结束与儿子的交谈,局长又打来电话,让老鱼赶到现场。

来到现场之后,老鱼的心中有些不快,他询问局长,不是说好休息一晚上吗?

此时,省厅的领导突然出现在老鱼面前。一旁的局长也解释道,领导对这起案件非常重视,“炸弹”多保留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险。

接到命令的老鱼,对3颗“炸弹”进行了拆除工作。拆除之后,老鱼发现,这3颗“炸弹”也都是假的。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29)

危险排除后,“技术组”继续对48号院进行拉网式排查,老鱼则继续待命。

一番排查之后,又发现了两颗“炸弹”,老鱼再度被调派到了现场。这一次出任务,老鱼的心中总是七上八下,感觉要出问题。

执行任务之前,老鱼给家里人写了一封“遗书”。一旁的科长看到后,斥责老鱼,写这东西太晦气,还让老鱼撕了。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0)

这两枚“炸弹”的设计,和之前的又不一样。

老鱼凭借经验,顺利排除了第一枚“炸弹”。第二枚“炸弹”设计复杂,拆除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老鱼也被“炸弹”炸伤。一旁的同事们,赶紧上前,将受伤的老鱼送往医院。

故事的最后,老鱼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电视上播放着“48号院炸弹案”告破的消息。

48号院原本是一家非法的烧鸡加工作坊,“制弹歹徒”原本是这家作坊的员工,作坊老板以各类奇怪理由,克扣了这名员工的全部薪水,追讨无果之后,这名员工利用“土制炸弹”,对老板展开了报复。

因为“炸弹”制作成本较高,所以有几个“炸弹”里,歹徒并没有放置“炸药”。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1)

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

这部《千钧。一发》改编自真人真事,故事原型是齐齐哈尔市发生于2003年的“萨拉伯尔酒店炸弹案”。

而片中老鱼的人物原型,就是齐齐哈尔建华分局防暴支队的助理调研员——于尚清。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2)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3)

2003年9月1日,第三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隆重开幕之际,齐齐哈尔市的萨拉伯尔酒店发生了一起“炸弹勒索案”。

“一线民警”于尚清在两天的时间里,拆除了酒店里的11枚“土制炸弹”。在拆除最后一枚“炸弹”时发生意外,于尚清右手拇指、食指被炸断,右耳失聪、左眼失明、右腿因受伤成为残疾。

危险排除后,“警方”通过对案件调查得知,疑犯谷树坤原本是酒店的工作人员,因为薪资问题与老板发生纠纷。

谷树坤有一个朋友贺景新,这个贺景新从事过爆破相关工作,二人一番商议之下,决定通过“炸弹”对酒店老板进行勒索、报复。

案件侦破之后,于尚清警官在2004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005年又被授予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4)

2008年,高群书将这位基层“拆弹警察”的故事,搬上了电影大银幕。

不同于《拆弹专家2》的大场面、大制作,这部制作成本只有300多万的《千钧。一发》,以写实的风格、琐碎化的生活日常,展现了这位“基层小警察”的普通人生。

《千钧。一发》在整体的剧情编排、人物塑造之上,做得十分出色。影片并没有对主角进行“神化”设计,反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展现了其“人性化”的一面。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5)

与《拆弹专家2》里断了一条腿也要坚持工作的“潘乘风”不同,《千钧。一发》里的“老鱼”对工作并没有太多执着。

上班时,老鱼也会想着早早收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在生活中,老鱼也会为儿子找不到工作而忧虑。

面对“炸弹”时,老鱼也会害怕、也会紧张,一开始他也提议等“公安部的专家”来解决问题。

可是,面对“即将爆炸的炸弹”,老鱼还是站了出来。不为别的,一切都是职责所在、形势所迫。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6)

真警察出演男主角,还拿下了影帝‍‍

这部《千钧。一发》拍摄时,高群书导演找了一名真警察出演“老鱼”的角色。片中出演“老鱼”的马国伟,原本是哈尔滨靖宇派出所副所长。

影片策划之初,高群书想邀请故事原型于尚清,本色出演。可是因为于警官身上有旧伤,不方便参与拍摄。于是,高导又看中了当时在“派出所”执勤的马国伟。

因为本身就是东北人,而且还是“警察”,马国伟身上有不少电影角色的特质。而在影片中的生活化表现,也让故事的镜头极具真实感。

在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马国伟凭借这部《千钧。一发》拿下了“最佳男主角”的奖杯,成为了“金爵影帝”。而《千钧。一发》也获得了最佳电影的提名。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7)

作为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王家卫对《千钧。一发》大加赞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表示:

《千钧。一发》从一个特殊角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群,体现出了对社会中小人物的关怀,片中黑色幽默的情节也令人难忘。

而对于马国伟出演的“老鱼”,王家卫也给予了肯定,还表示:非职业演员的表演自然、真实,感动了所有人。

拆弹专家姜文版(内地版拆弹专家)(38)

拿下影帝之后,马国伟再度回到了自己的“警察事业”之中,这部《千钧。一发》也成为了这位“金爵影帝”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

2008年的内地院线市场之上,《非诚勿扰》、《画皮》、《赤壁》、《叶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木乃伊3》等作品凭借强大的演员阵容,成为了票房市场上主流。

这部《千钧。一发》虽然制作精良,但在演员阵容上缺乏流量,最终被票房洪流淹没,成为了国产大银幕上的一部冷门经典。

一晃眼12年的时间过去了,再度回顾这部《千钧。一发》,片中写实化的生活故事,依然能触动不少观众的内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