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

初谈三国

写在前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首先声明一点,历史文章系列的题材均属于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后的原创,不代表任何学派、个人和网络,本人虽然才疏学浅没有资格谈古论今,但是看过一些号称著名人士的分析后并不敢苟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后人的我们都无法的知晓真正的历史是如何的?所以,根据史料得出自己观点、看法的同学都是好同志,没所谓对于错,我初读《三国演义》是在高中的时候,整个高中我看了不下4、5遍吧,想来至少10年矣,当时年少无知,羡慕桃园三结义的豪情壮志;钦佩隆中已定三分天下的睿智;向往乱世英豪群雄割据横三天下的剑戟;后来也是当时的语文老师指点我看《三国志》告诉我小说和正史的区别,随后的多年间,从未淡去却对三国的热爱,毕竟只有乱世出英雄,七尺男儿逢此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名!而三国时期正因为文臣谋士、群雄武将的辈出,所有身怀才能的人都有暂露头角的机会,三足鼎立的三方势力之间相互制衡尔虞我诈,权术、才干、智谋、武艺相互缠绕才赢得了后世不断的推崇。

本文是简要介绍三国,即使是完全不知道这段历史的小白读完也能对三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然,其中肯定要有我的个人看法和总结,肯定有不足之处或者稍有偏差,毕竟能力有限,把自己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精力都付出在这上面了,请大家能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1)

隆中对

时间:

众所周知,秦朝后便是楚汉争霸,随后汉高祖刘邦知人善用在张良、韩信、萧何、陈平和周勃等人的辅佐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建立400多年的大汉王朝,大汉王朝鼎盛时期成为西汉,后来(详细内容今后可能会推出介绍)光武帝刘秀在南方建立的汉王朝,史称东汉(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而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三国,主要的政权分别是曹魏集团(老大)、东吴(老二)、蜀汉(老三),促成这种三国鼎立局面的便是大家所熟悉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了想一统天下的曹魏集团,在此之前,曹魏已经是统一北方的老大了,东吴也是经历三世国富而民强,只有蜀汉的先主刘备惶惶于天下,终于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了自己的根据地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才有了后来的蜀汉政权。

从时间上,大家所感兴趣的是三国成立之前群雄割据互相吞并的东汉末年,而历史上真正意义的三国时期是从曹丕篡汉称帝开始的,而曹丕称帝是公元220年,而这的第二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再过一年刘备就起兵伐吴并且在夷陵兵败,又一年刘备就去世了!然后又过了6年孙权也称帝了,三国就正式成立,而此时很多三国形成前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已经去世了。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获得了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从而占领了西川,夷陵和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大火所烧就是现在成为火烧连营的战役后,刘备逃亡到白帝城便有了白帝城托孤,此后荆州大部归于孙权,诸葛亮辅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之后的数十年内,诸葛亮和姜维都次北伐曹魏,但是始终没能改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政权后期落入了司马懿手里,公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灭蜀,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自立就是后来的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当时的中国,自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代这就概括了三国的历史经过。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2)

武圣关羽

这里提到补充两点:

一、刘备伐吴和关羽之死两个事件肯定有某种关系,关羽的死亡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我在此给出我的看法,第一:最主要原因,当时刘备集团再收复西川后实力大增!可是相对于魏国还是弱,但是西川养兵发展有余,而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是刘备匡扶汉室的报复,而且三方势力相互制衡,攻一方,怕另一方偷袭!所以,我的观点是,刘备想灭掉东吴后,与曹魏集团形成南北对峙,分庭抗礼!效仿当年楚汉争霸,只要灭掉东吴,不单是实力会大增,目标也统一,否则,始终无法全力以赴跟曹操放手一搏,随时要防御东吴变脸!而,当时实力大增的刘备肯定有些膨胀,想一鼓作气完全这个计划!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刘备当时吃掉东吴,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水路大军可以齐头并进,也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那么,毕竟和东吴还是名义上的联盟,要维持刘备自己“仁德”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找个合理的借口去伐吴!

所以有了第二点:桃园结义毕竟是演绎小说虚构的!关羽和张飞只是刘备的部下!当然,可能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时期所以肯定有超越君臣的感情,但是,像演绎里的兄弟之情是不可能的!古代对于,尊卑出身看的非常重!所以,纯粹的兄弟情是不可能的!而,关羽后期目空一切,视天下英雄为无物,对孔明以及当时刘备集团的很多中上层领导关系都不好!这一点从关羽落难,刘封,孟达等部下将领没有出手相救就能看出来,关羽成为荆州的统帅后,从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对刘备很多做法都有意见并且说三道四!刘备的很多手下对关羽都有意见了,而刘备也觉得关羽越来越不服从管理了!所以想借东吴之手杀掉关羽,正好给自己一个理由灭吴!当时关羽落难,整个荆州内部没人搭救,就算是关系再不好,也不至于不出手吧,即使关羽死了,刘封等也一定会受到处罚的,但是为什么不怕?除非是上头比关羽还高的领导授意了,所以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不去支援自己的直属领导肯定是有更高的领导指示了!那这个人不是刘备至少是诸葛亮级别的,诸葛亮和关羽不和谁都知道!而关羽当时攻打樊城,兵力根本就不够,从头到尾都没见上面派增援下来,直到兵败被抓到东吴杀害也没见上面管过,就能看出,上面领导根本不想救他!而当时多了马超和黄忠这样的将领自保和攻吴足够了!

我觉得刘备如果这样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不过,造化弄人,也可能是刘备过于膨胀也有点目中无人,被陆逊在夷陵一把大火打败了!试想,没有陆逊的话,刘备能把吴国吃掉,好好治理发展几年,南方的兵马,钱粮和税收要比北方多一些!东吴也是出人才的地方!结局就很难说了!

总结一下,如果这件事做成了,就是一举三得,第一,可以实力大增可以与曹魏形成南北对峙!第二,去掉了内部矛盾点的关羽!第三,能收复东吴,人才和实力都会大增,还能解除后顾之忧!

二、司马昭之死,我曾经学过一点传统文化,里面有句话叫“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我们都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让我想起东北王张作霖(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说过的一句话:“老天爷这种事情,你可以不信,但是你必须得敬着”,所谓“头上三尺有神冥”,有一种古代人的气节就是,你可以杀了我但是不能侮辱我,所谓坏事做尽,千夫所指,必然遭天谴!而曹操当时把汉帝当成掌上玩物,可曾想到短短的数十年,自己的后代也沦为他人的玩物,难道不是天理循环吗?我喜欢的读历史的原因便是于此,学古悟今!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3)

地域: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4)

三国地理图

首先有一点要明白的是,中国历史早期的朝代疆域与现在的我国领土不一样,现在我国是包含了56个民族,古代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人口相对来说较为密集的区域都是围绕着水源,属于三国也是如此,主要的战役也大多发生在中原地区,各个政权的边缘,具体如图。

曹魏基本拥有整个华北地区,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与东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这里普及一个知识点,现在我国的南北方分界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很多同学都一直以为以长江为界,这是不对的,我给我身边的好多朋友普及过这个知识点)。据史料记载,三国形成初期,魏国有4432881人;蜀国人口有1082000人;吴国2562000人;加上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三国末期约有3000万人,这段历史虽然精彩但是对老百姓老说是非常残酷的,三国人口数量不及东汉任楼峰值的40%,而三国基本上算是我国历史上死亡百分比最多的一个时期。蜀汉与东吴对峙于三峡(失掉荆州后),刘备只是在赤壁之后才有了自己的地盘的。东吴当时面积比较大,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现在的越南地区,总的来说,当时刘备的地盘最小,人口数量最少,虽然有赵云、关羽、张飞、黄忠和马超这样的虎将,又有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样的谋士,但是相比曹魏集团来说人才还是十分匮乏的,说白了,就是厉害的人物有,但是中层的领导人跟不上,有点脱节的意思,而曹魏集团文臣武将都是很多的,所以综合国力来说,蜀汉要差很多。具体重要人物的介绍随后我会做专题报道,感兴趣的朋友等待一下,毕竟纯手打的时间和精力都需要投入。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5)

铜雀台

历史经过: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弄权乱政,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代表人物张角,从此开始了100年的战乱。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大将军何进引董卓进京控制了朝廷,这个时候刘备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但是后来由于腐败刘备只做了平原县令,此时的曹操也是政府的公务员逐渐的接近董卓,并且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董卓这个人祸害朝廷,奸淫后宫反正是无恶不作,地方州郡的长官逐渐脱离朝廷的控制形成军阀割据,再曹操刺杀董卓(孟德献刀)失败后军阀一起会盟讨伐董卓,因为军阀都有自己利益和心思当然会失败,随后王允利用貂蝉施离间计,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和郭汜(原先董卓的手下)控制了朝廷,曹操也起兵参与讨伐董卓,并在天子逃亡的过程中得到了天子,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张绣、刘备等割据势力,控制的势力范围逐渐变大,后来又在官渡之战火烧袁绍势力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曹操在灭掉袁绍这个四世三公后,实力大增,刘备也被打的一路往南跑,《三国演义》中关二哥著名的斩颜良诛文丑白马之围和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曹操统一北方实力大增想一扫天下,所以趁着荆州刘表病亡,讨伐荆州,此时刘备也在荆州,曹操大军杀到,刘备只能退守夏口,此时的江东已经经历了孙坚、孙策到了孙权,实力稳定但是也知道曹操在于天下,东吴难以自保,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随后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大败曹操,曹操退回北方

这就奠定了三国形成的局面,《三国演义》中描写著名的类似“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铁索连环计”等等还有曹操著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刘备也乘势占据荆州五郡,随后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退回北方后,击败了马超、韩遂等部,曹操让马超杀的割须、弃袍也是在这个时候,随后消灭了剩下的一点割据势力。刘备这时候实力大增,随后《三国演义》中讲大将关羽攻打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一度威震华夏,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围,曹操又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说实话,关羽对于蜀国的贡献,早期追随刘备不提,整体来说是过大于功的,关于总总传说,再随后介绍关羽这个人物时会详细的展开,武圣关羽就死在这个时候,《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刮骨疗毒”“单刀赴会”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张飞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手下的人暗算被杀害的,还有就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正是神医华佗,但是后来华佗被曹操杀害了,乃至于华佗好多的医术都没有传承下来。

曹操不久后也去世了,曹丕于洛阳篡汉称帝国号“魏”,三国正式开始,后来刘备延续汉朝,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被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老将黄忠也是在这个时候战死的。刘备逃亡到白帝城,白帝城托孤后刘备去世,诸葛亮开始辅佐后主刘禅。随后孙权也于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维持了40多年。

诸葛亮辅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国演义》中著名“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马谡失街亭,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收姜维,点四十九盏明灯,星落五丈原”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魏国的大权,趁诸葛亮刚死,蜀国国力又空虚,派兵进攻蜀国,灭掉蜀国,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随后大举供吴,东吴灭亡,结束了三国时代进入西晋时代。

这就是三国大致的经历过程,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能初步有个印象,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我随后会持续展开。关于关羽之死也有很多的说法,老实说,看《三国演义》时,我特别喜欢关羽这个角色,现在关羽能在人们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也是于此,在此我给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最主要原因,当时刘备集团再收复西川后实力大增!可是相对于魏国还是弱,但是西川养兵发展有余,而三足鼎立的局面很难达到刘备匡扶汉室的报复,而且三方势力也复杂,攻一方,怕另一方偷袭!所以,我的观点是,刘备想灭掉东吴后,与曹魏集团形成南北对峙,可以全力以赴对付曹魏,分庭抗礼!效仿当年楚汉争霸,只要灭掉东吴,不单是实力会大增,目标也统一,否则,始终无法全力以赴跟曹操放手一搏,始终要抵挡东吴!而,当时实力大增的刘备肯定有些膨胀,想一鼓作气完全这个计划!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刘备当时吃掉东吴,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水路大军可以齐头并进,也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了!那么,毕竟和东吴还是名义上的联盟,要维持刘备自己“仁德”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找个合理的借口去伐吴!所以有了第二点。

第二:

桃园结义毕竟是演绎小说虚构的!关羽和张飞只是刘备的部下!当然,可能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时期所以肯定有超越君臣的感情,但是,像演绎里的兄弟之情是不可能的!古代对于,尊卑出身看的非常重要!所以,纯粹的兄弟情是不可能的!而,关羽后期目空一切,视天下英雄为无物,对孔明以及当时刘备集团的很多中上层领导关系都不好!这一点从关羽落难,刘封,孟达等部下将领没有出手相救就能看出来,关羽成为荆州的统帅后,从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对刘备很多做法都有意见并且说三道四的!刘备的很多手下对关羽都有意见了,而刘备也觉得关羽越来越不服从管理了!所以想借东吴之手杀掉关羽,正好给自己一个理由灭吴!当时关羽落难,整个荆州内部没人搭救,就算是关系不好,也不至于不出手吧,即使关羽死了,刘封孟达等也一定会受到处罚的,但是为什么不怕?除非是上头比关羽还高的领导受意了,所以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不去支援自己的直属领导!肯定是有更高的领导指示了!那这个人不是刘备至少是诸葛亮级别的,诸葛亮和关羽不和谁都知道!而关羽当时攻打樊城,兵力根本就不够,从头到尾都没见上面派增援下来,直到兵败被抓到东吴杀害也没见上面管过,就能看出,上面领导根本不想救他!而当时多了马超和黄忠这样的将领自保和攻吴足够了!

我觉得刘备如果这样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不过,造化弄人,也可能是刘备过于膨胀也有点目中无人,被陆逊可打败了!试想,没有陆逊的话,刘备能把吴国吃掉,好好治理发展几年,南方的兵马,钱粮和税收要比北方多一些!东吴也是出人才的地方!结局就很难说了!

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述三国的经过)(6)

总结一下,如果这件事做成了,就是一举三得,第一,可以实力大增可以与曹魏形成南北对峙!第二,去掉了内部矛盾点的关羽!第三,能收复东吴,人才和实力都会大增,还能解除后顾之忧!

通过这篇文章介绍,是否对三国有了初步的认识呢?欢迎留言关氵主,小编会继续努力持续带你了解三国这段精彩的历史!

2017.4.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