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哪个区属于富人区(青岛哪个区市最趁钱)

青岛哪个区属于富人区(青岛哪个区市最趁钱)(1)

谁是青岛最趁钱的区市?

近日,青岛市统计局官网公布了2022年10个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数据。

从总量上看,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收入最高,达252.7亿元;崂山区排名第二,进账200亿元;城阳区排在第三,为142亿元。

前三名的位次,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

但四至六位,出现相当大的变动。2021年,即墨、胶州和市北,分别占据这3个位次。2022年则变为了胶州、即墨和市南。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李沧被莱西超越,排名落到第十。

总额只是表象,当融入人口等数据之后,青岛各区市财政的富裕程度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

青岛哪个区属于富人区(青岛哪个区市最趁钱)(2)

1

需要说明的是,之前一些区市公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与本次青岛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有出入。

比如市南区,曾提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百亿以上,但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91.9亿。其中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统计口径、数据进一步核算等。

从增速上看,2022年10个区市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崂山以8.3%的增速高居第一,胶州与莱西均为8%。黄岛、市南、平度表现稳定,分别为6.9%、5.8%、5.6%。

其他区市增速则直接掉到1%及以下。其中,市北出现负增长,增速为-1.9%。这与市北去年4.6%的GDP增速形成不小反差。

城阳、李沧、即墨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与GDP正相关。直白一点说,就是GDP增速不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也低。

值得一说的是李沧,增速虽然不高,仅为0.2%,但这是李沧自2019年以来,此指标首次转正。

青岛市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2019年李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6亿,当年增速6.08%。

如今的数据还不到彼时的一半。不过,李沧的“钱袋子”缩水,很大原因在于之前的“虚胖”。

前些年,李沧一主要领导落马后,通报中提到:2017年至2020年,盲目追求财政收入“过百亿”目标,要求职能部门虚增财政收入、编造虚假数据,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经过两年多的正本清源,李沧正逐步走向正轨。

青岛哪个区属于富人区(青岛哪个区市最趁钱)(3)

2

2022年,各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另一个明显变化,是税收占比减少。

2021年,青岛税收占比74.2,2022年为69.2%,下降了5个百分点。

收税占比,一直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度的重要指标。税收占比高,意味着除了税收之外,行政收费、罚没收入等比较少,因此透过这一指标,能窥视区域营商环境的底色。

但是,2022年税收占比减少,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减税。

青岛透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在600亿元以上。去年青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73亿元,2021年为1368亿元,2022年减少近100亿。不过,增幅却是正数,原因在于刨除了降费减税的因素。

减税费用实实在在,直接拖累了税收基数,所以税收占比被拉低。

以市南为例,2021年税收占比90%以上,2022年降为86%。莱西的情况同样如此,2021年税收占比85%,去年降到了80%。

税收占比超过80%,其实还是比较理想的数据。

崂山的税收增速全市最高,仔细分析其数据可以发现,崂山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均为负增长,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暴增。

这说明,崂山起码没有为了“冲业绩”在民生等领域采取非常规手段。而在国有资源、资产的运营方面,有比较大的动作。

青岛哪个区属于富人区(青岛哪个区市最趁钱)(4)

3

面积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仅看“钱袋子”总量,并不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的真实财力水平。

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视角。收入支出,毕竟要以人为计算单位。

以此指标计算,青岛10个区市的排名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首先,崂山、市南的含金量突显出来。崂山人均3.91万的水准,即使放在国内一线城市,都算是高的。国内城市中,上海人均最高,为2.8万左右。黄岛、城阳和胶州组成第二梯队,人均在1.09万与1.28万之间。

其次,各区市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即墨、李沧、平度人均低于8000元,平度人均数据只有5100多元。人数多,人均少,通常意味着财政压力比较大。

再一个,莱西市与市北区人均数据几乎一样,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莱西税收高,得益于这两年工业的突飞猛进。

去年前10个月,莱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05.3亿元,同比增长11.9%。2022年全年,莱西落地290个过亿元项目,投资过50亿元项目6个,开工过亿元项目165个。

其中,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整车16万辆,实现产值70亿元;总投资60亿元的碳一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单体羊奶粉生产基地宜品乳业正式投产。

不仅是当下,未来一段时间莱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扬都会有持续的支撑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