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土地兼并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

元朝是我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他对于结束自五代以来,中华大地上同时存在数个政权的割据状态,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统治者们对内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导致了蒙古军事贵族的统治并没有延续太久,那么除了我们所素质的民族压迫,元朝后期还有哪些严重的社会危机呢?今天来和大家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土地兼并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1)

农民的负担极为沉重

几乎所有的封建王朝到了末期都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土地问题始终都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蒙古贵族与官僚一直不断的掀起了一场土地兼并的狂潮,曾经在南宋时期颇为富庶的江南地区,佃民们已经没有什么财产了,知道在地主家里充当佃农,受到残酷的剥削,遇到天灾人祸无法缴纳租税的时候,只能向地主借高利贷,好不容易熬到了收获的季节,结果粮食全都交给了地主,等于自己白辛苦了一年。不仅如此,根据《元史-刑法志》的记载,地主几乎拥有杀死佃农的权力,它规定地主杀死佃农需要杖一百七,征烧埋银五十两即可。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平等状况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土地兼并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2)

寺院僧徒使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元朝的统治者希望用宗教来控制民众,因此在全国大肆扩建寺院并且招揽了一大批僧徒。因此当时的寺院势力十分猖獗,侵占许多的社会财富。到了元顺帝的时候,光一个嘉兴路,就有僧道多达2700余人,而这些所谓的僧徒其实并非是真正的信教者,只不过是是少数寺院大地主的佃农,元朝当局将大量的土地划给寺院,数量令人叹为观止。根据《元史-顺帝纪》记载,还是这位亡国之君曾经拨付山东土地十六万两千余顷用以建造大承天护生寺,可见其规模之大。而且这些土地归属寺庙后,既不能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也没有能够救济老百姓,所得的钱财无非就是进入个别贵族和寺院地主的囊中罢了。

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土地兼并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3)

蒙古官僚以“赐田”和“职田”形式抢占土地

其实寺院所抢占的土地与蒙古官僚掠夺的比起来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蒙古官僚经常以“赐田”的名义来剥削农民。而这种极其严酷和不平等政策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元朝皇帝。而且这种“恶习”随着统治的深入更为变本加厉。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赐田也就不过百顷的事情。可是到了元朝后面即位皇帝在位时期,赐田最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顷,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整整翻了50倍。此外元朝皇帝还给予手下的官僚以“职田”,也就是根据你职务的高低来分配土地。比如三品官员的佃户数量就可以达到五百至七百户。这些称谓地主的官僚阶级,对于农民更是进行了残酷地剥削,元武宗在位时期,一个大臣每亩租粮达到了四石,简直就是天价。

元朝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土地兼并的现象为何愈演愈烈)(4)

由此可见,元朝统治者对于土地政策的调整是极其荒谬的。使得大多数老百姓沦为被剥削的工具,供他们在享受奢靡的生活。要知道封建社会的结构犹如一个“大金字塔”,当庞大的地步无法支撑起整个塔的重量的话,它就会被颠覆。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