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1)

“如何像挑选橘子一样,找到适合自己静心的方式?

静坐容易肚子饿怎么办?

为什么玩游戏腿不麻,静坐一会就麻?

静坐和禅的关系是什么?

静坐的手势有什么特别含义么?”

每月一期干货满满的线上公益课导师问答来了,除了以上的问题,导师还教给大家一些让生活中保持心轻柔,以及快速让心回到正念状态的趣味小方法哦~

01

调整所缘

Q:静心时如果将心放在某个所缘后觉得不舒服,过程中可以几次更换至舒服的位置吗?还是鼓励从一而终?

这些都是外在,如果身体酸痛,可以换脚,调整身体。

心也是一样,如果用力,还是没有找到舒服感,可以调整,找到舒服的位置,放在那里。

换这个位置,就好像我们买橘子,我们要找又甜又好吃的橘子,找一个压一下,硬硬的,那就可以再换下一个看看,可以一直找,直到找软软甜甜的橘子。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2)

所以,打坐也是这样,可以换。找舒服的地方很重要,如果找到了,就把心先放在那里。我们的心就好像小朋友,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命令我们,如果别人命令我们,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如果小朋友很顽皮,父母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打骂,孩子因为害怕被打骂不顽皮了,同时也学到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另一种父母,如果孩子顽皮,就讲道理告诉孩子。

不同的办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用第二种方法,小朋友会比较舒服,不被逼迫,而是自愿。心也是一样,不喜欢用力,对抗,压迫。

02

身体发沉

Q:打坐脑袋和身体发沉是什么原因?

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只是现在的描述,表示这位同学太用心打坐,因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很忙碌,之后马上来打坐。也或者,对方觉得这是课程的作业,把这个当成了任务。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快乐静心,是希望能改变习惯,让大家有好的方法,在生活上。改善自己的心,只是这样的心态,如果太专心,就会脑袋身体发沉。

也可以先洗澡,拉筋,让身体放松一下。告诉自己坐下去就是来休息,不用太刻意。有的人太刻意,我要正确的坐,然后就太用力。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3)

好像小朋友去玩儿电动,他喜欢,觉得好玩,就可以一直玩儿,虽然会腿麻,酸痛,但是还是会一直坚持。但是玩儿电动心是往外,来静心打坐,心是往内,我们的知觉会比较圆满。游戏带来的身体酸痛,小朋友会不在意,但是结束后,就不舒服了。

我们抱着好玩的心态,同时调整身体,让身心都舒服,这样才是长久的。

03

身体发麻

Q:打坐时候全身发麻很轻微的,好像通电一样,这是好的现象吗?

要先知道,这位学员是舒服还是痛苦的。如果是痛苦,就改变坐姿,走一下,再回来。如果是舒服的,这样的是很好的,可以继续坐。

有些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就继续坐,内在就很轻松,整个身体膨胀,扩大。如果能继续深入打坐,这是很好的现象,继续静坐,不要怀疑。

04

太过用力

Q:静坐时候总是太过用力怎么办?

和刚刚的一样,就是太专心,好像我们要观想,内在的所缘,水晶球,太阳等。

在课程中,说要去观想,但是很多人习惯,就是看东西张开眼睛。当我们闭上眼睛,是用心来观想,但是很多人习惯是用眼睛看东西的方式来观想:眼皮和眼珠就会用力压,这样就会让我们眼睛痛,头疼。静坐时候就没有得到快乐。

解决方法就是试试看睁开眼睛,然后再慢慢闭眼。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4)

对公益静心课感兴趣可以私信哦

或者试试这样的练习方法:能想象自己体内有肠胃吗?想象水晶球也是一样,先感觉体内是空空的,肚子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好像水晶管子一样。想象一个水晶球,让它浮在肚子里面。睁开眼睛,感觉一下。然后再站起来,试试观想5秒钟。在我们读书时候,停5秒,想象体内有水晶球;刷牙时候,停5秒,观想水晶球……这样算是一个好玩、同时有效的练习。

倒垃圾时候,蹲马桶时候,走路时候,坐地铁时候,都可以5秒试试观想。然后就慢慢变成10秒,50秒,3分钟,睁眼时候,都可以。

这样静坐时候,就可以记住这种感觉,不用太专心,但是又可以马上调整心舒服。

在办公室时候,都可以练习。练习到睁眼,闭眼都轻松观想,静坐就很轻松了。

05

坐姿

Q:静心过程呼吸不舒服,胸口压石头一样

要调整坐姿,可能因为不常坐在地面上,可以试试先坐椅子上练习,如果能调整好了,就慢慢再练习盘腿坐。刚开始可以靠椅子背,但是不建议长期靠着,因为这样打坐后会酸痛,身体自然是直直的,如果经常靠背,背就会弯了,也会让心不舒服。

另外,呼吸要调整好,同时还有坐姿可能不太正确。打坐开始,要调整自己的心,先看看大自然的画面,听好听的音乐。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5)

好像我们看书一样,我们认真看书时,并不会留意我们正在呼吸,但是如果呼吸不舒服,看书时候就会自然的调整让呼吸顺畅。

静坐时候也是一样,如果不舒服,就马上调整。这样当我们身体不酸痛了,闭上眼睛,耳朵也在听引导或者音乐,当心静定了,也不会留意呼吸了。

调整好轻松舒服的姿势,我们就不用去特别关注哪里不适了。放下眼耳鼻舌身,好像5个门一样,把5个门关掉,就可以专注于心了。

06

静坐中感到饿

Q:为什么打坐时感觉非常饿呢?

日常时候,我们做什么,心就专注在那个事情,但是静坐时候,心是回到体内,知觉比较圆满,让我们和自己在一起,这时候知觉比较敏感,会知道肚子饿了。如果特别饿,就先去吃饭。如果只是感觉,那可能只是自己的想法,就先不用管。

其实这也是静坐的益处,因为心一整天都在向外追逐,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心都在想东想西,我们来静坐了,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下在做什么。就有知觉。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6)

有的人,头疼,脚痛,其他时候没有觉得,但是静坐时候,就会觉得背很疼,脚很疼,因为我们在平日,没有理会而已,身体酸痛已经存在,只是关注别的事情没觉察。当静坐时候,就会感受到了,哪里痛,哪里不舒服。

发现了后,就可以去运动,去拉筋。经常打坐的人,身体相对更健康,原因就是这样,因为很多人不管身体,也不知道怎么观察,生病了去找医生,医生会问,你那里不舒服?那时候自己才去检查自己。但是打坐,自己日常就去检查了,这也是打坐会健康的原因。

07

手的姿势

Q:静心静坐与禅坐有何不同?为什么静坐时是右手放在左手上,右手食指碰左手拇指?有特别意义吗?双盘和单盘有什么不同?

右手放在左手上,右脚放在左脚上,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左右是不同的。体内也是不同的。这样是调整,让我们两边的身体平衡。

右手食指碰左手拇指,这也是一种闹钟。在我们静坐时候,手这样放着,当没有觉知时候,睡着了,就会身体往前,这时候两个手指就压到,“提醒”我们的坐姿不正常了。如果身体往后倒了,两个指头就会分开了。这就是手指的意义,但是如果不舒服,就怎么放都可以。这只是正确的方法和意义。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7)

静坐静心是一样的,禅坐是有关入禅,达到“刹那”的程度,但是基础的都是一样的。差别是,如果心细腻到一个程度,就能入禅。禅表达心静定,完全没有想什么的状态。

心没有联想到痛苦、生气、担忧、散乱、怀疑,表示心定了。

举例来说,当我们站在河水的一边,想过河要划船到对面,船就是我们的工具,我们刚开始打坐,静坐,静心,观想所缘,或者默念,这个算是一种工具,也就是我们的船。当船到对面了,我们从船走上岸,就是入禅。放下这个船,就是禅定了。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8)

我们到达这个程度,就不用观想和默念了。要定到一个程度,才叫做禅。

到了对岸,还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做,不要散乱,不要怀疑,继续坐,不要想,这样才是正确的。好的静坐体验,会自己出现的。

双盘好像双腿绑在一起,会觉得比较稳,如果你的筋比较松就可以,但是有的人,筋没有那么松,就是坚持忍耐为了双盘,那就把注意力都专注在腿上了。那样就没有必要。打坐可以有很多姿势,关键是心。

08

细腻轻柔的举动

Q:在生活中如何训练:动作快,但是心却是轻柔的?

前情提要:7月导师答疑曾经提到,生活中举动也会影响心的细腻程度,动作轻柔,心也会轻柔。比如要出门赶时间,把柜子里的鞋子拿出来,扔在地上,和弯下腰轻轻放在地上,这两个动作对心有不同的影响哦,轻柔的动作会让我们的心细腻,虽然赶时间,轻柔的举动也可以很快速,这个可以慢慢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事情很多很急,我们动作要快。而太赶时间的话,会忘记照顾心的感受,让心很紧张,比如走路、拿放物品都发出很大声音,这个时候心会比较粗糙。

但当我们知道,外在影响内在,下次生活中大家可以练习,做事快但是轻轻的。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9)

比如关门,怎样可以关门但是没有声音?或者开灯时候怎样开,才没有声音?怎么放水杯没有声音?脱鞋后,怎么放鞋没有声音?没有正念的人,进门后鞋子就随便放,然后就走过去了。那时候,心一定是放在外面的。

问一个问题:大家现在的手放在哪儿?如果没有问,大家就没有留意自己的手放在哪里。但是问了之后,才意识到,手在桌子上。

人经常想东想西,想过去、未来。想过去,心会浑浊,想未来,心会担忧。但是当问了,手在哪里?你的心就回来现在了。所以要经常练习。

拖鞋、关门、关灯都可以练习,如果心不在,关门就会有声音,但是如果练习,自己的知觉就回来了,要自己有正念。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心方式)(10)

举小朋友的例子,小朋友和大人不同,他们的心很容易安于当下,看书、玩玩具,人在哪里心就在那里。肚子饿就叫,想大小便就会喊。可以试试,教小朋友打坐,他们的心很快就静止了。

大人的心就比较难静下来,要调整身体、要用音乐、要默念、要观想所缘,这是一些方便法。小朋友不用这些,直接可以静,但是他们有时候就保持1分钟,不散乱。而我们有时候静坐30分钟,散乱30分钟,所以,要调整,要回到当下,慢慢练习,放下所有,心不想东想西,这样才是正确的方法,才会有很好经验

以上就是本月公益静心课答疑,如果您也有静心的疑惑,或是想参加我们的公益活动,可以私信交流哦~

推荐阅读

静坐冥想干货文章,看这一篇就够了

每天静坐6小时,71岁吴阿姨的静心故事,有趣又感动

复旦学霸的8年静心故事:因为相信一个人,所以坚持一件事

「静心入门」静心冥想前的准备

「静心入门」静心的步骤

「静心入门」心的安住处--中心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