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

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

01

我们的隶书教学内容即将告一段落。上次我们的临帖作业,布置了马王堆帛书内容,其中后半部分为《战国纵横家书》,这部分内容比较有代表性,今天在此简单谈一下其结构、用笔及艺术特征等内容。

根据古文字学家的意见,马王堆帛书的书写年代为西汉初期。我们此前曾讲过,西汉初期的隶书结构,与秦简有着极大相似性。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西汉初期的日常手写体结构和用笔,基本上是直接传承了秦代的手写体写法。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2)

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

正因为如此,我们将西汉简牍(包括帛书)的字迹,与秦简字迹放在一起,如果不特别指明二者的各自朝代,我们其实是很难区分其年代先后的。

02

《战国纵横家书》的结构,虽然也是半篆半隶性质的,但具有比较强的小篆意味:其整体外形,多呈竖长形或扁长形,其中竖长形字迹的比例更高。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3)

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战国纵横家书》的结构虽然多数呈竖长形,但却一点都不死板,相反却非常灵动。这种规整中有变化的元素,正是我们在临帖过程中需要加以学习和吸收的地方。

在我们指定的字帖中,《战国纵横家书》只给出了四张放大版的图片,其他内容的字迹都很小。这些小字,辨别字形都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小字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临帖价值了。

四张放大版图片如下: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4)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5)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6)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7)

03

我曾试图将《战国纵横家书》的小字图片翻拍一下,希望其字形能够更容易辨认一点。下面这几张图片,是我用定焦镜头翻拍的: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8)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9)

虽然观看效果比字帖上的小字图片好一点,但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主要是我手上没有微距镜头,字的放大率不够。今后有机会入手一个微距镜头,再重新翻拍一下。

04

对于《战国纵横家书》的临写,我们的建议是,最好是分两步走。

首先以2CM的小方格来临写一下,从而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两图是我使用2CM方格纸临写的《战国纵横家书》: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0)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1)

然后再用大一点的方格纸或篆书格来临写一下。下面是我使用5X7CM篆书格临写的《战国纵横家书》: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2)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3)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4)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5)

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马王堆帛书之战国纵横家书临写杂谈)(16)

从上面的5X7CM篆书格作业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战国纵横家书》放大临写后,也是非常生动的。类似这种字形结构,我们也经常可以在一些书展作品中看到。

由此可见,你根本不必去学那些流行体和展览体的半篆半隶结构,直接临写诸如《战国纵横家书》这样的帛书,以及西汉简和秦简,临写数量多了,你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这种半篆半隶的写法,而且你会更有底气。

2020年10月13日草草而就

版权声明

本头条号@杨中涛书法讲堂

所发布所有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梁上君子,自重自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