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成功移植干细胞(儿子的干细胞在他体内12天已长至正常)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7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黄智红)“爸爸已经出仓了,要感谢你呀!”“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恐怕还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7日中午11时,守着儿子下课的间歇,刚从移植仓里出来的翁海洲赶紧让妻子把自己的病床摇到半坐姿势,拨通了儿子的视频,给他报个了平安。在移植仓里,听到翁方蕾在视频中说这段时间自己吃得香睡得好,一直担心惦记儿子身体的翁海洲咧开嘴笑了。

爸爸成功移植干细胞(儿子的干细胞在他体内12天已长至正常)(1)

妻子吴丽琴(左一)和护士一起接翁海洲出仓。记者刘璇 摄

8月23日,武汉堤角中学14岁少年翁方蕾为救身患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父亲,连扎51针为父亲捐献了1003毫升骨髓液。次日,他再次捐献了250毫升外周血干细胞悬液(8月25日长江日报6版《连扎51针一声不吭,默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分散注意力,14岁男孩捐髓救父》报道)。这些“生命的种子”在翁海洲的体内生根、发芽,重启了他的人生。

妻子吴丽琴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小翁已经上初三了,学习正是关键时刻,怕他耽误上网课,所以爸爸出仓没有告诉他。“感觉儿子突然之间就长大了。”她笑着说,这段时间自己吃住都在厂子里,小翁暂时借住在老板娘家,听说现在他吃饭睡觉都很乖。早上6时许就起床了,晚上也睡得早,学习上也很自觉。说起儿子,妈妈言语间满满都是心疼。

爸爸成功移植干细胞(儿子的干细胞在他体内12天已长至正常)(2)

主治医生程平正在给刚刚出仓的翁海洲检查身体。记者刘璇 摄

“你养了一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养得值。”翁海洲一转到普通病房的层流病床,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程辉、主治医生程平就到他的病床前查房,听到医生夸儿子,夫妻俩眉梢都带着笑。连着两天有点发烧,翁海洲有点担心。程辉安慰他这是移植后常见的反应,还需要用药后再观察。“每天一定要按点吃药。”管床医生程平拿着药,细细叮嘱。

主治医生程平透露,翁海洲在移植仓里的治疗非常顺利,移植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不能吃饭、脏器衰竭等严重的副反应,在他的身上都没有出现。他进仓第12天预处理化疗结束后开始回输造血干细胞,11天后检查,他的中性粒细胞已经长到了正常,第12天,白细胞也长到了正常,血小板也在安全范围,达到了出仓标准。“回输后12天干细胞就植活,已经算很快的了。”他解释,这与当时采集到的小翁的干细胞质量和数量都很好有很大的关系。

爸爸成功移植干细胞(儿子的干细胞在他体内12天已长至正常)(3)

得知丈夫这两天有点低烧,吴丽琴担心地握住了丈夫的手。记者刘璇 摄

“翁海洲从确诊到造血恢复重建,只用了1个半月。”程辉介绍,作为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每年我国大约只有1000余例患者能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凡是有机会接受移植的重型再障患者,都是幸运的。他们中,55%的人都和像翁海洲一样,接受的是来自父母、子女提供的单倍体移植。这种移植方式技术成熟,技术难度大,虽然移植后发生排异的风险相对较高,但进入移植流程的时间却是最短的。

爸爸成功移植干细胞(儿子的干细胞在他体内12天已长至正常)(4)

翁海洲出移植仓回到普通病房层流床后,主任程辉第一时间来查房。记者刘璇 摄

程辉透露,一周后翁海洲还要接受骨髓穿刺检查,行供受者嵌合率检测,如果他的基因型和儿子一样,说明造血干细胞完全植活。若是没有感染、排异等移植后并发症,就可以回家休养了。“在未来的1年半到2年,翁海洲面临的最大关卡就是排异关。”她表示,服用抗排异药期间,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感染,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少去公共场所外,每周都要到医院的移植门诊进行检测。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能自行减药、停药,否则一旦复发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将会要命。

据了解,翁海洲的治疗费用在30万元左右,目前仍有13万元左右的缺口。长江日报长江公益联合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开通“14岁少年捐髓救父”救助帮扶通道,如果您愿意帮一把这个孝心少年和这个苦难的家庭,请扫二维码进行定向捐助。

扫一扫可定向捐赠。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