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该如何操作(这里有一份摊余成本法债基攻略请注意查收)

债基该如何操作(这里有一份摊余成本法债基攻略请注意查收)(1)

作为今年市场上的新晋网红,相信大家对“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的名字早已有所耳闻。有人说,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债券基金的持有体验。但是,谈到它的“脾气秉性”,很多投资者往往一头雾水,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扒一扒“摊余成本法”到底是个啥。

什么是摊余成本法?

摊余成本法”是基金估值方法的一种,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手里资产持有到期预计能赚多少钱,然后将收益平摊到持有的每一天。

摊余成本法与市值法的区别?

在公募基金产品中,能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目前仅有货币基金和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其余产品均采用市值法估值。那么这两种估值方法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看看吧。

摊余成本法估值:

某只基金以100元的净价买了1年期利率为3%的债券,估值时便将这3%平摊到每一天,也就是(3%*买入的金额)/365天,因此这笔投资的每日收益相对稳定。

市值法估值:

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举例来看,某只基金买入1年期利率为3%的债券,估值时首先将票息收益3%计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3%/365天,同时根据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减去债券买入价格和当日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

对于同一只基金,采用市值法与摊余成本法估值所表现出的基金份额每日收益是不同的。基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值法估值的债券基金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净值回撤,但也能在债券牛市的时候出现净值的加速上涨。相比之下,摊余成本法基金的净值曲线则会平滑许多。

摊余成本法债基为何走红?

首先,对于总是被产品净值波动困扰的投资者来说,摊余成本法债基就像“定心丸”。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可以相对降低净值波动,提升投资体验。

其次,摊余成本法债基通常采取封闭运作 定期开放的模式,封闭期内基本不用考虑申购、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因此在对应期限内,相较传统债基,可将杠杆更大化,力求增厚收益。

现在是债券配置的好时机吗?

基金经理吕晓蓉认为,债市经历快速调整,曲线已接近2019年12月底形态,但短期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资金流向对债市不利。展望后市,基本面恢复增长方向不改,斜率还有待新动能出现;货币政策重心从灵活适度中的灵活更多的偏向适度,按照易纲行长提出的全年30万亿社融增速目标,上半年完成比较好,下半年同比小幅增长,增速将有所收敛;通胀读数压力依旧较小,但工业品处于历史低位,环比上行风险值得重视。预计未来半年内利率主要以震荡走势为主,短期中枢或有小幅上行,但中长期角度的配置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2.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