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为啥叫周易(周易就是周易不能以)

《周易》就是《周易》,不能以“易经”称呼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分不清《周易》与“易经”的关系,总是以“易经”为题,讲的却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内容,或者将《周易》与卦爻预测混乱在一起,这是不懂《周易》的表现。

中国古代5000年前,有伏羲氏以女男两性别创岀了阴阳理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对立统一性规律。伏羲氏有了阴阳理论,又创岀阴阳两种爻。伏羲氏根据地、人、天“三才之象”以阴阳两种爻,三爻得一卦,称为“单卦”。两种爻三爻一卦,可以构成八个单卦。还是阴阳理论原理,两个单卦可以结合成一个“重卦”,“八八相荡”就能构成六十四个重卦。

伏羲氏的阴阳理论和卦爻之创是易学的根本,但那时的卦还不能称为易经,因为没有文字。朱熹《答袁机仲书》就说:“据邵雍氏说,……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

(即:先天八卦图,见下图1。)

周易为啥叫周易(周易就是周易不能以)(1)

先天八卦图

“经”,要有文字内容。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中的“理”和“辞”都是文字内容。事实也是如此,《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解释刘勰之说,强调“理:文理,文章内容。辞:文辞。”

所以,伏 羲卦爻成,有了易学根本,但没有文字,还不能成为“易经”。

伏羲创岀了卦爻,有巫咸氏家族世代就用卦爻进行占卜,使卦爻得到了历史的传承。

西周时,《周易》将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名、卦辞、爻辞以周殷社会斗争史实为事例,配上文辞,使伏羲氏卦爻、以及黃帝、尧帝、大禹等历代的哲理性创造进行了统一的哲学理论性提高,这就是世界最早哲学论著《周易》。

(《周易》是有卦名和卦辞、爻辞等文字内容,见下图2)

周易为啥叫周易(周易就是周易不能以)(2)

“《周易》,以《晋》为例,有卦名和卦辞、爻辞等文字内容(标题是笔者所加。六十四卦同”

《周易》有了卦名、卦辞、爻辞文字内容,也不能称为“易经”。因为阴阳理论和卦爻的初创并不是岀自《周易》,《周易》只能称为《周易》

“易经”之称,最早见于《史记•日者列传》,那时还没有人成功读懂《周易》原文,分不清《周易》和伏羲《易》、巫咸氏卦卜,就将前人所有易说统称为“易经”。但是,从原创上看,只有伏羲《易》和《周易》共同可以称为“易经”,是易学的原创,是易学的经典,巫咸氏卦爻占卜是对伏羲《易》的运用,并不是易学原创,故不能进入“易经”之称中。成功读懂《周易》原文后,可以认为:伏羲《易》和《周易》可以共同称为“易经”,两者是一个“易经”生命;伏羲《易》是“易经”的岀生和少年时期,《周易》是“易经”的成年时期。这些内容,笔者《中国太极史》已有有关解说。

由于历代未能成功读懂《周易》原文,不了解伏羲《易》和《周易》、巫咸氏卦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经”之称沿习下来。现代任继愈先生主编的大学哲学丛书《中国哲学史》,因为没有成功读懂《周易》原文,观念混乱,认为:“现在的《周易》一书,其中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经,称为《易经》,另一部分是解释卦辞与爻辞的注释和论述……也称《易传》。”这段话里就漏掉了伏羲《易》的卦爻根本。由于是教科书,从此“易经”就是《周易》,以及“以传解经”等等错误观念就在误导中国整个社会,至今还在继续。我成功读懂了《周易》原文后,有责任正本清源,使中国和世界哲学研究在这方面少走弯路。

现在网络上有教授,也有网友积极解读《周易》,值得人们支持和称赞,因为中国历代源源不断的解易人,使中国国学《周易》生命一直能延续下来。只是提醒人们要为自己负责 ,不要再以“易经”称《周易》,因为关系到中国和世界哲学研究在《周易》方面能不能走岀误区。

《周易》原文现在已被成功读懂,“易经”之称可以分解为伏羲《易》、《周易》、卦爻占卜,这三者必须要明确称呼,因为它们的内容和作用不同:伏羲《易》是阴阳理论和卦爻的原创 ,《周易》是卦爻形式的唯物辩证法的论说和运用,卦爻占卜是利用卦爻形式和变成进行预测运用。三者虽然具有卦爻形式和卦爻哲学基本,但性质各不相同,决不能混淆不清。

《周易》就是《周易》,不能以“易经”称呼。伏羲《易》和卦爻占卜也不能用“易经”相称,民间的算命术、奇门遁甲、梅花易数……都应该有明确的称呼,不能混用“易经”的旗号。有些不良之说,更不能以“易经”之称进行社会欺骗。

《周易》就是《周易》,是要还《周易》的哲学论说和运用,保证《周易》“世界《哲经》”的严肃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