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薯粉圆子(饭团蕃薯与毫子)

饭团·蕃薯与毫子·铜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菜薯粉圆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青菜薯粉圆子(饭团蕃薯与毫子)

青菜薯粉圆子

饭团·蕃薯与毫子·铜板

  1930年6月1日,红四军主力从江西剑溪出发,跨越闽赣边境峻岭十二排,进入武平和平的岭下。百里急行军,激战神坛角,击溃了妄图阻击红军前进的团匪钟文才保商队。

  是日,红四军第四纵队发出《回闽敬告闽西工农贫苦群众书》、红四军政治部发表《告武平劳苦群众》的安民告示,书写和张贴共产党的“十大政纲”,不辞劳苦,唤起工农革命。

  翌日,天刚破晓,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和平区上空,军号嘹亮,筋疲力尽的红军战士在睡梦中惊醒。由于军情紧急,来不及吃早饭的红军紧急集合,准备开赴武所,进军武平县城。

  当地群众目睹身穿单薄衣服的红军指战员不辞劳苦、不畏艰难、英勇杀敌的壮举,无不为之感动。他们浮想起1929年2月4日红军到达黄沙村的情景。地处“鸡鸣三省闻”的善良百姓,由于连年战乱,谈兵色变,见兵即躲,以往的兵都是明军暗匪,兵匪一家。谁料想朱毛红军入村,军纪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还帮穷人在横奋杀死了钟文才匪兵20余名。当年躲避了红军,至今仍愧疚万分。本想今天要宰牛杀猪,慰问英勇杀敌、为民除害的亲人,谁知道红军又要转战。亲人啊,你们来不及喝上一口客家儿女为您熬煮的祛风散湿的擂茶,顾不上吃一顿红土地人民为您精心准备的酒饭,更来不及穿上我们武平妇女为您细纳的军鞋,又匆匆赶路了。眼看着一个个头戴红五星,打着绑腿,穿着草鞋,生龙活虎的铁红军,父老乡亲们感动了,“多好的朱毛红军啊!”

  军令如山,红军即将登程。“我们怎能让大恩人空腹去杀敌呢?”区苏主席赖永强心急如焚,赶忙呼唤乡亲们把自家做好的早饭送至路旁桥边。霎时,刘家大爷、大妈扛着热气腾腾的饭甑;钟家大叔大婶,扛着刚刚焖好的蕃薯;张家大哥大嫂挑着刚熟的芋子;赖家叔叔伯母担着刚出锅的饭团、芋子,从各家各户,从四面八方涌向桥头。人们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地站立在大路两旁送红军,后面还有一群少年唱着山歌:“做出饭团个个香,送给亲人填肚肠。红军食饱打白狗,杀尽白狗天大光。”“红心蕃薯甜又香,送给亲人饱肚肠。一条番薯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一首首客家山歌随风飘荡。“多好的红土地父老乡亲啊!”红军战士感慨万千。

  “吃一点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吃饱了肚子好杀敌啊!”赖永强主席向红军战士高喊着。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战士高唱革命歌曲,迈着坚强刚劲的步伐嚓嚓而过,就是不接乡亲们送上的饭团、蕃薯。

  “大恩人啊,同志哥吃一点吧!”刘大爷唰地跪在地上,双手捧起香喷喷的米饭团送向战士。紧接着钟大妈、张大嫂也跪在地上,向红军战士送上蕃薯、芋子。“吃一点吧,孩子们,吃饱才好杀白狗啊!”

  “谢谢乡亲们的好意。”“我们红军有纪律啊”。红军战士解释说。“起来,起来,都起来吧”。

  “您们不吃,我们就不起来啦!”乡亲们异口同声。

  僵持良久。忽然,红军战士一个挨一个地拿出毫子,捧着铜板,递给乡亲。

  “我们哪能收你们的钱呢?”乡亲们坚持不收。“留着更需要的时候用吧!”

  红军战士见乡亲们不肯收钱,只得将毫子、铜板躬身放在地板上,双手接过热乎乎的饭团、蕃薯、芋子等……

  突然,一个红军首长在桥头勒住战马,猛回首,唰地向乡亲们行了一个壮严的军礼。“谢谢啦!”这军礼,崇高啊,它代表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深情厚意;这军礼,庄严啊!它代表了人民军队英勇杀敌,救国救民的坚强决心。

  红土地人民与红军依依惜别,目送红军挥师北上,向武平县城进发。 (南武子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