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真实关系(武大郎这个卖烧饼的)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间文武相争,巧取豪夺、儿女情长自不待言。既有镇关西这类的无赖,也有宋朝帝王将相活跃其中,实不负金圣叹盛赞其为“第五才子书”。

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真实关系(武大郎这个卖烧饼的)(1)

《水浒传》以宋代宋江起义为素材,其实兼容并包,涵盖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不完全统计,《水浒传》全书中出场人物着力描绘一番的达一千余人,在丰富的现实场景的“包装”之下,这些形象惟妙惟肖,《水浒传》所描绘的故事是极为热闹的,不仅仅是出场人物众多。它虽然是一本小说,却实在是以史为镜,映照出来的是当时的人才、体制、名声、创业经、领导艺术等集中体现,热闹之外,可说满满都是“干货”,是我们研究宋代经济的极佳资料。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施老笔下的水浒英雄去一探宋代的经济实力,用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索这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当然,小说家之言,虽然会尽可能贴近那个时代,尤其施耐庵这些文学大家,但错漏混淆在所难免,加之笔者见识、笔力不深,更有可能在所言上有所谬误,还请众位客官多多包涵。

《水浒》中的第一大反派是谁?若依笔者论,当属宋江,若没有其人,梁山泊日子自然不见得很好过,但相信能够苟延残喘上一段时间,不过,此处我们先略过他不提。相信大家都记得宋朝集团中有一人一手导演了梁山英雄的末日,不错,正是那个“浮浪破落户子弟”高俅。

高俅出身市井,可说是钻营的一把好手,他以“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和“胡乱学些诗词歌赋”为技。这在正统的宋人眼里,当然是败家玩意儿,高俅的“技”,既无法安邦,也不能兴国,他在文娱、蹴鞠方面,也算是有些手段,但按理来说,是不入科举的,高俅如果就这样浪荡,入不了仕途。

依科举的纯正立意,高俅这种人是绝对的边缘人物,但化用经济学一个道理,叫做“边际效用最大化”,他成功谋求了自己的晋身。起始时,高俅被人介绍在生药铺谋生,但他实际上是个闲人,做不得工,当然也就不被董府人士看重,幸亏被扔给小苏学士后,后者投入所好,将他送到小王都太尉的地头。高俅的那些“闲才”得到矿层的看重,成为府内亲随,顺利发家。高俅以“鸳鸯拐”傍上端王这个“大款”后,送走宋哲宗,成为宋微宗(端王继位,是为宋微宗)御用宠臣。得到皇帝力挺,高俅顺利在枢密院挂名,得殿帅府太尉职事,走上人生巅峰。

高俅的事例,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但仍可说充分证明了没有无用的才能,那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高俅的本事,老实做事,在宋朝当然也不会饿死,但想踏上巅峰,那是痴人说梦。

以高俅的本事,是决不会饿死的,就算不能搭上权贵“专线”,到后来宋代体育事业、娱乐事业发展起来,他肯定也能混个名利双收,只是必然会失去了成为大奸臣的“权利”。这一点,我们从武大郞身上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宋朝的经济是极为发达的,至少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可说是独具一格,如施恩在营救武松时,仅仅是打点一个吏(即叶孔目),送的是纹银一百两,北宋中期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代600到1300元,而这仅仅是打点朝廷不予“开工资“的从属于官员的吏。叶孔目在《水浒》故事中,是极少数忠直仗义的官吏人物之一——看来交情归交情,这银子还是要算的。梁山好汉中,不乏富可敌国之人,但大多数还是落魄,可就算是落魄,也极少有人以钱财为意,这一点,当然有其个人英雄主义“作祟”的原因在内,但恐怕也没几个是受过穷困的,换句话说,梁山泊里扎堆的好汉,其实是混上流社会的,一群土豪。

以梁山好汉为例,其实还不能算是“样本多样化”,不能使人很直观地感受宋代人扑面而来的“土豪气息”,毕竟这些人是一时之杰,挑衅政府的神人,与平民百姓不同。我们权且看看《水浒传》当中最著名的残疾人武大郞的境况如何。

武大郎与潘金莲的真实关系(武大郎这个卖烧饼的)(2)

武大郞,历来被人们视作冤大头,但其实他的景况是优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至少不是工薪阶层可比,在老婆潘金莲一棒子打到西门庆头上之前,武大郞可说就是在演绎着另一种类型的巅峰人生。

武大郞有什么?从硬件资源来看,他处境堪忧。首先他没有手艺,唯一的技能就是卖烧饼。甚至就算卖烧饼,武大郎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商铺,他一直是走街串巷地进行商业活动,是最底层的商贩。武大郞最致命的“硬伤”,在于他的残疾,可就算本身资源上的“大败亏输”,他还是能在《水浒传》这座“大城”之中,拥有“独栋别墅”。武大郎,家住阳谷县,从书中推断,他的这间房子,居住面积超过两百平米,还是“临街楼房”。

当然,武大郎生前最令人艳羡的,还是他有个绝色老婆,如果不是后来的出轨风波断送了他性命,那是妥妥的底层公民的逆袭。潘金莲拿来当老婆,就算在《水浒》中,武大郞也是残疾者中的独一份,这一点从西门庆看一眼就挪不开眼珠子可见一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但武大郎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仅凭卖烧饼,养活了他的全职太太,处境要比现代的白领好了不少。

施耐庵是文学大家,相较于现代动辄几百万字的小说,他仅以《水浒》短短五十六万字名垂千古,才学深湛、笔力雄厚自不待言,他当然会尽量贴近于现实去写书。那么问题来了,《水浒传》中却为什么又出现了武大郞这个“异数”?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看似奇幻的“异数”,实则近于历史现实,甚至现实中的情形还要超过书中所写,这才让武大郎这个形象在《水浒》中不显得突兀,而是自然舒展。

通过对以上三个场景或人物的观察,我们还仅是窥见那个为人诟病宋朝的社会生活场景之一角,但其繁荣、奢华之气已经扑面而来,由此可知,历史上宋朝经济建设是何等欣欣向荣之景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